千禧一代的电话焦虑:很内向,连父母的电话都不敢接
作者:译言
编译:阿海
排版:阿桃
监制:April
来源:微信公众号:译言(ID:yeeyancom)
原文标题:千禧一代的“电话焦虑”:很内向,连父母的电话都不敢接
听说,最近连手机也分i型和e型。
常年静音的手机是iPhone,外放声音的手机是ePhone。
作为万年静音选手,最怕的事情是接电话。一般都是假装没有听到手机震动,事后发消息给对方:“不好意思,刚才没看到电话,请问有什么事吗?”
“给我打电话。”这句看似随便的话语,其实让很多人处于精神崩溃的边缘。
每当电话铃声响起,他们会心跳加速、瞳孔放大,有些人必须要有对话脚本才能接电话。歌手IU在最近的电视采访中也承认,她和最好的朋友通话不会超过三分钟,并且即使是母亲打来的电话她也会焦虑。
电话焦虑症,也叫呼叫恐惧症或电话恐惧症,作为一种社交障碍,在越来越多的人身上出现。特别是在“MZ世代”(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至2010年代初的千禧一代和Z一代)中,电话焦虑症愈发普遍。
01
20多岁的人最怕接电话
韩国檀国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林明浩(Lim Myung-ho)表示,近年来年轻人很容易患上电话焦虑症。
2022 年,当地研究机构 Embrain 对 1000 人进行了一项调查,发现 20 多岁的受访者在打电话前承受精神压力的比例最高,为 43.6%,其次是 30 多岁的受访者,为 36.4%。40 岁和 50 岁的受访者的比例分别为 29.2% 和 19.6%。
调查还显示,大约60%的20-30岁左右的受访者更喜欢短信作为主要沟通方式,仅有14.4%的20多岁和16%的30多岁受访者选择打电话作为主要沟通方式。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上“电话焦虑症”,他们不愿意打电话,而只愿意发短信。
02
什么导致了电话焦虑?
科学界的共识几乎都将电话焦虑症归因为害怕别人的看法。我们大量的能量都用在别人对我们的看法上,换句话说,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希望别人喜欢自己。
打电话从许多方面都在影响我们被喜爱。首先,电话让我们成为焦点,吸引其他人的注意力。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半对话”,即只能听到一方的对话,比能听到双方的对话更引人注目。这表明,在火车上打电话,人们会比你和其他乘客面对面对话时,更关注你在说什么。
简而言之,我们想避免被评判。然而,即使没有其他人在偷听,电话本质上也是一种难以驾驭的社交活动。因为它不很适合社交。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 55%的交流都是视觉交流。但在电话中,我们错过了手势、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这些无声的语言。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临床心理学研究主任艾莉森-帕帕达基斯(Alison Papadakis)教授解释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对方是否有愤怒或疑惑的表情,我们能得到这些线索。"但在电话里,你听到的只有死一般的空白。如果你很焦虑,你会用消极的想法来解释这些空白。这让人神经紧张"。
随着我们的交流方式从口头交流转向短信、邮件和网络评论,对电话沟通的恐惧与日俱增。语音通话现在可能是最不重要的手机功能。
2020 年英国通信管理局的一项研究发现,电话已经逐渐被淘汰,四分之一的人每月通话次数少于五次。接电话往往意味着坏消息,而打电话则往往意味着压力大。比如请病假、挂号,或是觉得不适合发短信的严肃对话。然后疫情发生了,所有人都躲在屏幕后面生活、工作和娱乐。
"帕帕达基斯说:"现在我们的自我展示大都是在网络上,因此人们习惯了展示一个经过精心设计过的自己。"这让年轻人更难接受电话沟通。因为在电话交谈中,你很难控制自己。
如果是打字沟通,在按下“发送”之前,我们都有时间整理思绪发送文字。但在电话通话时,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对于在互联网环境中长大的 Z世代来说,他们从来不知道在聊天中把弯曲的固定电话线缠绕手指的触感会有多舒服,这种舒适可能会让他们震惊。
电话比短信更耗时,而且会让人觉得是一种打扰,会打断我们的思路甚至一天的生活。因此,我们会避免这种打扰。然而,回避社交对我们的心理健康更不利。美国国家科学院的一份报告发现,社交孤立、抑郁和焦虑之间存在正相关。此外,教育心理学家佐伊-欧文(Zoe Owen)博士也指出,不会用语言表达自身情绪的年轻人可能会出现行为问题、情绪问题和心理障碍。
总之,电话包含多种危险。你不仅担心别人可能会偷听和评判你,而且电话也让你看不到情绪线索。还有一些人觉得电话太随性了,尤其是与我们在网上精心设计过的生活相比。
但我们仍可以训练自己更自如地电话沟通。
03
如何科学地克服电话恐惧症
a.拨打微电话
“最好的办法是暴露疗法,”帕帕达基斯说,“对一些人来说,只要开始打第一个电话,就可以揭开保护膜,然后越来越得心应手。当然,你也可以采取支架疗法。"
在支架疗法中,我们要让自己一步一步地经历害怕的事,慢慢积累,直到感觉没问题为止。因此,如果我们害怕打电话,我们应该先尝试三十秒的通话。然后是一分钟。然后是两分钟。然后再逐渐增加到适宜的聊天时长。科普斯建议连续两天给家人和朋友打电话,而不是发短信,因为“养成给熟悉的人打电话的习惯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b.通话前做简短的笔记
从工作电话到预约挂号,甚至与朋友叙旧,做笔记都有帮助。"帕帕达基斯说:"通常,一篇有要点的会议摘要比一篇完整的演讲稿更有帮助。”
无论是接电话还是打电话,做笔记都很有效。
“许多人感觉接电话更焦虑,”科普斯说,“但只要听听别人为什么打电话,然后重复一遍,就能让你重新掌控局面。永远不要害怕说“我现在暂时不知道,但我会搞清楚的”。这永远是一个完全可以接受的回答。
c.好感鸿沟
我们还能从一个研究中得到信心,我们高估了自己在电话中的糟糕程度。
根据康奈尔大学托马斯-吉洛维奇(Thomas Gilovich)教授领导的研究,我们大大高估了自己的尴尬行为对他人的影响。我们也低估了我们的谈话对象有多喜欢我们,有多喜欢和我们在一起。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把这种错觉称为 "好感鸿沟"。在我们交谈之后,我们比我们知道的更受欢迎。
d.挤出微笑
最后,我们应该聪明地选择自己的表情。根据朴茨茅斯大学科学家的一项研究,人们实际上可以“听到”我们的微笑。
"报告作者艾米-德拉霍塔博士说:"当我们听别人说话时,我们会捕捉到各种暗示,甚至是无意识的暗示,这些暗示有助于我们解读对方。微笑不仅能让我们听起来更自信,还能让我们感觉更快乐。毕竟同时皱眉和微笑是很难的。
卡迪夫大学的心理学家发现,那些注射了肉毒杆菌毒的人更快乐、更少焦虑。这不是因为他们觉得更有吸引力,而是因为他们看起来不焦虑(虽然即使他们想也不能)。因此,下次当我们手心冒汗时,我们应该真诚地微笑。或者至少“不皱眉”。之后继续接电话,事实证明,这对缓解电话焦虑很有效果。
作者简介:译言,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译言(ID:yeeyancom),发现、翻译、分享中文之外的互联网精华。
原作者名: 译言
转载来源: 微信公众号:译言(ID:yeeyancom)
转载原标题: 千禧一代的“电话焦虑”:很内向,连父母的电话都不敢接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