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关于死亡的心理学思考 | 沈家宏
作者:沈家宏
整理:吴嘉仪
编辑:溪溪子
来源:微信公众号:沈家宏心理(ID:shenjiahongweixin)
01
没有语言之前没有死亡的概念。
所以,一开始我们并没有死亡的概念,直到我们学会了语言,直到我们遇到了他人的死亡,我们才有了死亡的概念,之后才会去思考死亡的问题。
其实有了死亡的概念也不是问题,是什么使得我们遇到问题呢?
是我们对死亡有了好坏的评判,我们觉得“死亡”不好,还是“活着”好,于是“生”与“死”就是个问题了。
02
死亡被分成两类,正常死亡和非正常死亡。
如果按照2021年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的78.2岁为标准,如果大家都是正常死亡,那么在我们的家庭中,我们到30岁才会遇到爷爷辈的死亡。
然而,非正常的死亡是我们一出生就可能会遇到,或者说,在我们的一生当中的任何阶段都可能会遇到。
所以,我们成人以后遇到的死亡,对我们的影响相对会小一点,越早遇到死亡,对我们的影响就越大。
03
如何处理来访者遭遇的重要的创伤点呢?
我们可以去探索这些重要节点的感受。
以xx的死亡为例,我们可以和来访者探索:
对于XX死亡这件事(创伤事件),以及当时你做出的xx的行为,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那一刻,你有什么想法?
那一刻,你的情绪是什么?
那一刻,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04
我们为什么会有创伤呢?
因为我们的感受、情绪、想法、行为不在一起了,被击碎了,所以我们就没办法成为一个完整的自己。
当来访者有创伤待处理时,咨询师和来访者一起去探索那些创伤的事件,
探索上述4个方面的时候,那一刻,来访者的这四个方面又重新汇集到一起,又得到整合了,所以来访者的自我就又完整了,来访者的创伤也能得到处理了。
05
从动力学的角度来说,越早的死亡事件,越突然的死亡事件,越与道德法律相关的死亡事件,自杀事件,多重死亡事件对我们的影响就越大。
其中,与道德法律相关的死亡事件,包括因为违反法律被枪毙的事件等。多重死亡事件,指的是一年内或者几年内,有好几位亲人接连离世。
06
离婚的动力和去世的动力,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动力。
我们往往会看到,如果是因为离世带来了某个父母的角色缺失,孩子的生命力量往往会变得更强,向上的力量会变得更大。
比如,一个家庭里的妈妈去世了,留下了爸爸和两个孩子,这两个孩子就会决定:妈妈离开了,我们都要好好的,都要来帮爸爸把这个家支撑得更好。
但是,如果是离婚带来了某个父母的角色缺失,比如,父母离婚,妈妈走了,孩子的动力就完全不同了。
07
死亡在家庭里面非常复杂,带来的动力也是非常复杂的,有些死亡带来的动力是看不见的,隐形的,但是它会影响着我们。
虽然死去的人不可能再说话,不可能再去表达,但是死者在我们记忆中的存在会一直影响着我们。
我们保存在大脑里边的,那些过去的记忆,那些表象,会持续地在我们的灵魂深处和记忆深处表达,但有时候我们并不一定知道。
08
不论是我们哪个亲人离开了,都意味着我们被抛弃了,这种被抛弃感会带来对离开亲人的埋怨。
09
即使我们看透了生死,不畏惧自己的死亡,接纳自己的死亡,我们还会想要寻找一些活着的意义,还想来找一点欢乐,还想把人生过得有趣一点。
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都是我们赋予的,我们赋予它就有,不赋予它就无。
其实它有没有意义和价值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有时候仍然会去追求,会去寻找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甚至有时候我们会认为没有这些我们就活不了。
10
如果人死如灯灭,人死后将万劫不复。
这样的话,生命的长短和如何活就失去了意义。活长短无所谓,怎么活也无所谓。
11
某个家庭成员离开了,我们往往会对其他家庭成员产生责难的心理。
比如,妈妈离开了,爸爸对妈妈的死亡是有责任的,孩子和孩子的外公外婆有可能会埋怨爸爸没有把妈妈照顾好。这个部分的责难可能会藏得很深。
还比如,爸爸离开了,孩子的爷爷奶奶可能会责怪妈妈。
12
有些家庭会用愤怒把亲人离世的悲伤深深地掩盖住,因为愤怒比较容易。
比如,孩子爸爸离世,公公婆婆一怒之下把孩子他妈和孩子全部赶出家门,不允许他们在家里继续居住。
因为公公婆婆认为,对于他们儿子的死亡,孩子他妈和孩子都要有责任,这就是在表达巨大的愤怒,用愤怒掩盖了悲伤。
13
亲人离开了,我们内在都会有一个死亡追随的冲动,我们会想要和他一起走,想要去陪伴他,但是有时候我们不一定会意识到这一点。
在配偶离开时,这种陪伴的冲动会尤其强烈。在爸爸妈妈离开时,孩子陪伴的冲动也是非常强烈的。
也就是说,我们的死亡会被亲人的死亡唤醒,所以这个部分会给我们带来对死亡的害怕和恐惧。
14
惊恐障碍发作的那一刻,患者是什么状态?
是濒死状态。
他会觉得自己快死了,有濒死感,这是惊恐障碍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他为什么那么害怕那一刻呢?其实这往往是因为他的潜意识看到了死亡,触及到了死亡,所以他才会如此害怕。
15
疑病症的人,怀疑自己患上的疾病,往往都是不治之症。比如,疑病症的人当中,怀疑得比较多的疾病是艾滋病和狂犬病。
癌症还可以治疗,但是这两种疾病无法治疗,只要患上了就会死,所以疑病症往往是有死亡的冲动,潜意识里渴望自己死亡,所以让自己借用不治之症,把自己的生命结束掉。
因此,我们对惊恐障碍和疑病症进行干预时,需要去干预他们潜意识对死亡的追随。
16
如何与死亡和解呢?
我们需要与生命的有限性和解,与死亡的必然性、偶然性、不确定性、不可逆转性和永恒消失性和解。
上述这些往往是我们要面临的课题,也是我们要做的功课。这些功课我们做得越好,我们和死亡的相处就会越好。
作者简介:沈家宏,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沈家宏心理(ID:shenjiahongweixin),沈家宏心理致力于家庭系统动力学与个体心理的研究、运用与传播,打造一个集心理咨询、心理培训、心理督导、心理测量、心理网络产品、心理学物化产品、员工心理援助计划为一体的专业心理服务平台,旨在促进个人在家庭、学校、职场、婚姻中健康幸福的成长。
原作者名: 沈家宏
转载来源: 微信公众号:沈家宏心理(ID:shenjiahongweixin)
转载原标题: 向死而生:关于死亡的心理学思考 | 沈家宏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