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何害怕和人相处
文/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我是一个情商很低、毫无优点、缺乏安全感、不懂如何和人相处的人。”这是陈女士落座后的第一句话。
我端详着坐在我对面的陈女士,年龄约莫45岁上下,头发略显凌乱地披散在脸颊两侧,一副方形的黑框眼镜架于鼻梁之上,足有150斤的体重让一米六的她显得身形臃肿。她脸色暗沉、脸上有一种惶恐的表情,似乎时刻怕自己说错话。
这句自我介绍,可能是她在生活中总结出的“不二真理”吧。一个人对自己的介绍和概括往往能看出她与这个世界相处的模式和状态。所谓“一滴水能照出太阳的光辉”,陈女士心中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呢?
(1)人际关系,人生的拦路虎
陈女士是一名行政工作人员,她最近按照单位规章制度处罚了相关部门的违规行为。在做这件事时,她内心十分犹豫恐慌,做吧,怕他人说她小题大做,不做吧,又怕他人说她渎职。
她在忐忑不安中正好看到公司群里的一则公告,要求员工们恪尽职守,做好下半年工作。原本一则普通的公告却在她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她认定这则公告是对她的暗示,表明可能有同事对她不满,向上级领导告了她的状。
这个念头在接下来的一周内挥之不去,她无法控制内心对人际关系的恐慌和对自己的怀疑与苛责,濒临崩溃下,她找到了我。
交流中我发现,人际关系一直是她人生路上的拦路虎,她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能够骄傲地站在人群中,与他人自如地沟通、结交朋友。
但是,她从小就不是自己所希望的这种人。从学生时代起,她就很怕和人接触,也很少有机会和同学一起玩。她不敢和任何人主动说话,一交谈就心跳加速,但如果有朋友主动对她示好,她必然会毫无保留报以真心实意并铭记于心。
成年后,公司里的人际关系是她最头疼的事,无论多么困难辛苦的工作她都不会害怕,唯独在和他人相处时心如擂鼓。
每次和同事们沟通工作,她都要好一番心理建设,强自压抑住内心升起的焦虑与恐慌,装出笑脸与他人说话。每次谈话回来,她都要在心里反刍整个过程,并常常怀疑自己言行不当,甚至为此懊恼哭泣。
工作中领导不点名的批评、同事复杂的神情,都如同大石头般压在她的心上。她不敢问、也不了解别人对她的看法,说话做事都非常小心。
但另一方面,只要有同事对她表示亲近和善意,她的内心就会开心得像昏了头一般,把什么掏心窝子的话都说出来,但过后又会开始后悔、恐惧,怕自己说错什么惹人讨厌,或者被人利用。
因此,她一边渴望融入人群之中,一边却无可救药地对周遭的一切感到恐惧。
“我不知道什么该说该做、什么不该说不该做,我也无法分辨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我不懂得精明事故、也不懂得独善其身。我不明白为什么有时大家对我笑脸相迎,也不明白为什么有人突然就对我不理不睬了。我只懂得实话实说,可我觉得这样的我很蠢,情商很低,很没用……”
(2)世界是个可怕的存在
“我感觉,你眼中的世界是一个很可怕的地方。你必须小心翼翼地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万一犯了错误,那么后果将会是毁灭性、灾难性的,你完全无法承受。虽然你的理性并不太确定真会有什么可怕的后果,但慌乱的内心却明明白白地告诉你:你很怕,怕得要命。对吗?”
陈女士含着眼泪点点头,哽咽地说:“是的,是的,就是这样的。”我看着她的眼睛问她:“那么,为什么世界在你眼中会是这样一个可怕的存在?”
在后续的咨询中,我渐渐了解到,陈女士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中,小她五岁的弟弟是“三代单传的掌上明珠”,如果他犯了什么错或受了什么委屈,挨打受罚的却都是陈女士,而理由永远是“谁叫你不好好照顾弟弟”。
虽然父母落在她身上的眼光很少,但她却始终希望得到父母的欢心,为此,她努力学习、勤做家务,甚至通过扮小丑、做傻事来讨好父母。但是,无论她怎么努力,却始终无法得到父母的肯定。
有时父母心情不好,莫名其妙就会把她揪到面前一通劈头盖脸的责骂,甚至还会脱口而出“怎么养了你这个衰女”、“还不如养条狗”这样的言辞。有一次,他们的邻居都看不下去,出声夸她是个乖女儿,母亲当下没说什么,回头却说邻居是在暗暗讽刺她。
“我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我也不知道别人是不是真心地在夸奖我。我找不到答案……我看到别人的妈妈都会用慈爱的目光望着自己的女儿,我好希望妈妈也能用这样的目光看着我,可是从来没有过,从来没有过……”四十多岁的陈女士忆及往事,泣不成声。
(3)扭曲的防御机制
陈女士的问题,其实已经不是单纯的人际关系问题。如果是单纯的人际关系问题,那么我们可以看到沟通交流过程中出现的误区和盲点,通过调节和修正沟通方式就可以得到改善和解决。
但在陈女士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扭曲的应对外界的模式。她不停地在防御,但防御的却大多是并非真实存在的威胁,而是她内心认定的“威胁”。
这些猜测和想象对她来说是如此真实,以致于在内心引发了强烈的恐慌和焦虑,而且她发自内心地相信这一切,用理性很难说服自己改变想法。这时,我们就可以看到,她对于世界的整个概念都已经被某种程度地扭曲。而这是如何形成的呢?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她对于世界的概念和感受大部分来自于成长环境的影响。根据精神分析的理论,一个孩子甚至在五岁时就已经形成了对世界大致的感受。
陈女士的原生家庭经历无疑是她现在痛苦的根源。许多父母忙于养家糊口,因此无暇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但其中更有甚者,本身就有心理问题,于是他们的孩子就成了牺牲品。
他们欺软怕硬,靠凌驾于他人之上来使自己感觉良好,甚至忽视、戏弄、嘲笑、责备弱小的孩子以获得掌控感和发泄的快感,却无视被凌驾之人的痛苦。
陈女士的父母就是将女儿作为出气筒,生活中的诸般不顺积聚成的负面情绪,都通过对女儿找碴、斥责发泄出来。他们的感觉良好了,可女儿的心却伤痕累累,滴血不止。也许,在陈女士父母的意识中,很少有“孩子也有感觉,也会痛苦”的念头。
在这样的成长环境影响下,陈女士便渐渐形成了对于世界的看法:“这个世界是不善的,他人会随时随地看我不爽并针对于我,如果有什么错的事,他人肯定会归咎于我。没有人会喜欢我,没有人会在意我,如果他人表现出关心或喜欢,那可能居心叵测。”在这样的世界中生活,人岂能不小心翼翼、处处提防?
但另一方面,一个人怎么可能在无爱无情的世界中存活下去?长久没有获得温情滋润的心田极端渴望关爱,所以她才会给点阳光就灿烂,他人稍微和善一些就恨不得粉身以报。
但是,对于世界的负性观念是无孔不入的,它扭曲每一个传递进内心的知觉与感受,所以,她渴望爱却永远怀疑爱,想要做对却永远怀疑自己是不是能做对,就这样陷于不停的怀疑中徒劳挣扎,上天无路,下地无门。
世界观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更何况,理性和感性是两套不同的运作机制,理性可以很容易地理解、接受理论与概念,但感性只相信现实。理性无法直接左右感性,它只能将理论与生活中的事实相结合,一次又一次地呈现在感性面前,才能慢慢将其内化。
所以,像陈女士这样饱受困扰的来访者们需要借助心理咨询,或依靠真挚的朋友或爱人的帮助,在充分交流的互动中慢慢脱掉早年戴上的有色眼镜。这是一项旷日持久的工程,甚至可能伴随人的一生,且其中必然有着巨大的痛苦和险阻。
有时候,人的一生苦苦挣扎只是为脱离早年的阴影。这句话虽然听起来悲观,但其实并不是一项彻底消极无望的工程。因为从某个角度来说,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皆是如此。
而在克服性格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通过理解、认识自己,深入了解这个世界的现实和运行规律,是有可能体悟到生活的真谛,找到适合自己的与世界相处的方式。
条条大道通罗马,这世上并没有绝对良善的生活方式,即便打上了早年生活的烙印,但只要适合当下的我们,就值得我们去为之奋斗、努力。
因此,当陈女士问我,她还有没有机会。我给她的答案是——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