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儿童的背后,总有一个问题家庭
《我是证人》中的犯罪心理分析——基于原生家庭视角
文:郑秋强 | 壹心理专栏作家
电影《我是证人》改编自韩国电影《盲证》,讲述一起雨夜车祸案出现了两位证言不同的目击证人,之后两人联合追缉凶手的惊险故事。
电影中朱亚文扮演的反派“黑衣人”唐峥的形象,可谓入木三分,凶狠的眼神,阴险的狞笑,低沉的声音,让很多观众看了心惊胆战,甚至入戏太深,对使用社交软件、打车等产生阴影。
电影中的唐峥——“雨夜车祸案”、“妙龄女子失踪案”、“密室囚禁案”、“追杀证人案”等一系列案件的元凶,是如何一步步沦为“暗夜恶魔”的,本文将尝试从原生家庭视角对其犯罪心理进行分析。温馨提示,以下内容部分剧透,谨慎阅读。
最初唐峥之所以会走上犯罪的道路,是因为妹妹多次使用社交软件约炮,屡教不改,盛怒之下,打了妹妹,并错手把妹妹推倒,误杀了妹妹。
面对过失犯罪,唐峥没有主动去承担责任,而是选择了逃避责任,将罪魁祸首归因于为年轻人们提供约炮平台的社交软件。通过社交软件,他成功地诱骗了众多妙龄女子,将他们囚禁于密室,整容成妹妹的模样,通过满足其补偿心理与报复心理,以期减少内心的痛苦。
从犯罪心理形成的过程上看,唐峥属于突变式的模式。看似过失犯罪,源于偶然性,但其背后,又潜藏着必然性,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根植于原生家庭。
尽管电影中,对唐峥的父母亲,并没有特别的说明,但从一些细节的蛛丝马迹处,我们可以找到一些线索。
唐峥的妹妹唐倩多次通过社交软件约炮,对此作为哥哥的唐峥愤怒无比,多次对其进行教育,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唐倩为何多次通过社交软件“招男人”,如果是在一个健康的有爱的家庭中长大的女孩,正常是不会出现这种滥交的情况的。由此判定,其亲密关系模式必定是存在着问题的,而这跟她的原生家庭必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果不其然,电影中,面对唐峥的管教,唐倩对哥哥的回应是:“我都这么大人了,爸妈都不管,要你管吗?”
简单的一句话,却包含了无数的信息。对于女儿穿着性感暴露外出,深夜归家的情况,父母是“不管”的状态,可见父母对女儿的关注与教育是缺失的。
由此推测,唐家的父母亲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可能是放任型的教养方式。儿女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爱与关注。于是,该类型的教养方式下子女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表现情感淡漠、我行我素、缺乏责任感等情况。
而根据依恋类型的理论对人物进行分析,唐倩更偏向于“焦虑-回避”型的依恋模式,该类型的人在成年后,在社交与爱情关系中较少投入感情,更可能陷入一夜情。唐峥则更偏向于“不安全-紊乱”型的依恋模式,据研究观察,该类型的人可能在6岁的时候左右开始就善于察言观色,承担着某种父母的角色。从电影中,可以看到,唐峥与唐倩从小的合影中,唐峥就像是父母般保护着妹妹,成年后的唐峥依旧如扮演着父母般的角色管教着妹妹。正是因为童年早期与抚养者的关系中缺乏足够的亲密感,唐峥自身也是缺乏足够的安全感。为了获得父母的认可与关注,他表现得更为理性与冷静,努力与上进,同时压抑着自己的种种情感。
作为一个整容医生,唐峥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医院,种种迹象都表明他是一个颇有成就的人。成就的背后,其付出与努力,可见一斑,这是一个具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从其后期的种种补偿行为,及作案手法之缜密也可看到。
一个如此追求完美的人,一个享受着无所不能“全能自恋”的人,却有一个如此不堪的妹妹,对于唐峥而言,这是极大的耻辱,这种耻辱深深地挫败着内心的自恋,这也是为何电影中他会大打出手,以致误杀妹妹。
然而,妹妹的死并没有让其“全能自恋”的美梦破碎,他继续自欺欺人地麻痹自己,将责任与矛头指向社交软件,开始一系列的疯狂之举。
事实上,对妙龄女子的报复性的补偿行为,看似在补偿其内心深处的愧疚与痛苦。但这个过程中,他的心理更为扭曲。对妹妹的恨,对社交软件的恨,如此深切。这种外化的攻击方式,表达的其实是内心深处压抑了多年的情感,而这种情感最终指向的正是最冷酷最无情的父母。如同妹妹唐倩提到“父母不管”时,也隐藏着对父母的愤怒情绪,其背后是渴望父母“管”自己,关注自己。
尽管电影中对唐家父母并没有过多的交代。但根据依恋类型的研究结论,“不安全-紊乱”型依恋的发生率13%-82%取决于家庭危险因素,如单亲家庭、暴力家庭、青少年父母、父母婚姻不和谐、儿童受虐等。当我们结合唐家兄妹的依恋类型对号入座进行分析时,无疑是成立的。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原生家庭对每一个人的一生有着如此深远的影响,不免让人感慨。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责编:绵羊仔
郑秋强: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现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教师。
尊重原创,作品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及公众平台。作者:郑秋强 个人微信公众平台:psyzqq
更多作者优质内容可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关注微信号:psyzqq
文章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