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程度上,我们应该感谢网络成瘾
原标题:感谢它拯救了孩子——写给心理疾患儿童的家长
文:HLC心灵家园 丨 壹心理专栏
在医院担任心理医生工作时,迎来焦虑无助的家长,然而,岂是简单的焦虑便能概括家长们的情绪。第一次与医生见面,简单的问诊必是一个小时无法打发,这一个小时里,家长滔滔不绝,医生无须过多发问,只须将他们的千言万语进行整理,便能掌握大量一手的临床资料。
从家长们的千言万语中他们还表示:娃娃小时候那么可爱,那么乖,怎么会有心理疾病呢?他比邻居家或亲戚家的孩子聪明百倍,为什么成为现在这个样子?而这样的发问总能让人感受到:孩子的状况糟糕至极,作为家长,连基本的接纳都做不到了。
与家长们初次见面,医生以听为主,但所说的寥寥无几的几句话中必有下面一句话:一定程度上我们要感谢网络(以过度使用网络为例),如果没有网络,我们难以想象孩子会借助另外的什么介质恢复心理失衡状态。
在挫折面前,人类有两种自发模式恢复平衡:(1)内向性模式:个体靠自我伤害、自我毁灭式来缓解内心压力,常见的行为模式有:自伤、自杀、厌食、贪食等。(2)外向性:将负面情绪转向他人,在人际互动中产生攻击等。除却这两种,我们还可以加上一种,即借助外界事物,比如烟、酒、网络、毒品等缓解内心失衡。
不论哪种模式,它都是个体在权衡自身状况下所采取的自我保护方式。选择过度使用网络的个体,阻止了对自己的伤害,也阻止了对他人和社会的伤害,一定程度上我们要感谢它拯救了孩子。当然,不是说过度使用网络没有危害,切记这里的目的是:让家长们接纳孩子的现状。
也有人说,孩子是过度使用网络,我们家孩子是社交恐惧,难道社交恐惧也需要接纳吗?一个成天不愿意出门的孩子让我们如何接纳?如果换种角度呢?他躲在家里,不愿见陌生人,甚至不愿与家人一起吃饭,实际是为了呵护自己脆弱的心灵,他愿意保护自己,总比疯了一样拿着刀对自己或他人狂舞好多了吧?
为什么要接纳孩子的现状?其实这并非仅仅是心理疾患家长要做的功课,心理健康孩子的家长也需要做。在治疗过程中接纳现状有如下几点考虑:
接纳是治疗的前提。不论哪种疾患,不论表现形式如何:矛盾冲突也好,情绪行为外化也罢,所有这些都属于个案自身,如果不接纳现状,就是不够接纳孩子,而这也映射了亲子关系。
精神疾病的发展大抵遵循由外而内的规律,与内在相比,外化的行为症状真是小巫见大巫。比如,打架斗殴是外化的行为,如果内化一些呢?如果有些人发展到幻觉、思维异常等,从学科角度讲这是变态心理学的内容。所以问题越内化越严重。举一个极端的例子:一个小女孩,经会诊为精神分裂前期,院方强烈要求转诊,没来得及做好准备的父母不接纳现状,一拖再拖,以为把孩子放在正常的地方就正常了,这种欺骗最终也没扭过事实:孩子病发撞了玻璃门,漂亮脸蛋撞花……虽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反思。
接纳意味着亲子关系改善,这让孩子看到了成长的希望。孩子们对家长的反馈是,“不想看到你们看我的眼神,苦大仇深……”孩子身上的病是病态家庭的果,因此,孩子的问题是家庭关系更是亲子关系的外化。
一个单亲妈妈为孩子的自伤自虐担忧无比,却找不到问题的原因。她以为把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东西都给了孩子。然而当问及孩子的爸爸,问及为什么不结婚?问及为什么是“不婚者”还要孩子?妈妈的回答令人发笑,“我就是想生个孩子玩玩”。由这句话,我们便知晓了他们之间的亲子关系,孩子一定也能感觉到妈妈想生他只是为了玩玩的心理。现实生活中,孩子被妈妈摆布着,两三岁就要承担照顾妈妈的责任……“我为什么要存在”是孩子一生要寻找的命题……
所以,我对那个妈妈说:接纳意味着包容一切,如果你想做点什么,就陪着他,什么也不说;或者抱着他,不说话,用最原始的母爱感化他……没有语言的交流胜过一切。
因此,不论孩子怎样:也许他因淘气经常被老师点名;也许他过度使用网络,影响到了学习;也许他患了疑病症、强迫症等神经症;也许他有一些生理缺陷,不管这些缺陷是先天还是人为……请接纳孩子,成长从接纳开始。
Valar
如果你也想成为亲子关系、家庭教育、儿童心理、父母成长领域的作者,欢迎勾搭Valar哦!QQ:191543769
本文由壹心理专栏HLC心灵家园所著,版权归壹心理所有,所有的独家文章未经正式授权不能转载,如需授权请联系susan.liao@xinli001.com。
文章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