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摆脱惰性,建立坚定的工作精神?
如何建立坚定的工作精神
译者:SPC丨壹心理翻译专栏·聪明人的个人发展
作者:Steve Pavlina
没有什么疲劳会像缺少工作那样如此令人厌倦。
— Charles Spurgeon(查尔斯·司布真)
若你最近一直困于懒惰习性中,这里就有些建议,能帮你开始高效工作。
1. 接受许多成果需要辛勤工作才能获得的事实。
请提醒自己留意,由决定,到行动,再到结果间的简单因果关系。这一关系的中间阶段才是大部分工作所在之处。
假如你从没有要埋头苦干的意愿,假如你对全力督促自己怀有抵触态度,假如你有过度膨胀的想法,认为生活中所有好事都该毫不费力地向你涌来,这样好极了。你就可以纯粹为娱乐目的来读读这篇文章。
但如果你是更务实的现实主义者,如果你能意识到许多目标都十分艰巨和充满挑战,无法凭空将其变为现实,如果你能看出追求更大目标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将自己锻炼成敢于大胆行动的人士,如果你认可全然回避行动就是让生活陷于停滞的妙方,尤其是如果你对无法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事物,不得不妥协于较差结果感到厌倦,那么,你也许就可获得这一思想上的重要飞跃,接受实现某些个人目标需要付出艰苦工作和大量自律专注行动的事实。
2. 请注意你对自律 vs. 懒惰的真实感受。
请留意你真正以自律状态行动的那些时段,一旦度过最初15分钟,整个人便常会感到精神焕发。享受最终成果当然十分美妙。但也请记住超越个人舒适区后,你进入酣畅行动状态时的那种痛快感受。
额外奋斗一小时是种什么感觉?可以休息一天却选择工作又是什么感受?主动投入时间完成另外一个创意项目呢?
当然,这样做会包含一些自我牺牲。但你实际上放弃的又是什么?无非是多看的一段电视,多玩的一会儿网上冲浪,可能还有平躺闲睡的一点时间。但从这些额外努力中你又获得了什么?你所得的不仅是最后的努力结果。你还因此成长得更为强大。
毫不行动是不可原谅的。它会扼杀你的努力成果,耗干你的能量,熄灭你的希望。自律则能给你提供所有回报,更棒的是,它还能为你带来更大的幸福、满足和自尊。
3. 拥抱责任。
请意识到没人会来拯救你。没人能迫使你进入自然流畅的行动状态。你必须为自己做这些事。
对责任的懒惰回避不是你要的选择。你不想停滞不前。你想要成长,这就需要自己行动、前进和改变。需要你做出一些决定并着手实践。
不要将放松与懒惰混为一谈。长远看来,懒惰只会制造毫无意义的难题和令人痛苦的悔恨 — 而且理应如此,因为你一直知道,假如当初早走一步,本可避免这些难题。
别把行动担子交给其他任何人。它就该落在你肩上,因为你就是最终肩负行动结果的人。
4. 以坚定姿态开始每天生活。
坚定工作精神应由自律的清晨常规开始。不要半醒着躺在床上,懒洋洋地拽起自己开始一天生活。
当你醒来时,就立刻起床。开始行动做事。这很快会成为一种习惯。如果你还没自然自然地这样做,那就求助于一部好闹钟。闹钟一响,就先跳下床站起身来;让双脚稳稳站在地面,再关闭闹钟。
假如你无法在早晨充满活力地醒来,就先改善自己让人无法接受的饮食。你的饮食应当为你提供强大动力,而非耗尽你的能量和积极性。
若每天都能以充满活力的清晨开始,当天剩余时间就倾向于顺应这种状态。请在醒后第一个小时满怀力量与人生目的来行动。彻底拥有你的每个早上。保持自己对时间的这种掌控态度,将其尽可能融入每天生活。
5. 锻炼
如果美国总统都能在极度繁忙的日程中,每早用45分钟锻炼,你也肯定能抽出时间进行锻炼。
强有力的锻炼能让你充满活力。你的身体本来就需要运动。缺乏锻炼尤其连累人的大脑,会导致荷尔蒙和神经递质失衡。身体锻炼是恢复大脑活力的最佳手段之一。别让你的思维被疲弱身体拖累。
要是你感到很难专注于思维活动,就从专注于自己身体开始行动。
在你锻炼时,要让其富于挑战。不要反复只做同一件事。多混合些内容。强迫自己提升。增强其烈度。不但要给身体挑战,也让其成为思维上的挑战。最好能在早上,尽情拥抱每天都可战胜一些难题的美妙感觉。用身体上的胜利开启自己一天的生活。
锻炼不仅训练你的身体。它还是对头脑思维的训练 — 尤其是个人自律性。
6. 在午餐之前解决一份真正挑战。
不工作的人不能有效思考。懒散扭曲心灵。
— Henry Ford(亨利·福特)
用一份思维上的挑战开始每个工作日。不要从那些轻松容易的事情开始。直接潜心投入一份自己更想逃避且充满挑战的任务。训练自己去拥抱难题,而非将其推在一边。
当你回避困难任务,把它们推迟到当天晚些时候再解决,很快你又会替自己将其推至下一天的行为进行辩护... 接着再推后一天… 随后推到下周... 之后你将意识到这个小小的延迟,不知怎地已膨胀成长达数月的拖延问题。
此时对困难任务的回避,就是在养成无限期推迟难题的习惯。采用这种生活方式,你将无法获取完成困难工作才能带来的好处。
不要抵制困难任务。要主动拥抱它们,将其作为自己每天的抗阻训练。
7. 直接去干。
下定决心永不懒惰… 要是我们一直行动,将能取得多少精彩成就。
— Thomas Jefferson(托马斯·杰弗逊)
别再优柔寡断。别再讨论不休。直接去干。
付诸行动会比考虑付诸行动更快产生结果。人们无休止争论的许多问题,都能在不到10分钟的直接行动中获得解决。
不断驱动自己采取行动,就能创造出自然流畅的生活状态和美好感受。只是想着行动(而非正在行动),只会制造毫无必要的成堆阻碍。
8. 怀抱美好目的行动。
在工作时,朝着你想要的最终结果努力。不要围着毫无意义的繁忙工作打转,那种工作无法导向你想要的结果。
直接设定好你的人生目的。然后让自己的行动与这份目的保持一致。
提前计划每日工作,最好是在前一天结束时做好今日计划。进行计划时,回头检查你的人生使命。假如你没有一份人生使命,或者没有清晰目标,那就读读这篇关于清晰感的文章,解决这个问题。
让每日计划与个人长期优先目标相吻合。在考虑可能付诸的行动时,问自己哪些行动能在一年后仍有影响。用大块时间来完成你期待可产生长远进步结果的行动。
9. 养成自律习惯。
所谓自律习惯,是那些长远看来能真正改变个人生活的习惯。假如一个习惯在未来五年只有很少或没什么好处,那你干嘛还把它留在生活中?
请用30天尝试的方法测试和养成新习惯。
不要试图打破坏习惯。你没法用空白行为来替换一个习惯。相反,选择一个更好的替代习惯,在旧有习惯之上将其养成。
10. 先工作,再玩耍。
懒人不知道什么是享受休息,因为他还没赢得这种权利。
— John Lubbock(约翰·卢伯克)
当你赢得休息的权利时,玩耍才最甜蜜。睡眠也是这样。在白天向着目标努力工作,才会赢得自己每晚的安然入眠。让自己上床时嘴角带着完成任务后的甜蜜微笑。
接受你的奖赏。享受个人生活。但请你首先赢得那些奖赏。
在赢得自己玩耍时间前就去玩耍,会剥夺玩耍本身的很多乐趣。如果你热爱玩耍,那就该热爱工作。
当你休息或玩耍时,就把工作留在工作时间。别在其中掺杂工作,从而毁了非工作活动的恢复身心价值。
11. 小心选择你的同伴。
一个懒惰的人,不论他起初有何种才能,都将使自己堕入二等的思想和二流的朋友。
— Cyril Connolly(塞里尔·康纳利)
让你的社交圈维持高标准。与那些懒惰、低效和有负面思维的人保持距离。一个无力的社交圈就是一座心理上的监狱。
跟这个世上勤奋努力、雄心勃勃和成功杰出的人士做朋友和交往,很快你就能成为他们之一。
12. 别用“吸引力法则”作为自己懒惰的借口。
我认识的大多数“吸引力法则”粉丝都很擅长变现出 — 分角的硬币。
希望从生活中得到更多,自然很好。请继续这样做。但要意识到把希望变为现实的过程中,你亲身付出的辛勤、自律工作常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当你身上每个细胞都跟个人渴望和谐一致时,吸引力法则才最起作用。当你意想获得更富足生活,却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这样的表现又有多和谐一致?
我想说,在你日夜奋战,干着相信能帮自己更快实现目标的事情时,你看起来才跟吸引力法则和谐一致得多。假如你用睡懒觉一点点浪费着个人时光,消耗时间干着那些根本不用做的低价值任务(美其名曰调查研究),怀着沉没感(总认为当天本可做得好很多)结束自己的大部分日子,那么,你就并非在把希望变成现实。你只是在犯懒。
如果你想更好地将愿望变成现实,就踏进做出各种棘手决定的困难中。接受在一个充满干扰分心事务的世界里,保持自我专注的挑战。看看你能将自律发挥到多大程度。去探索创造价值并和世界分享的新鲜方式。
若你认为自己善于把愿望变成现实,那就变现出一些专注感、驱动力和自律性,你将发现自己实现个人愿望的能力大大增强。别再冷眼旁观,企盼永不会来的改变。
变现出行动力量。然后使用它。那才是你真正渴望的事物。别把时间浪费在毫无价值的捷径思维上,若你真的接受这种思维,它只会令你变得更加虚弱。
* * *
建立起坚定的工作精神,从终极意义上讲,就是成为一个忠于行动的人。让你的个人发展道路驶入此方向。下决心成长为拥有坚定强大工作精神的人。当你拥抱这一心态,行动部分就会更轻松自然地发生。
你能允许自己成为一个努力工作的人吗?当某人问你是不是个有着坚定工作精神的人,你能让自己毫不犹豫地说出YES吗?
现在,在随后几小时里,去干些真正有挑战的事吧。
壹心理专栏 · 聪明人的个人发展:
Steve Pavlina个人发展网站存在的目的,就是要帮你像清醒自主的人一样追求成长。其中包括:引导你发现和接受自己的人生目标;通过激励让你感到更加积极,并充满活力和热情;帮你摆脱消极感情关系,同时建立起以爱为核心的互助网络;教你如何通过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实现财务上的稳定和富足;鼓励支持你为人类做出真正贡献。由此,你终能体验那种,在内心深处一直感到生而为之的生活。网址:www.stevepavlinachina.com。
本文由 壹心理翻译专栏 SPC 所著,版权归壹心理所有,所有的独家文章未经正式授权不能转载,如需授权请联系susan.liao@xinli001.com
文章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