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5
阳光海豚
优质答主
题主,您好!看完全文的描述,仿佛与您一同经历了那些跌宕起伏的时光。我们都明白,生活并非总是坦途,而您在历经诸多波折后,依旧心怀理想,积极面对生活,着实令人钦佩。我能深刻体会到您在生活中遭遇的难过、低落、迷茫与悲伤时刻,仿佛自己也沉浸于同样的情绪之中。这种情绪的起伏,实际上是我们内心在应对复杂生活时的正常反应,恰似天气有阴晴雨雪,我们的心情也会呈现不同的状态。
从您文中的叙述,我发现我们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其一,您已工作十余年,既有理想又有规划,生活看似充实,却不时会感到难过、低落、迷茫与悲伤,您怀疑是自身压力过大所致。其二,在家庭层面,您幼年丧母,父亲再婚,继母以往的态度曾让您压抑自我、讨好他人,即便如今继母的态度有所改观,往昔的经历仍会在生活中刺痛您。其三,在工作上,您承接了他人不愿承担的党建工作,家人的看法以及前任领导的言论使您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愚蠢,而且您十分在意他人的看法,但又不得不学会接受。
我们先来探讨您时常感受到的难过、低落等情绪,这或许与您过往的经历密切相关。幼年丧母、在重组家庭中压抑自我,这些经历犹如在我们心灵深处埋下了负面的种子。心理学中有一个“童年创伤”的概念,这些早期的不愉快经历会对我们成年后的情绪和行为模式产生影响。当我们遭遇类似情境时,潜藏在心底的负面情绪便会被激发出来,所以即便现在生活逐渐改善,您仍会不时感到难过。
再谈谈您在意他人看法的问题。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理想自我”是我们期望成为的模样而“现实自我”则是我们实际的状态。当他人的看法与我们的“理想自我”相悖时,我们就会产生焦虑和自我怀疑。就您的情况而言,家人和领导的看法与您承接工作的初衷产生了冲突,这致使您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愚蠢,实际上这是您内心在努力调和“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矛盾。
还有您在工作中承接他人不愿做的事情,这可能与您的“讨好型人格”有关。在过去的家庭环境中,您为了维护家庭稳定、保持关系和睦而压抑自我、讨好他人,这种模式延续到了工作中。您期望通过帮助他人、承担工作来获得认可与关注,这是您内心对爱和关注的一种渴求。
接下来我们看看未来改善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我们可以尝试“情绪日记法”。心理学研究显示,将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记录下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管理情绪。您可以每日抽出一些时间,记录下自己感到难过、低落的时刻,以及当时发生的事情、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够更清晰地洞察情绪产生的缘由,同时也能在记录过程中释放部分情绪。
此外,正念冥想也是一种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法。正念冥想能够帮助我们活在当下,关注自己的呼吸和身体感觉,进而减轻焦虑和压力。您可以每天花费10 - 15分钟进行正念冥想,找一个安静的场所,闭上眼睛,专注于自己的呼吸,当杂念出现时,无需刻意驱赶,只需轻轻将注意力拉回到呼吸上。
其次,我们需要建立自己的“心理边界”。心理边界如同我们内心的一道防线,能够帮助我们区分自己的感受和他人的看法。当他人的看法让您感到不适时,您可以试着反问自己:“这真的是我的问题吗?还是仅仅是他们的观点?”我们无法左右他人的言论,但可以掌控自己对这些言论的反应。同时,我们可以多关注自己的优点和成就,给予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例如每天对着镜子给自己一个微笑,告诉自己“我很棒”。
另外,在工作中,我们要学会合理拒绝。倘若您认为某项工作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或者会给自己带来巨大压力,您可以委婉地向领导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我们要明确自己承接工作的目的,是为了积累经验和人脉,还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可。如果是为了自我成长,那么我们就不必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专注于自己在工作中的收获。
最后,尽管过去的经历给您带来了诸多伤痛,但如今继母的态度已经有所转变,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可以尝试与继母进行深入的沟通,表达自己过去的感受和现在的想法,同时倾听她的观点。此外,我们要学会放下过去的怨恨,接纳过去发生的事情,因为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地与过去和解,让自己的内心得到解脱。
我是陶朱公,您的心理小护工,生活就像一场漫长的旅程,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请相信,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去面对它们。我们一起努力,一步一步地走出那些阴霾,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也愿题主每天都能多一些开心,少一些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