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8
暖心海豚
心探教练/心理作者
我是壹心人计划5的 熊猫君刘女士
下面是我关于:什么是强化?什么是正强化和负强化有什么区别?的回答。
一、“强化”一词的根源,以及强化的理论基础。
(一)对强化基本概念的理解:
我们很早就开始使用“强化”来对人的行为进行管理。频繁运用与教育管理等方方面面,比如你进入到一个公司的销售岗位,你的需求是提高收入,你的销售经理为了提高盈利,需要销售人员不断提高销售业绩,就会告诉你,只要你完成KPI,就会许诺你提成和奖金。你就会在需求的驱动下,努力的完成任务。
那么你“销售”的这一行为就被强化了。
“强化”概念是由斯金纳提出的,研究者把由于导致了满意结果而使得某种行为出现频率增加的结果称之为强化。就如我前面举出的例子:
人某种行为的出现(销售人员销售)—导致满意的结果(销售人员个人收入的增加)—使得某种行为频繁出现(销售人员更努力销售)。
(二)“强化”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要想理解”“强化”理论的基础,就必须要了解行为主义学派提出的“操作性条件反射”。比较著名的就是心理学家桑代克的猫的“谜笼”实验:
简单来说就是把猫关在谜笼之中,只要这只小猫能逃出谜笼,就能得到小鱼奖励,于是,想吃鱼的小猫就必须要不停的尝试走出谜笼,因为走不出去就会饿死,当小猫咪在不停的找到出口后,小猫咪就学会了怎么样才能得到奖励。
通过观察猫咪在谜笼的反应,通过反复的实验得到了数据,桑代克总结出“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理论雏形。实验提现了这样的结果:导致满意结果的行为更有可能重复出现,而导致不满意的结果的行为则会不太可能重复的出现。
而我们人类,就好似谜笼中的猫咪,我们在迷宫般的世界里摸索,不断的跌倒爬起,然后我们就会为了走出迷宫,找到最佳的捷径,同时避免走浪费时间成本的错路。
(三)了解“强化”的同时,需要把其与“惩罚”“削弱”进行区别,避免混淆。
操作性条件反射关注某种类型的结果对于行为频率出现的影响。而根据这一理论,把由于导致满意结果而使得某行为出现频率增加定义为“强化”,同时,把由于导致了不满结果而使得行为减少定义为“惩罚”,对于行为不给予奖励实现减少行为频率的方法称之为“削弱”。
这里需要我们重视的是,“强化”和“惩罚”“削弱”的概念容易混淆。
个人认为区别“正强化”“负强化”和“惩罚”“削弱”的关键在于“核心目的”不同:
“强化”无论正负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某种行为,而“惩罚”和“削弱”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某种行为。
二、什么是“正强化”?什么“负强化”?二者区别在哪里?
(一)正强化的概念:
正强化是通过行为给予奖励来是行为频率增加。
我在前面体到销售奖励的例子就是正强化,再举个例子,我们鼓励孩子在学校努力学习,要是每天的作业按时上交且都能够得到“优”,坚持一周就奖励一个小礼物,那么我们行为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能够努力学习保质保量完成作业,只要孩子完成这一行为以后,就给予奖励,在坚持一段时间以后,让孩子增加学习这一“行为”。这就是正强化。
(二)负强化的概念:
负强化是通过行为之后去掉厌恶刺激来增加行为频率,
在这里我们需要根据具体事件,来判断什么行为会对当事人造成厌恶刺激,以及这种厌恶刺激能否和某种目标行为建立联系。比如,我们的目标是孩子取得好成绩,孩子厌恶的刺激是非常多的作业,我们就会告诉孩子:
只要你坚持取得好成绩(行为)—我们就会减少你的作业(减少孩子不喜欢的厌恶的事情)—孩子就会为了减少做作业而努力考取好成绩。
(三)“正强化”和“负强化”的区别:
“正强化”和“负强化”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希望“行为”频率增加。
区别在于二者为了达到目的所采取的方式不同,“正强化”是在行为之后给予奖励,让当事人因为奖励的鼓舞而坚持行为。“负强化”是在行为之后撤销厌恶刺激,当事人为了减少厌恶刺激所以就坚持某种行为。
首先我们要明白“强化”的目的是让一种能导致满意行为的结果反复出现。其次我们要理解让某种满意行为出现可以有“正”“负”两种方式。
最后我们要理解,采取“正强化”还是“负强化”取决于具体事件。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以上,就是我针对“强化”的概念、“正强化”“负强化”的概念、“正强化”和“负强化”的区别。进行的解答,希望能有所帮助。
感谢阅读,祝君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