婙莛

Lv7  陪伴海豚

咨询达人/心探教练/互动达人/认证作家

亲爱的题主你好,看到你的留言,更够感受到你对亲密的关系非常抗拒,虽然自己也很努力的去尝试和男朋友发展亲密关系,但是内心还是充满了抗拒,这可能是与你的童年经历,原生家庭有关系。

我个人认为你可能是回避依恋型人格,判断发法为:

美国《精神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对回避型人格的特征定义为:

1. 很容易因他人的批评或不赞同受到伤害。

2. 除了至亲之外,没有好朋友或知心人(或仅有一个)。

3. 除非确信受欢迎,一般总是不愿卷入他人事务之中。

4. 行为退缩,对需要人际交往的社会活动或工作总是尽量逃。

5. 心里自卑,在社交场合总是缄默无语,怕惹人笑话,怕答不出问题。

6. 敏感羞涩,害怕在别人面前露出窘态。

7. 在做那些普通但不在自己常规中的事时,总是夸大潜在的困难、危险或可能的冒险。

只要满足以上其中四项,即可诊断为回避型人格。

回避型依恋人格的成因

在成长经历中有被父母长期忽略的创伤体验,他/她想依恋父母却一直无法实现。所以会觉得“因为我不够好,所以父母不爱我”。形成了回避型依恋人的固定思维——我没有价值。


如何调节:

1、调节自身的负面情绪

首先调节自己的负面情绪,避免自我焦虑、恐惧,做出破坏关系的行为。然后列出你觉得他/她不爱你的证据:他三天没联系我,我找他,他表现的很不耐烦。最后找出反驳这些证据的原因:他最近有个重要的项目推进,虽然不耐烦但我们约了周末见面。

2、给他/她制造安全的空间

对于她们,安全优先于亲密。比如每周见两次,她表现的疲惫。说明她对这种见面频率不适应。那就改成一周见一次,只要她觉得这段关系有弹性,就会自动贴近你一点点。

3、提需求前先说动机,后给空间

先说动机:上周我们因为***有了小矛盾,我认为找出解决的办法就能避免再出现这个矛盾。我的看法是......然后想了解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再给空间:如果你现在不想说我不勉强,等你什么时候想和我说了,你可以告诉我。手机或者当面都可以。

4、帮助她了解自己的回避型行为

不直接要求他/她改变,而是让他/她明白自己不适时的反应方式是因何而来,会给伴侣造成怎样的感受。当他/她意识到自己这样确实是问题,那改不改变就看他/她了。


如何帮助自己摆脱回避的状态

1、遇到困难感到压力,告诉自己没事的

你已经习惯于自我否认,认为事情搞砸就是废物。没人会喜欢废物,自然也没人会喜欢你。

此时你要记住:没有人是每次都成功的,发生挫折时,告诉自己没事的,只是这件事没做好,并不会对自己的整个人生造成任何影响,下次做好不就行喽?


2、在亲密关系中规划好自己的情绪界限

你表面高冷,不可接近,其实内心特别自卑,也特别在意恋人对自己的行为态度。所以当对方出现一点令你不适的行为,你就会觉得“我果然不值得被爱”。

此时你要记住:他的行为可能只是无意之举,不要把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建立在他的行为之上。稳定自己的情绪,告诉自己这件事没自己想得那么严重。


3、正视自己的感受

你可能因为早年的创伤而不知道如何处理自己的感受,面对很多应该生气的事,你会觉得“自己不配生气”。然后心里一直堵得慌,直到麻木。

此时你要记住:只要你觉得自己可以生气,那就说出来。说不定对方也和你一样认为这件事确实是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你的恋人是能包容你的,所以与其闷着别说,不如都敞开心扉,彼此都会感到舒服。


4、学会柔软的对待另一半

你可能面对别人热情的邀约不知所措,因为你其实不想去。可你又担心你的拒绝会让对方不再对你热情。于是你就很强硬的拒绝,或者干脆不回复。

此时你要记住:除了极端的强硬,你还可以试着柔软的拒绝,比如“我今天状态不好,不想出去,我下次找你好不好?”答应别人会主动找的话,一定要说到做到哦~不要觉得“我没价值才要舔着脸去找别人”,其实在别人眼里你是“事事有回应”的优秀恋人。


以上希望能对你能有所帮助,期待你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