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心理咨询师summer糖糖,很高兴与你一起探讨交流这个话题。
关于付费知识传播,确实是近几年来的热门,而且本人也是“得到”首批粉丝中的一员,从APP上线之初就一直跟随学习,在网上从来很少花钱的我,居然在得到平台充值几千元购买课程,而且也在一直坚持学习相关课程,因此,站在我个人角度来说,我是比较愿意接受知识付费的,并且也感觉到从中获益。
那么,我想从心理学的视角,更加客观公正的来探讨这个话题。
【知识付费增加了学习门槛,但同时也提升了知识含金量】
从付费这个性质上来看,知识付费确实是增加了学习的门槛,让学习成为“需要物质成本”付出的方式,尽管现在知识付费产品收费并不是很贵,但是对于想广泛长期学习的人而言,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特别是学生族人群,这个学习开销也是不容小觑的。
不过从商业的角度而言,不管是服务平台,还是讲课老师,都会因为收益而更加重视和认真的提供知识服务,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知识服务产品的含金量。
在信息社会急剧爆炸的年代,知识吸收与获取渠道已经越来越广泛,但是我们每个人只有一天24小时的时间,如何在浩瀚的知识信息海洋中,筛出我们想要的且含金量高的信息,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因此,与其说是知识付费,不如说这笔费用是付出给帮助我们筛查有用信息的劳动成本上。
我们不是让知识本身产生费用,而是付费给“知识的收集整理工”。
【将知识本身与知识的总结归纳区别开来】
知识本身就是无价的,所以给知识定价本身就是在破坏知识的纯洁性。并且每个人都应享有学习知识的权利,给知识付费,也是在阻断部分人学习知识的权利。
从以上两个角度来看,“知识”付费确实是不可取的。
那我们反过来看看,如果所有知识都是免费,那拥有知识的人,它们就不会多半不会再热衷于传播知识,或者将其作为职业,绝大部分人都将自己的知识作为应用的工具,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首先确保在社会中能独立的生存。
而对于想要掌握知识的人而言,面对浩瀚的知识信息海洋,知识都零散的,不系统的,如果想要快速掌握了解掌握某个领域的信息,就将要付出巨大的时间成本,反而导致知识学习的效率降低。
从这个结果来看,似乎将知识免费就会导致一个两败俱伤的局面。
因此,我们可以用这样的角度来理解:我们付费的并不是知识本身,而是付费给收集整理归纳总结知识的时间成本费。
【从人的心理来看,我们更倾向于选择“需要花出代价”的事物】
其实,关于知识付费,还有一个更有趣的心理现象。如果有两个陌生人提供一模一样的面包,一人是按照市场售价,另一人是免费送你,你会倾向于选择哪一个呢?
知识就像这两个陌生人,在学习之前,我们都是一无所知,因此,对于陌生的事物,我们天然会抱有一定的怀疑与警戒。
面对免费的“面包”,我们往往会作出“坏的”推测,就像那句话说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因此,这块免费的“面包”就难以被我们所接纳。
同样,免费的知识也会让我们产生一定的怀疑,这让我们在学习接纳时,也会变得更加低效。
作为心理咨询师也是这样,如果一位来访者是免费咨询,咨询双方都会因为免费,在潜意识中降低咨询的效果,咨询师会因为免费降低自己的责任感,来访者也会因为免费降低自己的配合度与参与度,对于双方而言,都是一种损失。
这种效果的降低,并不是因为咨询师主观意愿导致,而是基于潜在的人类心理模式,很难从根本上改变。
因此,付费学习知识一定程度上是我们更喜欢作出的选择,同时也会增加我们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性。
以上是我的个人看法,在此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