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nny卷妮

Lv1  小珍珠

咨询达人/认证作家/优质答主

嗨,楼主你好阿:)


深夜逛社区的时候在这儿遇到了你,不知道现在的你是否睡了呢?还没睡的话,记得接收了我的抱抱后早点休息哦~(づ。◕‿‿◕。)づ


"丧文化”到底是什么?这是处于这个时代很容易产生的一个疑问。


一篇发表在《青少年学刊》的研究给出的定义是,“丧文化”是流行于青年群体当中带有颓废、绝望、悲观等情绪和色彩的语言、文字或图画,是青年亚文化的一种新形式(萧子扬等人, 2017)。


楼主发现了吗,你在一些音乐、短视频类APP中观察到的带有抑郁情绪的评论、音频和图片,正是这种“丧文化”的体现~这种有些随处可见的风向式内容,让处于恢复期的你感到有些不适对吗?我很理解这种在努力抗争抑郁情绪带给自己痛苦时,目睹到一种“全员丧丧”的网上社区,肯定是会难受的!


“丧文化”的背后到底反映着什么呢?


在互联网时代,网上世界更像个现实世界的缩影,而在网络上进行的社交生活更映射着真实的社会心态。若说“丧文化”是中流行,那么其体现出的颓废、悲观甚至抑郁的情绪,可能正反映了一种当代青年的社会性集体焦虑和不安


就像是我看到一个人分享了自己的伤心往事,我刚好发现自己有一部分重合的经历,也正有闲情打打字发布出来,如此累积,可能一条内容下就多了许多条带有同类情绪的评论,这就类似小范围的情绪传染和扩散。更不要提,可能在描述过程中,有些人会有意无意地夸大、编纂一些事情。


上述过程在很多情况下会发生,不可否认第一个带起情绪的或许是真的存在烦恼的人,但互联网的确会推动一些不那么真实的评论出现,而这既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在于,或许我今天有负能量,在评论区中宣泄并得到他人共鸣(我不是一个人那么down,有大家与我同在巴拉巴拉)后,我明天便好了,“丧文化”只是我作为这个时代的人,表达情感甚至治愈自己的一种方式;坏处在于,或许我有些脆弱,本身就有负能量,接触多了这类评论反而会让我更加绝望。


我明白楼主的顾虑,因为这类“丧文化”虽流行,但其实不适用于所有人。有些人喜爱利用其寻求关注并获得满足,而我们既不习惯便不要勉强,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和沟通才是最重要的。例如现在也很流行的“夸夸群”,我就认识有人喜欢每天听听“彩虹屁”才能元气满满地开启新的一天呢!


而且,你还有壹心理的暖心互助社区呀,这里有许多温暖的小可爱!这应该是源源不断获取“正能量”的宝藏之地了吧哈哈,在这儿能遇到的,都是愿意真心帮助彼此的、或许和你有过相似经验的“你”呢~


说到底,是否喜欢“丧文化”都是每个人的选择和权利。我们能做的就是摸清自己的意愿,将互联网作为一个好的渠道来表达自己,这样想也就不会过多在意那些看似“负能量满满”的评论啦。


记得早睡,照顾好自己❤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望能对楼主和存在一样困惑的你有所帮助。


我是Jenny卷妮

I'm always here :)

  • 人生答疑馆
等1人打赏了作者
全部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