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赵露思看心理疾病:分离转换性障碍不是“装病”
作者:舸涵
排版:羽柔
责编:嘉璇
来源:微信公众号:白岛岩心(ID:whiteisland_2017)
演员,作为一个身处环境复杂,面向大众之眼的职业,是诸多种心理疾病的温床。一旦公之于众,除了演员本身的状态,也会将这一类精神疾病带入人们的视野。
赵露思向公众坦言了自己从2019年到2024年的症状发展后,也发出了医生的诊断单,一个并不太为人所熟悉的病症
——分离(转换)性障碍。
她在图片和视频中表现出来的状态令人惊讶和动摇,行走僵硬,举止异常,这些症状似乎超出了大家对心理疾病表现的认知,反倒更像神经系统等器质性损伤。
很多报道的媒体和新闻将其归结为抑郁症躯体化,然而事实上,她所患的病症与抑郁症并不是同一种疾病,了解分离(转换)性障碍,除了可以对此事造成的质疑和所谓“反转”做出合理独立的判断,还能够更多地了解心理问题的不同种类,避免遇事即“抑郁症”。
01
什么是分离转换性障碍?
分离转换性障碍,旧称歇斯底里或“癔症”,是一类由明显精神因素作用于易感个体所导致的以解离和转换症状为主的精神疾病。它和抑郁症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
解离症状是指患者部分或完全丧失对自我身份的识别和对过去的记忆,而表现为意识范围缩小,选择性遗忘或精神暴发等;
转换症状是指患者将遭遇无法解决的问题和冲突时所产生的不快,以各种各样躯体症状的方式表现出来,它可以出现类似任何疾病的症状表现。
简单来说,就是糟糕的事碰上了容易受到影响且不会排遣的人,大脑宁可将痛苦转移给身体,也不愿面对心理创伤。
02
分离转换性障碍的症状
分离转换性障碍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分离性障碍更加倾向于精神上出现问题,而转换性障碍则倾向于躯体出现问题。而这些症状的共同特点是:
这些症状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这些症状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的生理效应(例如,在酒精中毒过程中的黑晕或混乱行为)、其他躯体疾病(例如,复杂部分性癫痫)及其他精神障碍。
简单来说,需要这些症状已经影响到了现实生活,且不能归因于其他疾病。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对两种表现形式的症状是这样注明的:
分离性障碍:
1.分离性身份障碍
A.存在2个或更多的以截然不同的人格状态为特征的身份瓦解,这可能在某些文化中被描述为一种被(超自然的力量)占有的经验。
B.回忆日常事件,重要的个人信息和/或创伤事件时,存在反复的空隙,它们与普通的健忘不同。
2. 分离性遗忘症
不能回忆起重要的个人信息,通常具有创伤或应激性质,且与普通的健忘不一致。
注:分离性遗忘症通常具有对特定事件的局部的或选择性遗忘;或对身份和生活史的普遍性遗忘。
3. 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
A.存在持续的或反复的人格解体或现实解体的体验或两者兼有:
1.人格解体:对个体的思维、情感、感觉、躯体或行动的不真实的、分离的或作为旁观者的体验(例如,感知的改变、时间感的扭曲、自我的不真实或缺失、情感和/或躯体的麻木)。
2.现实解体:对环境的不真实的或分离的体验(例如感觉个体或物体是不真实的、梦幻的、模糊的、无生命的或视觉上扭曲的)。
B.在人格解体或现实解体的体验中,其现实检验仍然是完整的。
4. 其他特定的分离障碍
A.混合性分离症状的慢性和反复综合征:此类别包括与不那么明显的自我感和自我控制感的中断有关的身份紊乱或身份改变或被占有的发作,个体报告没有分离性遗忘。
B.由于长期的和强烈的胁迫性说服所致的身份紊乱:个体一直受到强烈的胁迫性说服(例如,洗脑、思想改造、当俘虏时被教化,长期的政治性监禁,酷刑、被教派/邪教或恐怖组织招募),可以表现为长期的身份改变或有意识地质疑自己的身份。
C、对应激事件的急性分离性反应:此类别适用于通常持续少于1个月,有时只有几个小时或几天的急性、短暂性状态。这些状况以意识受限、人格解体、现实解体、感知紊乱(例如,时间减速、视物显大)、轻微失忆、短暂性木僵和/或感觉运动功能的改变(例如,痛觉缺失、麻痹)为特征。
转换性障碍:
伴无力或麻痹
伴不自主运动(例如,震颤、肌张力障碍运动,肌阵挛、步态障碍)
伴吞咽症状
伴言语症状(例如,发声障碍、言语含糊不清)
伴癫痫样发作或抽搐
伴麻痹或感觉丧失
伴特殊的感觉症状(例如,视觉、嗅觉,或听力异常)
伴混合性症状
显然,赵露思所表现的症状更倾向于转换性障碍,这也与诊断书上具有一致性。
03
旁人的误解
关于分离转换性障碍的病因,现代医学观点倾向于其是一种心因性疾病。一般来说,患者多因一件事情的刺激而急性起病,有突发突止的情况。不管是精神上的迷失,还是躯体上的异常,他们的开始和结束都是十分突然的,就像电脑突然死机蓝屏,尽管背后大概率是过负的运行、堆积的灰尘、过高的温度,但这种故障往往呈现出一种快速、不受控、难以预测的状态。
就像电脑突然蓝屏,你可能会大骂一声“啊啊啊该死的电脑!”。人的突然犯病也往往会引起他人的无措和怀疑,尤其是这种症状在一段时间之后莫名其妙的恢复如初。即使看病,也不会找到实际可见的器质性的问题,这往往会引起许多令人头疼的疑问。
“这种症状莫名其妙地出来,又莫名其妙地结束,你确定这不是装病?”
“他就是想获得关注吧。”
模糊的病因,动态的症状,作为演员能够获得的巨大的二级获益,让很多人产生了误解和质疑。
看似装病的症状,却是分离转换性障碍的典型表现。
但是,分离转换性障碍的确是一种明确的心理疾病,是可以临床确诊的疾病。
尽管分离转换性障碍的确诊,对医生来说也是一项挑战。
04
医生的陷阱
有人称分离转换性障碍为“医生的陷阱”,因为其诊断实在是一个障碍重重,且需要排查的情况众多的过程。
关卡1:分离转换性障碍的患者可能会极力否认心理因素。
就如分离转换性障碍的定义一样,该疾病往往作用于“易感个体”,也就是说,具有某一类人格倾向的人会更容易患此种疾病。有研究发现,分离转换性障碍患者往往呈现出较高的认知闭合需要,主要表现为较高的神经质、精神质和掩饰性水平:情绪不稳定、甚至发生抑郁、焦虑;自我中心,倔强、固执,往往相信自己判断,对医疗决策草率决定。
就像赵露思在文章中描述的:
“2019年的时候出现抑郁情绪:“你别小题大做”"想开点什么都好了”我也觉得自己太矫情太敏感,没有重视自己心理问题”
“2023年肺炎肺气肿玫瑰糠疹荨麻疹盗汗惊醒神经性耳聋亲人去世和患癌的各种消息在短时间内接踵发生,但是事件大过于感受导致自己继续忽视”
“2024年才开始出现频繁干呕眩晕关节疼颈椎疼等等明显躯体化症状和过敏的加重,当时以为是吃了过敏靶向药正常副作用导致的”
“习惯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也没有跟任何人寻求帮助的习惯。”
患者自身对心理因素的否认和对问题的忽视,本身就会构成医生诊断的障碍。
关卡2:共病现象较多
赵露思给出的病例上还写了焦虑状态,这也是转换性障碍非常常见的情况。转换性障碍最常见的两个并发症就是抑郁症和焦虑症,这在医学上称之为共病现象。
有学者对土耳其的某个小城市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在628例女性转换性障碍中,达到终生患病者为306例(49%),其中67例(21.9%)共患有分离性除碍。大量的研究证明,存在很多分离性症状和转换症状共病的患者,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分离性障碍与其他疾病共病的发病率更高:78.9%有焦虑症,76.3%有躯体障碍,71.1%有情感障碍。其他常见的共病是抑郁症和边缘型人格障碍。
这种共病现象使得该疾病的诊断错综复杂,可能导致误诊为其他精神疾病或漏诊分离转换性障碍的情况。
关卡3 :鉴别诊断困难
分离转换性障碍由于存在着精神和躯体上的双重问题,在鉴别诊断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排除诸多其他疾病解释的可能。首先要排除的就是诸多症状相似的器质性疾病,如癫痫、神经系统等问题(反过来说,有时器质性疾病也被误诊为分离性障碍)。
接着就是要排除症状相似的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特别是双相Ⅱ型),抑郁障碍(特别是典型抑郁),癫痫,阿斯伯格综合症,边缘型人格障碍、躯体形式障碍等。
因此,诸多症状类似的疾病让医生误诊、漏诊的可能性大大提高,更需要医生进行仔细观察,慎重判断。
05
结语
关于这次的事情,诸多报道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如未经确认便将疾病认定为“抑郁症”,由于图片展示的前后差异而轻易认定其为“装病”等。事实上,哪怕是供以参考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也在书中非常明确地指明了审慎的“不诊断”的重要性。
患者的案例公式化(模式化)必须包括详细的临床病史和那些可能导致任一种精神障碍的社会、心理、生物因素的简要总结。因此,诊断精神障碍不能简单核对诊断标准中的症状。尽管对每个患者作基于诊断标准的系统性核查是更可靠的评估,但每一条诊断标准相对的重要性和效能及其对诊断的贡献仍需临床判断。
任何的盲目揣测和下结论都不会对疾病有实质性的帮助,如果无法提供专业帮助,起码要做到不伤害,不评判;而如果自己深受困扰,也请及时就医,不要寄过多希望于“它会自己康复”,也不要过于相信自己“没什么事,可能是因为XX原因”的判断。
“除了医生,谁都没资格去评判这个事件的严重与否,或者说,能否成为病因。”
参考文献
[1]王艳秋,吴丽丽,王慧平,等.分离转换性障碍患者认知闭合需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04):559-562.
[2]尚玉珊.两例被误诊为躯体疾病的分离性障碍病例报告[D].浙江大学,2015.
[3]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
作者简介:舸涵。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白岛岩心(ID:whiteisland_2017),由上海交大、复旦、哥大、纽大等全球高校心理/精神医学硕博、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注册心理师、Google资深工程师联合创立,聚焦以「高校学生」「青年教师」「职场新人」为核心的年轻群体,致力于将心理服务普惠化、大众化,让更多年轻人触手可及。
互动时间
你见过“分离转换性障碍”的患者吗,你有什么感受/见解与我们分享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