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预防自杀日 | 改变自杀叙事
作者:李希
来源:微信公众号:精神影像学(ID:gh_5fb5d504f62f)
自杀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影响着全世界各个年龄段的人。据美国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统计,在2022 年,自杀是10-14岁和25-34岁人群中的第二大死因。每年9月10日是世界预防自杀日,今年的主题是 “改变自杀叙事” (Changing the Narrative on Suicide),这是一个行动呼吁,邀请我们重新思考和重塑我们的自杀预防方法。
图源:kashmirreader.com
自杀一词不是指单一的行为,而是指包括自杀意念、自杀未遂及自杀死亡的一系列行为。自杀意念(suicide ideation)是指考虑或计划通过自杀结束自己生命的过程。自杀未遂(suicide attempt)指非致命性结果的自我伤害行为,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杀意图,其结果可能是受伤或没有受伤。自杀死亡则为采取了有意毁灭自我的行动,并导致了死亡。询问自杀意念通常是评估自杀风险的第一步(Klonsky et al., 2016)。自杀意念的出现,意味着个体有一定的自杀风险。自杀意念不一定导致自杀发生,但为识别和预防自杀相关行为提供了早期预警。
如何识别不同类型的自杀风险呢?
自杀的三阶段理论(The Three-Step Theory of Suicide,3ST)采用了 “从意念到行动” 的框架,借鉴了以往的研究和理论,提供了一个简明且可检验的自杀模型。3ST 的关键结构是痛苦和绝望、联系和自杀能力。
1.Step 1
自杀意念由痛苦和绝望感产生。
2.Step 2
当痛苦和绝望感超出你与生活的联结感,会发展为强烈的自杀意念;3ST 认为,一个人在经历痛苦和绝望并考虑自杀时,如果联结感仍然大于痛苦,那么他只会产生中度的意念(例如,“有时我想我死了会更好”)。然而,如果痛苦压倒了任何联结感,这种想法就会变得强烈(例如,“如果有机会,我会自杀”)。
3.Step 3
强烈的自杀意念向自杀尝试转变,关键点在于自杀能力的具备。对死亡的恐惧是一种强大的本能,即使有强烈的自杀意念,也极难尝试自杀;因此,只有当个人具备了克服这一障碍的能力时,才有可能尝试自杀。
自杀的三阶段模型(3ST)(Klonsky et al., 2016)
自杀行为的基本线索
自杀是一种复杂的健康相关事件,涉及一系列遗传、环境、心理和行为因素。精神障碍是自杀行为的重要风险因素。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约10亿人正在遭受精神障碍困扰,每40秒就有一人因自杀而失去生命。其中最常见的风险因素之一是抑郁障碍,特别是抑郁症或者处在抑郁期的双相障碍患者。抑郁症的常见症状(例如绝望感或无价值感)可直接导致自杀念头或行为。然而,重要的是,不是每个抑郁症患者都在考虑自杀,也不是每个死于自杀的人都患有抑郁症。
此外,其他精神障碍的患者,如物质滥用、精神分裂症、边缘性人格障碍、焦虑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均有可能会出现自杀行为。
自杀行为的干预
自杀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
心理治疗中最常见的是预防自杀的认知行为疗法。在该疗法中,自杀行为被视为一种有问题的应对行为,是主要的问题和治疗目标,而不是一种障碍的症状。治疗的重点是预防未来的自杀危机,旨在通过帮助人们改变对自动思维的反应,并通过取消负面思维-行为-情绪模式的联系来实现。辩证行为疗法是最常见的疗法之一,专注于提高抗压能力,识别并尝试改变消极思维模式,促进积极改变。它旨在帮助患者找到更合适的方式来应对压力(如,抵制自我毁灭的冲动)。
对于伴自杀风险的抑郁障碍患者,除对存在严重自杀风险者(如有明确自杀计划、近期有过自杀未遂行为)采取立即住院治疗外,在门诊采用选择性 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SSRI 类)抗抑郁药物治疗还是广泛应用且较为有效的方法。但该药物有可能会增加自杀风险。此外,奥氮平作为一种抗精神病药物,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抗自杀治疗。
物理治疗中电休克疗法(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ECT)治疗重度抑郁症和自杀性抑郁症仍然有效。ECT 和经颅磁刺激(rTMS)已被批准用于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可考虑用于重度难治性抑郁症、精神病性抑郁症或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这两种治疗形式也可能有助于降低自杀风险。
参考资料
https://www.cdc.gov/suicide/facts/index.html
https://www.who.int/zh/news-room/questions-and-answers/item/suicide
https://www.who.int/campaigns/world-suicide-prevention-day/world-suicide-prevention-day-2024
https://wonder.cdc.gov/mcd-icd10-expanded.html
Chesney, E., Goodwin, G. M., & Fazel, S. (2014). Risks of all-cause and suicide mortality in mental disorders: a meta-review. World psychiatry :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WPA), 13(2), 153–160. https://doi.org/10.1002/wps.20128
Klonsky, E. D., May, A. M., & Saffer, B. Y. (2016). Suicide, Suicide Attempts, and Suicidal Ideation. Annual review of clinical psychology, 12, 307–330. https://doi.org/10.1146/annurev-clinpsy-021815-093204
杜睿 & 江光荣.(2015).自杀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及研究展望.心理科学进展(08),1437-1452.
应梦婷, 江光荣,鲁婷 & 王磊.(2024).从自杀意念到自杀尝试:自杀行动转变的理论模型与风险因素.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02),314-322.doi:10.16128/j.cnki.1005-3611.2024.02.014.
作者简介:李希,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精神影像学(ID:gh_5fb5d504f62f),Psychoradiology is the first journal focusing on a growing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fields of psychiatry and radiology. Psychoradiology《精神影像学 (英文) 》是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牛津大学出版社合作出版,国际上第一本专注于精神影像学的英文学术期刊,涉及脑科学、精神病学、医学影像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等交叉学科领域。
原作者名: 李希
转载来源: 微信公众号:精神影像学(ID:gh_5fb5d504f62f)
转载原标题: 世界预防自杀日 | 改变自杀叙事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