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生”也犯罪?——隐秘的角落藏着不为人知的事!
作者:暖洋洋
编辑:8小时
美编:Zene
来源:微信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
在电影《伊甸湖》中,一对情侣为远离城市喧嚣,前往偏僻的伊甸湖度假,在这里他们与小镇的“熊孩子”们发生了冲突,这群“熊孩子”从最初的言语攻击,恶化到偷窃行为,最终进阶到残忍的肉体攻击,一步步走上了犯罪的路。
在电视剧《隐秘的角落》中,即使是公认的“三好学生”朱朝阳,也让自己最初偏向善良的底色,逐渐沾染上犯罪的“恶意”。
而艺术往往源于生活,现实中类似的案件层出不穷,青少年犯罪呈现出低龄化团体化的趋势[1],如何有效避免、降低青少年犯罪行为显得尤为重要,这是一个十分严肃又亟需解决的问题。
在思考如何降低青少年犯罪行为之前,我们先谈谈青少年犯罪的成因。
01
为什么青少年会犯罪?
人是复杂的个体,面对同样的困境,有的人选择堕落,有的人选择迎难而上。个体的选择不同,带来的结果也就不同,那么什么会影响个体去选择犯罪呢?
具体来说,青少年的犯罪动因主要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类:
//1.内因:基因和神经生物学因素
研究发现,遗传和生物学因素对于犯罪的影响不可忽视。
犯罪个体的皮质醇、唾液睾酮与普通人有所不同,他们在人格上具有“反社会性”[2-4]。此外,这部分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因而犯罪行为的发生率更高。
但是,尽管有人认为存在“天生的罪犯”,可更多情况下,犯罪行为的产生往往由于外界因素所导致。如果有反社会基因的个体在良好的成长环境中成长,他们可能并不会成为犯罪者。
//2.外因:环境
1. 家庭环境
有研究发现,家庭环境与青少年犯罪紧密关联[5]。父母离异、家庭破裂容易使青少年产生自卑、被遗弃感、怨恨等消极情绪,且常常因缺乏父母管束而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
说回朱朝阳,他长期缺乏父母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永远是在“还不够好”的阴霾中长大,缺乏与家庭的情感联结,情感需求不能在家庭中得到满足,因此与他经历相似的孩子往往更容易实施越轨行为。
2. 同伴影响
处于青春期的个体在心理上渴望被认同,而部分学业落后的青少年,正是因为难以得到认同,常常体验到挫败等负面情绪,因而希望通过各种方式证明自我,如加入社会小团体,渴望在团体中得到情感上的支持[6]。与此同时,他们更易受到团体中非主流的价值体系与行为方式的负面影响,造成群体极化(在决策中往往表现出一种极端化倾向,或转向冒险一极,或转向保守一极),实施越轨行为。正如《伊甸湖》中青少年以群体形式相互怂恿“做坏事”,最终逐渐极端化到实施犯罪行为,酿成惨剧。
3. 社会环境
个体周围的环境对其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影视媒体中的暴力画面、含有不当内容的书籍,极有可能诱导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形成错误的价值观[7],模仿暴力行为,走向犯罪之路。此外,在司法观念薄弱的地区,社区氛围较混乱,青少年可能并未深层次了解违法犯罪的后果,因而更有可能犯罪。
例如,一些大人即使面对犯下恶果的青少年,仍然辩解“他们只是孩子”,这样的开脱并不能让其意识到行为不当,反而助长其形成薄弱的司法观念,更有可能不计后果地产生犯罪行为。
可以看出,相较于不可控的“先天性”犯罪因素,从后天环境去预防青少年犯罪更行之有效。毕竟人是社会化的个体,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倘使改善“社会关系”,个体的行为是否会有所改变呢?
社会联结理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02
从“联结”视角看青少年犯罪
社会联结理论[8]认为,每个人都有犯罪的本能和倾向,而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建立起的社会联结能够防止一个人犯罪。
赫希认为,如果青少年在依恋、承诺、参与、信念四个层面的社会联结较为薄弱,就更容易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依恋是指个人对父母和学校在情感上的依恋,感情上的依恋越强烈,个体越不可能走向犯罪。有研究发现,和父母关系更好的人更善良,更有可能实施助人行为[9]。
承诺是指个人对传统的生活目标的追求。如果个人渴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他人的认可,那么他就不会冒着损害自己前途的危险去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参与是指对传统社会活动的参加。如果一个人投入在学习、运动等传统活动中,那么他就鲜有时间去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对生活抱有期待与热情,并与他人建立紧密联结的人往往会获得群体的归属感,因而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和实施犯罪。
信念指个人对社会道德和法律等规范的尊重,一个人如果能够接受和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或法制观念,那么他从事越轨行为的概率会大大降低。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认为,在后习俗道德发展阶段,儿童会力求对道德价值和原则做出自己的解释,更多地考虑道德的本质[10]。如果个体认可社会规范,那么他就能好好遵守道德规范,约束自身行为,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综上所述,社会联结理论认为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个人与社会之间会建立起不同强度的社会联结,这些社会联结是阻止个体犯罪的主要原因,而当社会联结缺位时,人就容易从事违法犯罪行为。
03
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犯罪的青少年往往存在一些共性:与父母的情感联结较弱、学业挫败、从众成为社会小团体的一员......简单来说,他们缺乏与社会的联结!
按照联结理论的观点,如果增强个体与社会的联结,青少年的犯罪行为就能减少。
这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以增强青少年的“依恋”“承诺”“参与”“信念”,有效预防个人实施违反社会准则的行为:
学校层面:
1、加强情感教育的深度,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学生与学校的情感联结。
2、推进多元的评价体系。单一的成绩评价系统易激发部分学生的学业挫败感,引发厌学情绪,而青少年一旦脱离学校体系,在社会上更容易实施越轨行为。因此,学校老师可采用多种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发光点,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
家庭层面:
1、学生的心理健康根基在家庭。父母需要意识到孩子在青春期的心理变化,重视对孩子的教育。青春期是一个特殊的阶段,被称为“狂风骤雨”时期,个体在这个阶段自我意识增强,再次出现自我中心化,会非常关注自我。
2、父母需要关心孩子的情感需求,尽可能满足孩子归属与爱的需要。
3、采取恰当的沟通方式与孩子交流,争吵打骂等不恰当的方式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脱离家庭,拒绝沟通,而未被满足的情感需求易导致孩子与家庭的依恋逐步减弱,成为情感冷漠的个体。
社会层面:
1、引导社会成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借助影视、报纸等媒体宣扬道德法律、正向价值观,让青少年在耳濡目染中正向成长,增强社会规范意识[11]。
2、完善人才培养政策,鼓励未成年人通过多层次的培养途径,找到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道路,落实“条条道路通罗马”的观念,增强青少年与社会的联结。
3、完善司法政策。很多青少年往往因为自己“未成年”的标签而肆无忌惮,因此在政策制度上,需加强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严重程度、年龄限制等界定。
04
结语
借用罗翔老师的一句话——“每个人的内心也许都存在隐秘的角落,人心隐藏着整个世界的败坏,我们要努力遏制内心的幽暗”。
如何遏制?社会联结似乎就是这样一股力量,它让人与人之间形成联系,散发柔和温暖的光芒,从而抚平人心的褶皱。
学堂君
相信读者朋友们或多或少都看过一些未成年人违法甚至犯罪的新闻,有时候,他们违法犯罪年龄之小、牵涉案件的重大程度,令人瞠目结舌。因此,网络上有不少降低甚至取消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呼声,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这样做真的有效吗?如果有效,降低至多少岁更合适?还是直接取消,对未成年人和成年人一视同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