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社会实验室丨“更冷漠的他人,更险恶的世界”: 孤独感影响人际觉知、人际行为以及阴谋世界观
作者:周正
插图:周正
编辑:欧阳露雪
排版:欧阳露雪
来源:微信公众号:亲社会实验室(ID:Prosocial_Lab)
Coco有话说
在日常生活中,感到孤独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但感到孤独并不意味着个体就是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他们依旧不可避免地生活在亲近关系(好友、家人、恋人)和整个社会之中。那么,孤独感会如何影响个体对于亲近他人的评价和回应,又会怎样影响个体对于社会的认知呢?今天分享的两篇文献就探讨了这些问题。
“从本质上讲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亚里士多德
在互联网上曾经广泛流传过一个“国际十级孤独等级表”,其中划分了从“一个人逛超市”到“一个人做手术”等十种不同等级的“孤独行为”。
尽管这一表格对孤独划分的准确性有待商榷,但从这一现象中我们不难察觉到孤独这一感受的普遍性。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经常会听到有人说他感到很孤独,同时在互联网上关于孤独的话题络绎不绝。那么,究竟什么是孤独感,它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
在心理学中,孤独感通常被认为是由于个体对人际关系数量或者质量不满而导致的一种不愉快甚至痛苦的状态。与孤独常常伴随出现的关键词是抑郁和焦虑。
而在进化心理学(The Evolutionary Model of Loneliness)的视角中,孤独感则更多被看作是一种来自机体的进化健康信号:当一个人周围有益的关系较少,而需要付出昂贵代价的关系较多时,他就可能会感受到孤独——这种信号会提醒个体正身处于一种相对不健康的社交关系网络中。
这种信号可能会督促人们去修复已有社交关系和建立新的社会关系。但同时这种信号也可能会反映出人们周围相对恶劣的社交环境,引发个体对社会威胁的高度警惕,进而导致消极的社会觉知,表现出社交回避或退缩的倾向。
但是孤独不代表孤身。即便是时常感到孤独的人也可能有着稳定的亲近关系(好友,家人,恋人)。那么,孤独的人在亲近关系中表现如何,他们会如何评价亲近他人的行为,又会如何做出回应?
Lemay等人(2024)近期发表在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上的一项研究探究了这个问题。通过3项递进的子研究,发现孤独的人会更少感受到来自亲近他人的关心和关注,而这种更为消极的人际觉知会影响他们对关系的投入以及支持行为,降低亲近关系的质量。
研究1招募了255名大学生被试,并让他们每人提名三个亲近他人(朋友,家人或恋人),被试报告自身的孤独感、感知亲近他人的关心和关注、感知到的关系质量;亲近他人报告其对被试实际的关心和关注。
研究1的结果发现,孤独感较高的被试会感知到更少的亲近他人的关注和关心,但并不影响他人实际付出的关注和关心(即亲近他人报告的对被试的关注和关心)。另外,孤独感较高的被试会因为低估关注和关心而对关系感到更加不满。
研究2在研究1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孤独感如何影响日常生活中的亲密关系。通过招募236对恋爱关系在1年以上的恋人,并让他们提名四位共同好友,研究者从恋人彼此之间、朋友看待恋人双方、以及朋友之间等不同的视角进行了探究。
结果发现,无论在基线问卷还是日常报告中,孤独感较高的被试都会感知到更少的来自恋人的关注和关心,但并不影响其恋人自身报告的关注和关心(即恋人认为自己对被试的关注和关心)(图1)。另外,孤独感较高的被试会因为低估恋人的关注和关心而对关系感到更加不满,对关系更少投入和支持(表1)。
研究3在研究1和2的基础上进一步添加了行为指标,235对恋人作为被试被邀请到了实验室中。每个被试先后挑选一个不包含恋人的人生目标并与恋人交谈7min。研究者们对交谈过程录像并进行编码,记录恋人的响应支持行为。同时被试也会评价感知到的恋人响应支持行为。研究3结果与研究1和2的结果基本一致,孤独感会降低被试感知到的关注和关心,孤独感高的个体也会低估恋人在互动中的支持行为。另外结果还表明,孤独感对恋人关心的消极感知可能是长期的。
图1 孤独感对感知/实际关注和关心的影响
表1 孤独感通过降低感知关注和关心削弱关系质量、减少积极互动
综合这三个子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孤独感确实会导致个体在亲密关系中更消极的认知。感到孤独的个体,尽管身处一段长期稳定的恋爱关系中,仍然会低估恋人的关注和关心,进而会导致他们对关系的不满,以及对关系更少的投入。
这种消极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危险管理理论来解释。孤独的个体通常是对威胁高度警惕的,他们会更倾向于自我保护优先。在这种自我保护的动机下,他们可能会主观地“贬损”亲近他人来为避免自己因为过于信任他人而受到更大的伤害。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孤独的个体并非不能感受到他人的关注和关心,三项子研究都发现,亲近他人实际报告的关注和关心会预测个体感知到的关注和关心。这就意味着孤独的人可以感知到亲近他人的关爱,但其感受到的关爱可能总是会比对方所想要传达的更少一点。从这个角度来看,孤独的人可能需要更多的来自亲近他人的关注和关心,来填补其消极的感知所损耗的部分。
综合这篇文章的研究结果来看,孤独感作为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尽管在进化的角度上有其适应性的价值,但就实际生活而言对个体更多带来的是损害。过往大量的研究发现长期孤独可能会带来许多消极的后果,如更差的认知能力、更低的身体健康水平以及更高的死亡率。
而近期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的一篇文章则发现,长期的孤独可能会导致个体更加相信阴谋世界观,即人们倾向于认定重大事件背后有不可告人的阴谋诡计。Bierwiaczonek等人(2024)通过对2215名挪威青少年长达30年的追踪数据(T1, 1992年,12-20岁)进行分析发现,孤独感的初始水平以及发展速度,都预测了三十年后(即中年时期)个体的阴谋世界观(图2)。
图2 孤独感的发展轨迹预测阴谋世界观
对于这一结果,作者认为可以从孤独者的特征以及阴谋思维的功能进行解释。阴谋思维作为一种并不科学的认知方式,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得益其适应性的功能——自我保护。相信阴谋思维的个体可以通过贬损周围的世界来维持个体自身的尊严(例如,“并不是我很失败,而是我受到了阴谋的迫害”)。这种自我保护的功能对于长期孤独的个体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它为孤独者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自我防护的机会,并且可以通过贬损他人来处理自身所要面对的负面情绪(例如,孤独的人可以说“并不是我不合群,而是只有我看透了这个世界的本质”)。通过阴谋世界观,长期孤独的个体可以为自己的处境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以此来维持自我。
然而尽管阴谋思维有着适应性的价值,其本身依然是一种不科学的认知模式,对于个体自身以及整个社会而言都会带来许多恶劣的后果。尤其对于孤独的个体而言,由于其缺乏社会互动并且对社会关系不信任,一但习惯了这种思维模式往往难以得到矫正,容易走上极端。因此,对于长期孤独的个体而言,应当寻找办法摆脱困境,也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摆脱困境,以便避免学习和适应错误的认知方式。
本期推文介绍的两篇文章从不同的视角揭示了孤独感对于个体认知模式的消极影响,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孤独的人可能会如何去感受他人和世界。
但是正如开篇所提到的那样,孤独感是一种常见的情绪,例如在Lemay等人的研究1中被试的孤独感平均水平在2.5左右(最大值5),这代表每个人可能都无法完全避免孤独感的侵扰,而从进化的角度来看,短暂的孤独不一定是坏事,它可能会激励我们去修复和建立新的关系,构建更好的社会关系网络。
所以我们也大可不必为偶尔出现的孤独而感到困扰,而是应当以更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和应对它。同时,我们每一个人也应当更加关心身边亲近的他人,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避免他们陷入长期的孤独之中。
最后,祝愿每一位读到这里的你都可以不被孤独所困扰,就把它当作是偶尔的阴雨,只要你愿意为自己撑起一把伞,晴天总会到来。
文献来源:
Lemay Jr, E. P., Cutri, J., & Teneva, N. (2024). How loneliness undermines close relationships and persists over time: The role of perceived regard and ca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https://dx.doi.org/10.1037/pspi0000451
Bierwiaczonek, K., Fluit, S., von Soest, T., Hornsey, M. J., & Kunst, J. R. (2024). Loneliness trajectories over three decades are associated with conspiracist worldviews in midlife. Nature Communications, 15(1), Article 3629
作者简介:周正,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亲社会实验室(ID:Prosocial_Lab),本公众号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寇彧教授实验室主办。在这里,我们将分享实验室最新研究成果,推介相关心理学前沿文献,普及相关心理学知识。
原作者名: 周正
转载来源: 微信公众号:亲社会实验室(ID:Prosocial_Lab)
转载原标题: 亲社会实验室丨“更冷漠的他人,更险恶的世界”: 孤独感影响人际觉知、人际行为以及阴谋世界观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