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别人对自己有敌意,你可能是在玩“敌意的想象游戏”
作者:晓萍萍萍
来源:微信公众号: 晓萍萍萍(ID:HXP1990424)
他什么意思?为什么不回答我,是不是对我有意见?
一些人在关系中与人交往时,会特别敏感,而这份敏感却不是在自责自己怠慢了对方,而是总觉得别人对自己有敌意。
如,会觉得别人是在瞧不起自己,当有了这种感知之后,心中就会升起暴怒,恨不得马上给对方点教训,让他知道自己一点也不好惹。
当然这整个过程都发生在他的内心,对方并没有注意到他生气了,但是自己却觉得对方感受到了自己的愤怒,因此会想要去报复自己。
于是,带着这种敌意的感知,人际关系就会变得特别糟糕。
因为一旦有了这份猜想,就会不自觉地沉溺于这种敌意的想象游戏之中,而且还会对此坚信不疑。
这是为什么?
武志红老师在《深度关系》这本书中聊到,沉溺于“敌意的想象游戏”的人,心中会衍生出“敌意想象五部曲。”
01
什么是敌意想象五部曲?
第一步是由全能自恋导致的控制欲。
第二步是全能自恋瓦解后产生的全能暴怒。
这两步的心理历程是这样:
当我发起一个意愿时,我的这个意愿必须获得回应,而如果没有获得自己想要的回应,我就会非常愤怒,那么我就会想要去攻击你,但在攻击你时,你也必定会还击我。
当有了这样的感知之后,就会发现对方的种种行为都是在回击自己。
因此,虽然是自己先发出的愤怒,但却会觉得自己是个受害者,于是就会觉得外界是在故意针对自己,从而导致自己变得更加愤怒。
而且这两步只是敌意想象的开始,接下来的第三步和第四步才更加关键。
02
会将内在想象等同于外在现实
前面说到,当全能自恋被破坏后,就会产生暴怒情绪,但这份暴怒只是发生在自己的心里,对方其实并没有注意到,但自己却会认为这个心理过程,对方是知道的。
因此,接下来看对方的感觉就会变了,对方可能只是和别人很平常的在聊天,但在自己的眼中,却会认为他是在说自己的坏话。
于是,随着自己内在想象的不断地添油加醋,就会投射出对对方敌意。
如,看他就烦,故意疏远,无缘无故说话时夹枪带炮,而当一个人在心里讨厌一个人时,即使没有直接表现出来,对方还是会感觉到,于是,就会疏远自己。
而这时一个陷入“敌意想象游戏”的人,就会更加确信这个过程是真实的。
但真相却是,是自己再把这个内在想象的过程,当成了外在真实发生的事情,对方也并没有故意针对自己,就只是一个误会而已。
那么,为什么一个人会把内在想象等同于外在现实?
这是因为,有敌意想象五部曲的人,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住进其他人。
03
心中只住着自己
当一个人的心中没有住下别人,只有自己时,他的内心想象就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
武志红老师在《深度关系》中说,心中只住着自己的人,会将世界划分成两个部分:
他能控制的部分,就是善意的;而自己不能控制的部分,就是敌意 。
因此,敌意想象五部曲的第一步和第二步就由此诞生,当想要去在关系中控制别人时,不可避免的就会失败,而一旦控制失败了,就会认为外界是有敌意的,就会陷入恐慌与愤怒。
而这些心理过程,都源自于心中只住着自己,所以不会换位思考,不能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会认为对自己有利的就是好的,对自己无利的就是坏的。
而想要改变,就需要第三步让心中住下一个人,明白这个世界并不是可控的,也并不全都是恶意的,二元对立,黑白分明的。
它就会存在不可控的部分,但也不会全都是恶意的,而是善意大于恶意的,这就不会出现在自己控制失败后陷入暴怒,也就不会在因为自己愤怒了,而认为别人也会愤怒。
但这需要时间,可能会在好的关系中获得改变,也可以通过长时间的心理咨询。
04
第四步发现自己的想象和投射
除了让心中住下一个人,想要破除“敌意想要游戏”,还要明白是自己的敌意唤起了外界的敌意。
简单来说就是,你要意识到一切外在敌意的感知,其实都是再拿自己的想象投射到外部世界,但其实现实世界并没有如此。
很多时候,当一个人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回应时,是会在心中升起敌意和想象,会在脑海里编织出并没有实际发生的事情,而且这些心路历程也就只有自己知道,对方其实是一无所知。
而想要打破这些敌意的想象,其实也并不难,只需要和对方不含敌意的沟通和验证。
当你能把自己的担忧和顾虑和对方坦诚地聊出来,这时就会发现,问题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糟糕,对方其实并不是对自己不满,只是有点小误会而已。
如果一个人能够勇敢地迈出这一步,让现实世界来验证,那么,随着每一次的具体且不含敌意的沟通,对方的善意也可以住在自己的心中。
这时原本那些根深蒂固的敌意想象的逻辑,就会逐渐松动,一点点改变。
05
好的关系具有“去毒化”的能力
这个过程也是在“去毒化”。
好的父母就具有去毒化的能力,全能自恋心理在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只是程度不同,程度轻的,是源自于童年时期,父母给予孩子提供了好的抱持性环境,抱持住了孩子的各种全能自恋的攻击性。
当孩子攻击父母时,父母既没有报复自己,而且也没有被伤害到,还稳稳地站在那里,反而喜欢他的活力,当孩子感受到这种善意的反馈时,最初的敌意想象在这个过程就会被净化。
反过来,这份去毒化的过程,没有发生在比较成熟父母和孩子之间,父母和孩子都被全能自恋裹挟着,就会出现敌意唤起敌意,变成增毒的过程。
当一个孩子在缺乏抱持感的环境长大后,身边总是充斥着打压,被攻击,被报复,他的敌意想象也会越来越多。
武志红老师在书中写到,最终会出现两种极端结果:
第一种,是敌意太重克制不住,最终成长为一个脾气暴躁的人,到处攻击人。
第二种,是会不断压抑自己的愤怒,会把愤怒视为“毒”,但过度的压抑,也会导致一个人失去活力。
所以,一个人如果有严重的敌意想象游戏,其实也是内心挤压了太多愤怒,太多“毒”。
想要摆脱敌意想象游戏,就要学会“去毒”,学会大胆地去和人沟通,把内心里积压的谜团摊在阳光下,一点点解开。
但这时选择沟通的对象也很重要,就如成熟和不够成熟的父母对待孩子一样,一个足够善意,真诚且温暖的人,是会给你带来更多的善意。
但如果对方和自己同样脆弱,有着一样敌意想象的人,你们的沟通也很可能创造出敌意来。
06
坦然地表达敌意也很重要
除了去和对方沟通,澄清你内心的敌意。
坦然地表达自己的敌意也很重要,因为有敌意想象游戏习惯的人,都是过度压抑自己的愤怒导致的。
而能够在觉知的自己的愤怒之后,坦荡地表达出去,也就不会出现积累愤怒,变成“毒”。
而且好的关系,也并不会因为几次生气就破坏掉,相反,当关系中的积怒都被有效地释放后,关系还会变得越发融洽没有隔阂。
记得点个「在看」,愿我们都能看懂敌意的想象游戏,不在内耗自己,破坏关系。
作者简介:晓萍萍萍,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晓萍萍萍(ID:HXP1990424),一起探索思维与心灵的成长,陪你终身学习♡
原作者名: 晓萍萍萍
转载来源: 微信公众号: 晓萍萍萍(ID:HXP1990424)
转载原标题: 总觉得别人对自己有敌意,你可能是在玩“敌意的想象游戏”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