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会期待你帮助他们吗?
作者:戈思文
策划:蔺秀云
编辑:周兆霆
排版:孙艺宁
来源:微信公众号:婚姻家庭研究与咨询中心(ID:familybnu)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家长或多或少都做过类似的事情:孩子有问题来问家长,家长觉得孩子的问题太过简单,并且本着“锻炼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心态,家长往往不会直接回应孩子的需要,给予孩子帮助。
大多数时候,孩子只经过一两次试探就会乖乖“自立更生”,之后也不会再在更多的问题上求助父母。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心理学家通过“支持提供预期”这一概念回答了这一问题。
01
什么是儿童支持提供预期
孩子是怎么知道家长愿不愿意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的呢?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会在求助前推测父母有多大可能愿意帮助他们,并根据这种推测调整自己对获得帮助的期待;这种期待被称为“支持提供预期” (贾成龙 等, 2023)。
支持提供预期属于儿童和依恋对象互动时对他们相关行为和心理状态的依恋预期的一个类别;除了依恋对象愿不愿意帮助孩子,依恋预期还包括对“依恋者是否接受帮助”和“帮助是否有效”的预期 (Johnson et al., 2010; Posada & Waters, 2018)。支持提供预期是依恋预期的基础, 也是相关研究关注的核心。
什么样的孩子会期待父母的帮助与支持呢?
依恋理论表明,不同依恋风格的孩子、对父母的支持提供预期存在差异;安全型依恋的儿童会更恰当地评估任务难度,并适时选择求助:而其余依恋类型的儿童往往会错误估计任务难度、或是默认父母不愿意帮助他们,因而不去求助 (Bosmans et al., 2013)。
差异在依恋模式初步形成的婴儿期就会表现出来:实验室研究表明,当一个建立了安全型依恋的孩子看到父母没有对孩子的求助进行反应时,他们会表现得很惊讶,并注视这对亲子更长时间 (Johnson et al., 2007)。
02
儿童支持提供预期的形成:依恋类型
现有研究发现,支持提供预期是不同依恋类型的抚养者与孩子相处互动的产物;抚养者行为的差异才是影响儿童支持预期形成的关键要素。
孩子向父母发出求助信号后,家长能否及时捕捉到信号、做出合理解释、提供有效行为决定了孩子在下一次面临问题时是否选择向父母求助 (Ainsworth et al., 1978)。
经过观察发现:
★ 安全型依恋儿童的家长通常可以敏锐地回应孩子需求,保持依恋对象的“可获得性”,例如在孩子表现出期待时拥抱或牵手,表现良好时主动鼓励和赞美,受委屈后及时给予安慰和关心。
★ 回避型依恋儿童的家长会经常拒绝儿童依赖,对孩子的情绪和身体接触表现出厌恶,甚至在感知到求助信号时表现出退缩 (Grossman & Grossman, 1991)。
★ 矛盾型依恋儿童的家长行为模式缺乏规律,对孩子发出的依赖信号不敏感、经常作出错误或不适当的反馈。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家长和孩子的沟通质量比数量要重要!面对学龄前后的孩子,家长不应只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应注重安慰孩子和表达支持。长期缺乏情感满足可能导致孩子不再求助父母,甚至引发家庭矛盾。家长需敏锐察觉孩子的需求,结合情境给予身体或心理的支持,以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
03
儿童支持提供预期的保护因素:父母支持
由于孩子的情感需求会随着成长与情境变化,他们也会调整对家长的支持提供预期。
研究证明,虽然依恋关系形成于婴幼儿期,但是儿童与家长的关系模式却是可以后天塑造的: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在青少年期若缺乏父母关爱,相处可能变得不健康;而早期被忽视的孩子若在成长阶段得到充分关照,其与家长的关联会比始终被忽视的孩子更好。
为什么家长满足需求对儿童发展如此重要?
进化心理学研究发现:面对压力或威胁性的生命事件,个人通常会寻找重要的他人以获得保证、帮助和支持。亲密依恋对象的支持可以帮助个人有效应对压力并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在个人无法独自应对困难或威胁的早期,父母的帮助是孩子管理压力的重要资源;他们的反应能力塑造了孩子对人际互动和压力应对策略的期望。
从长远考虑,这些孩子会比同龄人表现出更高水平的自尊,情绪更加健康和积极主动,容易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他们也具有更好的心理韧性,降低了患各种心理疾病的可能性 (Elicker et al., 1992; Sroufe, 1983; Weinfeld et al., 1999)。
04
儿童支持提供预期的其它影响因素
曾经是否得到过帮助
Bosmans等人 (2019)探讨了照料者帮助行为的有效性对孩子信任和寻求帮助行为的影响;他们发现,由于能力有限,是否选择信任他人、信任的对象能否持续给予有效帮助往往会直接影响到事件结果,孩子往往会选择信任以前获得过帮助的照料者的支持 (Jia et al., 2023)。
情境中的压力水平
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都证明:情境会对儿童的支持提供预期产生影响。
接纳承诺疗法补充了先前的依恋理论:孩子感知到的压力不仅取决于应对资源的有效程度和“可获得性”的评估,还取决于当前环境的压力水平。感知到的压力会决定依恋系统的激活程度,进而会改变孩子对照料者提供帮助的判断。
这意味着,儿童对照料者的支持提供预期可能同时受到照料者的反应能力和情境压力水平的影响 (Bond, 2004; Coan & Sbarra, 2015; Lazarus & Folkman, 1984)。Jia 等人 (2023)在实验室中证明,当情境的压力水平相对较小(例如短暂和家长分离),儿童对家长的支持提供预期会优先依赖先前经验;如果先前家长的帮助行为和帮助意愿较低,则他们不会表现出过多期待。
但是,孩子能够意识到自己单独应对威胁的能力很弱,因此在面临危险情况时,依恋系统会被直接激活,促使孩子寻求照料者的支持。
也就是说,儿童在高压情境下,如遇到危险陌生人时,更易展现依恋本能,选择照料者或类似对象作为避风港。即使过去反应模式不符预期,儿童在察觉危险时仍会优先求助身边成人以脱险,不论其过去是否提供过有效帮助。因此,即使孩子与家长关系不紧密,家长也无需过度焦虑或限制孩子自由探索。在关键时刻,孩子会根据自己的策略权衡应对。
05
如何帮助儿童形成乐观的支持预期
根据上文,我们不难得出如下结论:
► 在孩子的生命早期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从家长的角度考虑,孩子在面临困难时的选择是一次自我反省的机会:如果孩子不愿意依赖父母,会不会是家长曾经让他们的期待反复落空过?如果真是如此,或许当面和孩子开诚布公地表达“爸爸妈妈愿意在遇到困难时帮忙,希望你可以信任我们”,能够及时改变原本的情况。
► 即便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也要及时关注儿童的需求。这样可以避免让他们形成“父母不会帮助自己”的低预期,引发不良后果。同时,如果对孩子的需求没有头绪,可以多观察、多问问孩子的想法;他们能从这种询问中感觉到尊重和爱。
► 家长应尽早觉察孩子是否存在低支持预期,明确表达支持。考察各年龄段孩子发现,儿童对反应不足的照料者的支持预期会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因此如果想要纠正孩子对自己的期望,最好尽早注意并改变他们已形成的低支持预期,通过语言和行为直接告诉他们:“无论什么时候,爸爸妈妈都是你最坚强的后盾”。
► 持续关注孩子状态,延续健康良好的依恋关系。对那些目前处于安全依恋、形成稳定支持提供预期水平的孩子,家长们也不应当放松警惕。先前研究者发现,相比长时间不被帮助的孩子,形成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对家长偶尔没有提供帮助的行为更加敏锐。越是依恋状态稳定,孩子越会对缺乏帮助表现出更大的惊讶,因而期望降低越明显。也就是说,和孩子的健康关系需要持续的维护关注才能保持稳定。
参考文献
巴彤, 李斌彬, 施以德. (2014). 心理治疗中的依恋 = Attachment in psychotherapy 从养育到治愈, 从理论到实践.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贾成龙, 吴婷, 孙莉, 秦金亮. (2023). 依恋对象回应方式对不同依恋类型幼儿支持提供预期修正的影响. 心理学报, 55(3), 455–468.
Ainsworth, M. D. S.(1963). The development of infant-mother interaction among the Ganda. In B. M.Foss(Ed.). Determinants of infant behavior (Vol. 2, pp.67-112).New York: Wiley.
Ainsworth, M. D. S., Blehar, M. C., Waters, E., & Wall, S. (1978). Patterns of attachment: 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the strange situation. Erlbaum.
Bond, F. W. (2004). ACT for stress. In S. C. Hayes, & K. D. Strosahl (Eds.). A practical guide to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pp. 275–293). Springer.
Bosmans, G., Bakermans-Kranenburg, M. J., Vervliet, B., Verhees, M. W. F.T., & van IJzendoorn, M. H. (2020). A learning theory of attachment: Unraveling the black box of attachment development. 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 113, 287–298.
Bosmans, G., Koster, E. H. W., Vandevivere, E., Braet, C., & de Raedt, R. (2013). Young adolescent’s confidence in maternal support: Attentional bias moderates the link between attachment-related expectations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37(4), 829–839.
Bowlby, J.(1982).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1. Attachment. London: Hogarth Press and the Institute of Psycho-Analysi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69)
Bowlby, J.(1988). A secure base: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attachment theory. London:Routledge.
Coan, J. A., & Sbarra, D. A. (2015). Social baseline theory: The social regulation of risk and effort.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ology, 1, 87–91.
Elicker,J., Englund, M.,& Sroufe,L.A.(1992). Predicting peer competence and peer relationships in childhood from early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In R. Parke & G. Ladd(Eds.), Family-peer relationships: Modes of linkage (pp. 77-106). Hillsdale,NJ:Erlbaum.
Grossmann, K., & Grossmann, K.E. (1991). Newborn behavior, early parenting quality and later toddler-parent relationships in a group of German infants. In J. K. Nugent, B. M.Lester,& T.B. Brazelton(Eds.), The cultural content of infancy (Vol.2,pp.3- 38). Norwood, NJ:Ablex.
Jia, C., Zhou, T., Shen, Y., Mahajan, N., & Qin, J. (2023). The Effects of Caregivers’ Responsiveness and Situational Stress Levels on Children’s Expectations of Caregivers’ Support-Giving Behavior and Willingnes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59(9), 1727–1737.
Johnson, S. C., Dweck, C. S., & Chen, F. S. (2007). Evidence for infants' internal working models of attachment. Psychological Science, 18(6), 501–502.
Johnson, S. C., Dweck, C. S., Chen, F. S., Stern, H. L., Ok, S. J., & Barth, M.(2010). At the intersection of social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Internalworking models of attachment in infancy. Cognitive Science, 34(5),807–825.
Lazarus, R. S., & Folkman, S. (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Springer.
Mahler, M.S., Pine,F,& Bergman, A.(1975). The psychological birth of the human infant: Symbicsis and individuation. New York: Basic B
Posada, G., & Waters, H. S. (2018). I. Introduction: The co-construction of mother-child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in early childhood. 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83(4), 7–21.
Sroufe,L.A.(1983).Infant-caregiver attachment and patterns of adaptation in preschool:The roots of maladaptation and competence. In M.Perlmutter(Ed.), Minnesota Symposium in Child Psychology (Vol. 16, pp.41-83). Hillsdale,NJ: Er
Weinfield, N.S., Sroufe, L.A., Egeland, B.,& Carlson, E.A.(1999). The nature of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infant-caregiver attachment. In J. Cassidy & P. R. Shaver (Eds.). Handbook of attachment: Theory,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pp.68-88).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作者简介:戈思文,愿家庭幸福和谐。北师大家庭与儿童发展实验室,我们隶属于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专注于中国婚姻与家庭研究,致力于将实用有趣的学术成果分享给大家。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婚姻家庭研究与咨询中心(ID:familybnu)。
原作者名: 戈思文
转载来源: 微信公众号:婚姻家庭研究与咨询中心(ID:familybnu)。
转载原标题: 孩子会期待你帮助他们吗?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