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比优秀更重要
这个标题是知名教育家和校长李镇西的书。这本书的名字就是《幸福比优秀更重要》。这本书读的酣畅淋漓。把我从一届届老师那习得的形而上,正向积极的内容(比如“假大空”,理想,人与人的惺惺相惜,坚持,宽容,童心甚至是“政治手腕”)能很好的和日常生活串在一起,让我相信生活中真真实实存在这样的人和事,我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存在。
幸福比优秀更重要。作者这个观点是在教师群体中论述的,他认为优秀老师是有限的,而且往往和机遇甚至人际关系有关,但幸福的教师千千万万。我想把这个论点放在每一个人身上,对一个普通人来说,幸福比优秀更重要!
因为优秀与否是别人的评价,很多人努力半辈子甚至一辈子都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标准,而没有问过自己的内心是否愿意;相反,幸福与否是自己的感觉,源于自己的心态,去做自己认为自己优秀的事,经过时间的发酵,也许会拥有心灵的自由和行动的潇洒。
李老师书中分享了几个观点,我觉得很有意思也深有体会分享给大家。
1. 科研的乐趣
很多人说自己不想搞科研所以不想考研,不想走学术道路,其实广义上看,我们每个人都在做自己的科研,或者以科研的心态去工作,生活。
这种科研的心态是什么呢?我觉得是把工作、生活当中的难题当做课题持续去关注,搜集资料,学习,突破一个一个小难点。目标不是发表文章,而是通过解决难题获得的成就感,成长感,当然你也可以写一篇文章来记录自己的成长。比如我为什么那么容易上火?上火究竟指的是什么,有什么方式可以减少上火么?可以拿自己做实验看看哪种方式更有效一些。
这么看来,人生中各种各样的难题肯定是会遇到,如果当做研究的心态去生活会不会更好一点呢?
2. 后进生的特点就是反反复复,读到这的时候就想起来了我娃,虽然后进生倒不至于,毕竟刚上幼儿园,但是我觉得这个信念很好,把娃当做一个后进生来养,后进生总会犯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的错误,同一个错误反反复复好几遍(这不就是我娃嘛!),有了后进生的心态,就会觉得这一切真的是太正常啦,相信他不会一下子变好,需要我反反复复,耐心澄清,引导,做出示范,期望调低,感觉整个人都舒畅啦!
3. 关于诗歌。我对诗歌一直没什么特别的感受,李老师在这本书里有一段和流沙河老师关于公开课怎么上的交流,有一段话让我有把诗歌好好读起来的想法。“诗不是要人们明白道理,而是要获得美感”!啊,醍醐灌顶!
我就好好享受诗带来给我的美好意境,氛围,也许还有积极平和的心态就可以了!不用在乎诗人想要表达什么,我感受到什么就是什么,感受到愉悦就是愉悦,感受到美好就是美好,感受打简单就是简单!
4. 关于语文的阅读理解,李老师给了一个很不一样的答案。
你知道为什么原作者去做阅读理解有时候也和标准答案不一样么?因为语文阅读理解的标准不一样!教师解读教材,是一种“教学解读”,跟一般读者得欣赏性解读或学者的评论式解读应有所区别。
“教学解读”是一种“目中有人(学生)”的解读,其解读的深度必须依学生的发展水平而定,它不像一般读者那样可以随心所欲地解读文本,也不必像学者那样刻意求深求新求异。只要理解总能理解到点什么,比如作者的思想,情感,有论据支持自己这一部分的理解能自圆其说也是一种能力(最后一句话是我的理解,非作者的意思)。
对文章的理解有相对正确和绝对正确,无数理解者理解到的相对正确构成了对文章本意的绝对正确理解,所以不用追求对文章的绝对理解,有时候作者写某一段话背后的想法ta自己未必也全部清楚(比如潜意识层的内容)。“语文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5.关于教育启蒙,从李老师这学到了一点,应在孩子相应的发展阶段给予相应的引导,尊重孩子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不可过快,不然就变成了令孩子反感的灌输,说教。比如3岁+的孩子对什么东西就很好奇,爱幻想,当孩子问为什么的时候可不可以给他加入一些童话色彩的回应呢,而不是冷冰冰的知识科普。
将以上内容串起来的是作者的定位与校训,即“幸福比优秀更重要”,“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读下来发现幸福其实很简单,就是让自己善良起来,丰富起来,健康起来,快乐起来,身边的人也会被感染到这份幸福。
但是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社会和别人的评价体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我们保持坚韧,最好在自己能基本安身立命的条件下保持坚韧,无论什么时候都拥有和困难较量的勇气。有一颗“知道你早晚要来,就等着你呢”的心态。保持初心,保持选择这条路的初心,不然如果陷入倦怠期,自己也会很痛苦。
责任编辑:微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