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抑郁?五种工具帮你度过至暗时刻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至暗时刻,都会有心痛到无法呼吸,抑郁到无法行动的日子。如何度过那些难熬的时刻?电影《施图茨的疗愈之道》给出了答案。
施图茨是一名心理咨询师,他的访客有很多社会名流,乔纳·希尔就是其中之一。
乔纳是好莱坞的知名演员、导演,拿过很多奖项,从世俗的角度上他已经足够成功,名利双收,但他依然有很多心结,时常沦陷在抑郁和自我怀疑的情绪中。
他在施图茨那里得到了很多帮助,并将他视为自己最信任的人,为了向更多人分享,他将自己与施图茨的咨询过程记录下来,于是就有了这部电影。
与一般的心理咨询师不同,施图茨不仅仅是倾听和陪伴,他还给出非常实用的建议和方法,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工具”,这些工具可以很好的对治症状,帮助处于情绪低谷的人站起来。这是这部电影最有价值的地方,也是我想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我想把这些工具分享给读者,因为真得很管用。
01
工具一:连接自己的生命力
当你经历抑郁、焦虑、内疚、懊悔等负面情绪的时候,往往难以做出选择,进退维谷,不知何去何从。正是在这样纠结往复的日子里,我们像被一道道绳索绑缚,一点点丧失了生活的希望和行动的能力。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施图茨说:
“如果你迷失了方向,不要试图去弄明白,随它去,先从你的生命力上下工夫。”
什么是生命力?就是那些推动你生命前进的原动力。它们不需要经过大脑思考,是直接来自最基础、最底层、最原始的声音。施图茨把生命力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与身体的关系、人际关系和与自己的关系。
第一层是重视与身体的关系。
当我们处于低落期时,一定要首先关注自己的身体,吃饭、睡觉、运动,这三者缺一不可。千万不可以靠熬夜、刷剧、暴食暴饮来麻痹自己,短暂的注意力转移会让你感觉好一些,但这并没有消解你的负面情绪。
相反自暴自弃的生活状态更容易导致身体症状,再形成自我暗示,“看,我就是不行了”,最后成为了自证预言。尤其要多运动,最困难的时候,爬也要爬起来、动起来,切记。施图茨说,在最开始的时候,改善身体状况可以缓解85%的负面情绪。
第二层是主动社交。
抑郁状态的人会回避社交,总想一个人躲起来,这正是症状加重的原因。人不是因为抑郁才回避,而是因为回避才抑郁。因为回避,你会不自觉地慢慢退回到自己那个孤独的小世界中,最终思维越来越狭窄、偏执,所以越是抑郁,越要社交。
用施图茨的话说,人际关系就像是攀岩时用的岩钉,它们就像把手,可以把你拉回到现实世界中。而且一定得是“主动”社交,主动和别人打个招呼、发个信息、帮个小忙,哪怕只有一两次,你的体验都会截然不同。这一点非常重要。
第三层也就是最上面一层,是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
人的所有关系,最终都是与自己的关系,人的所有情绪,最终也都来自于自己的需要满足或未满足,因此弄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需要,如何与自己好好相处,这是所有心理治疗的最终要义。
了解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书写。我用“书写”而不是“写作”,是因为“写作”这个词太大了,一说“写作”我们就觉得要正襟危坐,写一篇鸿篇巨制,好像只有作家才能干这个事。不是的,就是简单的书写,只需要你打开电脑,或者拿一张纸,一支笔,你就可以写了。
写你任何想写的东西,你的烦恼,你的愤懑,你的纠结,你的期待……面前的世界是你的,你可以做你任何想做的事,说你想说的话。或者绘画也可以,当你觉得用语言无法表达,画画也是很好的表达方式。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你的情绪有了一个出口,而且非常安全;第二也是最主要的,你的潜意识可以在书写或者绘画的过程中呈现出来,平常它们总是在你脑海中萦萦绕绕,叽叽喳喳,但你抓不住,现在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你终于看到了它们,它们在你的笔尖下汇集起来,安静下来,最终慢慢清晰起来,然后你会发现,它们组成了你内心那个平常不怎么关注,却又无时无刻不影响你的你。
所以,当你抑郁烦闷的时候,当你焦虑纠结的时候,当你不能安心左右彷徨的时候,去书写,去记录,去分享吧,感觉会好起来的,就像此时的我一样。
02
工具二:PART X
我们的前进道路上会遇到两种阻力,一种是外在的,一种是内在的。PART X就是我们的内在阻力,主要表现为我们内心深处提示危险、自我质疑或反对的声音。
这种声音有时候会让你感觉很安全,因为你原地不动当然不会遇到危险(其实也不一定),但更多的时候会阻碍我们成长进步,阻碍我们进化成为一个更强大的人,因为你拒绝挑战就意味着拒绝机会。
PART X每个人都有,再勇敢的人和再弱小的人都会有,不同之处在于,勇敢的人敢于直面这一部分,然后通过不断突破自己进阶到更高的层次,弱小的人却在压力和恐惧之下一动不动,待在舒适区不敢出来,最终活得越来越小。
施图茨说,人生有三件事永远不可避免:痛苦、不确定性和持续不间断的努力。
从本质上讲,人生是苦,生活就是很多的苦加一点点的甜,而诸行无常,不确定性充斥其间,你永远也无法得到一个确定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你必须要通过持续不间断的努力才能向前走,并不存在“躺平”这一说,你如果真得完全“躺平”了,你与世界的连接也就消失了。
这三者是永远存在的,它们可能会暂时消失,但一定会卷土重来,所以你必须要适应,不仅要适应,而且要学着爱上这个过程,因为这才是你的人生。
03
工具三:串珍珠
受情绪困扰的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行动力下降,不想做事,对于重度抑郁者来说,连起床穿衣、下床吃饭这样的事情都会显得无比困难。
关于这一点,施图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办法,他说把你的生活想象成一根线,而你的每一个行动都是一个珍珠,起床算一个,吃饭也算一个,你所要做的就是把这一个个的珍珠串到线上去,在这个过程中不要有价值判断,不要有对错好坏的区分,就是单纯地串珍珠,用一个接一个的行动把生活串联起来。
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觉得这个珍珠不够美。施图茨说,这很正常,每个珍珠都会带些脏东西,甚至是屎,但没关系,沾了屎的珍珠也是珍珠,也一样可以把它串上去,你只管串,到最后你也会得到一串珍珠,尽管沾了一些屎。说到这里,坐在他对面的乔纳笑了起来,他说,我的生活大部分时候是串了一串屎,最后里面可能有几个珍珠。
这一段很治愈,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完美主义、患得患失而停滞不前,没有关系,记住这句话,沾了屎的珍珠也是珍珠,别太难为自己,先做起来、串起来,一点点的我们总会得到一些东西。
04
工具四:挤柠檬汁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如何面对那些消极事件?施图茨说,哪怕是再烂的事情,你都能从中学到一些东西,就像挤柠檬汁一样,你要学会从消极事件中把它的积极因素挤出来,你必须建立这样一种思维方式,直到形成条件反射。当你挤出柠檬汁之后,你就会发现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开始变得对你有意义。
这是典型的积极思维,或说“转念”。施图茨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挤柠檬汁,也许我们的生活就是由一个接一个的烂柠檬组成的,那又有什么关系?我们只需要挤出它的汁液就好了。
这个“挤”的过程,一方面是转变心态,另一方面也是积极赋义,让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变得有价值。这让我想起来鲁米的诗歌《客栈》:
“无论来的是什么客人,
都要心存感激,
因为每一个人,
都是上天派来指引你的向导。”
05
工具五:感恩
在很多心理治疗技术里,感恩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感恩可以让我们的心变得柔软,可以以新的方式与周围的人和事建立连接。
刚开始可能会有人觉得不习惯,觉得有些做作,其实完全不是如此,只要你做过一次,你就能体会真诚的感恩可以舒缓情绪,放松压力,让自己的心态变得平和。
就在我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我联想到地震受灾的灾民,巴以冲突中的孩子,和他们相比,我们可以待在安定、温暖的环境,看书、写字、做自己想做的事,难道不应该感恩吗?惟其如此,我们才应该珍惜身边的一切,多做善良的事,让这个世界少一分戾气,多一些平和。
除了以上五项,施图茨提到的工具还有很多。其实,如果你有时间去看这部电影,你就会发现起到治愈作用的不仅仅是工具,还有施图茨和乔纳之间的信任、默契和相互坦诚,“关系”永远是最有效的工具。所以,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