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脑子都是谈恋爱?你可能是“性缘脑”
文:来士普
责编:若林
来源:微信公众号:印客美学(ID:ink20160101)
最近,“性缘脑”这个词被频繁提及。
在了解它的概念后,不少网友直呼“子弹正中眉心”。
还有人认为“性缘脑是比恋爱脑更可怕的东西”。
“性缘脑”到底是个啥?
01
“性缘脑”,无数网友“中枪”?
每隔一段时间,网上就会诞生一个热梗。
最近,“性缘脑”火上了热搜。
所谓“性缘脑”,指的是一种将性视为关键因素的思维方式。
“性缘脑”的人,会把异性视为潜在发展对象,首先考虑伴侣关系,而不是其他关系。
“性缘脑”的表现,首先是:面对异性,下意识地审视ta的各方面条件,看会不会成为自己的男/女友。
小红书上一个考研女生的帖子,就被视为“性缘脑”的典型。
她在学政治网课的时候思路跑偏,想到:这辈子要谈一个徐涛(网课老师)这样的男朋友。
在此基础上,如果是面对现实中的人,就开始患得患失,不自觉地观察、猜想对方是否也对自己有意思。
但如果抱着这样的心态,就会导致交往中不能自然放松,彼此间很难建立其他可能的关系,比如良师益友、好同事、搭档……
看完上述症状后,很多网友对号入座,表示:这说的不就是我吗?
但其实,这种轻度“性缘脑”对日常生活并不会产生太严重的影响,也都属于正常心理的范畴。
我们真正需要警惕的,是“严重性缘脑”和“黑化版性缘脑”。
所谓“严重性缘脑”,就是在轻度的基础上症状加深。
对某个人产生兴趣后,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对方的身上,从而忽略了周围的其他人或者事物,因此导致思维、感受、行为能力都受到了限制。
心理学将此总结为“社交心理障碍”。
而“黑化版性缘脑”,几乎可以等同于“性交脑”。
把一切现象都与“性交”扯上关系,甚至出现“造黄谣”等违法行为。
这段时间的热播剧里,“性缘脑”现象也越来越夸张。
无论什么剧情都要围绕男女主的感情戏展开,甚至达到了缺乏常识、无视常理、撞飞常情的地步。
为了爱情,职业、家庭、自我都是可以乃至必须牺牲的。
央视网官方微博还发布过一组漫画,批评了部分甜宠剧中的“性缘脑”现象。
“甜宠剧”泛滥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它与“性缘脑”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02
为何不知不觉就成了“性缘脑”?
为啥资本爱拍“甜宠剧”?
除了场景简单、情节较为模式化、制作成本相对较低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市场有需求、观众爱看。
“甜宠剧”往往情节跌宕,能够令观众共情,还能满足社交和情感需求。
社交和情感体验的匮乏+影视媒体的渲染熏陶,这也正是大家变成“性缘脑”的关键因素。
由此来看,“甜宠剧泛滥”和“变成性缘脑”是互为因果的关系。
除此之外,从人类进化角度来看,“性缘脑”可能与人类的生殖策略和配偶选择有关。
一些学者认为,人类的“性缘脑”可能受到自然选择的影响,使得那些能够更好地选择配偶和繁殖后代的人更有可能生存和繁衍,从而传递给后代更有效的性缘脑结构和功能。
基因、激素和染色体也都在“性缘脑”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性缘脑”思维也是社会环境的产物,被社会文化所塑造、构建和强化。
我们从小长大的环境,充斥着以性缘为主的言情小说和偶像剧,却很少能看到良好的异性友谊范本。
青少年时期的家庭和学校教育中,对于男女交往往往抱有“不鼓励”“不涉及”的态度,成年后却又催促我们尽快结婚生子,这都会对价值观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个体经历,尤其是早期的亲密关系经历(如家庭环境、亲子关系等)也会对“性缘脑”思维的形成产生影响。
“性缘脑”的表现,也会因性别不同而有所不同。
03
“性缘脑”,男女表现大不同?
女性的“性缘脑”,主要表现为“择偶上瘾”。
在面对异性时,会首先将对方代入潜在伴侣的角色,给对方打分。
“虽然颜值普通,但有能力有学识还幽默,如果未来我能找一个这样的伴侣就好了。”
“胡子拉碴不修边幅,我不喜欢这个类型,差评。”
“怎么能这样对女生说话,我绝对不会选他做男友。”
在此基础上,如果“性缘脑”进一步发展,女性可能会把身边的所有同性都视为潜在的“竞争对象”,出现“雌竞”心理。
或者是从“性别价值”的角度去看待自己和他人的年龄、婚姻。
产生诸如“30岁该结婚了”“千万别耽误自己了”“现在不生,以后就生不了了”这样的想法。
而男性的“性缘脑”,则更多的表现为“一切事情都跟爱情/性扯上关系”。
“她多看了我两眼,一定对我有意思。”
看到朋友心情/身体不好,会调侃“是不是最近缺男人/女人了?”
但如果“性缘脑”过了头,发展为不分时间、场合、对象的意淫,那就不礼貌了。
亚运会意淫女运动员,俄乌战争意淫受难女孩……显然都是不该提倡的行为。
还是鲁迅先生一针见血:
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国人的想像惟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
还有男性把女性的婚育价值看成她最大的价值。
说出“找个好男人就嫁了吧”“再不找就没人要了”“你这样哪个男人敢娶你”之类的“爹味”言论。
为什么男女“性缘脑”的表现差异这么大?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男性和女性大脑的神经结构和化学物质存在差异。
男性大脑中的海马体和杏仁核等与情绪和动机相关的区域可能相对较大,而女性大脑中的颞上沟和前扣带皮层等与情感和社交相关的区域可能相对较大。
这些差异都可能导致男性和女性在性缘方面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和情绪反应。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男性和女性的认知、情感和经验等也有不同。
在两性关系中,男性更注重性吸引力,而女性更注重情感互动和相互理解。
性心理学家还通过研究发现:94.6%的男性都希望在亲密关系中,感受到自己被异性渴望,特别是性爱方面被渴望。
也就是说,男性更希望女性对自己有兴趣。
在与异性的对话中,男性也往往喜欢掺杂两性相关的试探。
而女性体验到的情感比男性更强烈多变,比起激情,她们更看重忠诚。
因此女性择偶比男性更加谨慎,会反复筛选、打分,并依据一个男人能不能跟自己谈恋爱,来判断要不要和对方发展关系。
男性和女性家庭和社会角色也对“性缘脑”的表现有重要影响。
受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女性容易成为“被凝视的客体”,也会面对更大的年龄焦虑、婚恋焦虑、生育焦虑。
当然,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男女都会变得更加理性、客观。
爱情是人生的重要的关系之一。
但它不是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唯一可能,更不是生活的唯一必需品。
作者简介:来士普,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印客美学(ID:ink20160101),美学,改变认知和世界。100w+艺术美学热爱者的聚集地。
原作者名: 来士普
转载来源: 微信公众号:印客美学(ID:ink20160101)
原文标题 满脑子都是谈恋爱?你可能是“性缘脑”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