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委吃下九转大肠,这是你看见后心理的变化|慎入
作者:吃点好的
编辑:Zz3zZ
美编:Zene
来源:微信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
当评委将俞涛的九转大肠送入口中,意识到大肠在内容物上的有所保留。
(图源网络,侵删)
在看见评委面露狰狞之色的时候,屏幕前的你或许也默默放下了手里的零食。
你可能表示同情、坐立难安,甚至觉得胃有一点不舒服,感觉翻江倒海,如鲠在喉。
嘶……
明明我手里的零食干净又卫生,为什么我也会觉得恶心呢?
这是因为,有一种特殊的厌恶机制正在保护着我们。
人为什么会厌恶呢?
厌恶,是人类六种基本情绪之一。厌恶情绪及厌恶反应是人类通过进化获得的一种保护机制[1-2]。
《lie to me》主演蒂姆·罗思示范厌恶的表情:鼻子微皱,上唇抬起 (图源网络,侵删)
病原体是会对我们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生物[2]。当病原体在我们身体上占用过多资源如抢夺营养物质或攻占正常细胞等,使我们变得虚弱时,就会引发疾病[2]。病原体包括可使我们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等)和寄生虫两类[2]。其中寄生虫又分为体表寄生虫(如虱子)和体内寄生虫(如蛔虫)两类[1]。今天我们主要讨论体表寄生虫和病原微生物的厌恶保护机制。
厌恶塑造了个体防御病原体的行为,当病原体威胁我们身体时,厌恶会让我们做出相应的防御反应[1]。本能的厌恶会促使我们规避粪便,呕吐物等具有传染性的东西。这种厌恶机制将体外的病原体拒之门外,也使得我们体内的病原体死亡,无法继续繁衍。[2]如果没有厌恶情绪,我们不会防范身边所有可能接触到的事物,这就给了病原体可乘之机。
病原微生物会入侵到我们的体内,侵害我们的细胞;而体表寄生虫一般会寄生在我们的皮肤,头发等地方吸食我们的血液、感染我们皮肤[2]。针对这两种病原体对我们身体不同的破坏方式,有两种不同的厌恶机制保护着我们。
厌恶是怎么保护我们的呢?
1. 针对病原微生物的厌恶机制
病原微生物会通过我们的嘴巴或者鼻子等地方进入我们的身体里,并在里面迅速繁殖占用我们的资源,破坏我们身体正常运行状态,使我们生病[2]。
在这个背景下,无论我们是自己被感染,还是看见他人感染的症状,亦或是看到富含细菌腐败的食物、粪便等,我们都会产生强烈的厌恶情绪甚至是厌恶反应,比如恶心、冒汗、紧张甚至是呕吐、腹泻[3]。
(图源网络,侵删)
这些让人感觉难受的症状是一种“典型厌恶反应”,它们能够防止病原体趁机进入个体体内或将不慎进入体内的病原体赶出来[1]。当我们误食变质食物时,怪味相关信息通知我们的大脑:“哦买噶,我可能吃了些病原体进来,好恶熏。”并刺激机体马上把它呕出来,避免致病。
俞涛那道九转大肠里蕴含的“舌尖上的农家肥”,恰好就包含在这一份本能的厌恶之中。我们的本能使得我们在看到他人进食了我们知道具有病原体的食物时产生厌恶情绪甚至厌恶反应。
2. 针对体表寄生虫的厌恶机制
以虱子为代表的体表寄生虫是另一种可能对机体健康造成损害的病原体。体表寄生虫伤害机体的方式通常是在我们的毛发、皮肤上活蹦乱跳,叮下大包。这时,以恶心、腹泻为主的“典型厌恶反应”并不能妨碍皮肤上的寄生虫继续和我们亲密接触。
因此,当我们受到体表寄生虫侵害时,机体此时展现出来的防御机制为“表面保护反应”,由两部分组成——皮肤感觉机制和梳理行为[1]。比如,被虱子叮咬了之后,机体感觉到的皮肤瘙痒(皮肤感觉机制),并不自禁地拍打、抓挠皮肤(梳理行为)。
首先,皮肤感觉机制传递“SOS”信息——通常是“痒”的感觉。它是由寄生虫的叮咬产生的分泌物或寄生虫在我们的皮肤上爬行的直接接触带来的[1]。“痒”通过皮肤的感觉机制通知到我们病原体正在侵害自己,并促使我们通过后续的抓挠行为来人为驱赶体表的寄生虫[1]。
这种防御机制在动物中也十分常见。抓耳挠腮的猴子、舔毛的小猫、偶尔主动拿头蹭你的小狗(偶尔!不是每次!请相信你家善良的狗狗)、 甩尾巴驱赶身上虫子的老牛……
(图源网络,侵删)
体表寄生虫有可能会降低动物们的繁殖率,增加病毒的传播[4-6],所以对于动物们来说,进化出这一套专门针对体表寄生虫的防御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当体表寄生虫刺激到皮肤时,动物们会便会感觉到痒,来提示它寄生虫跑到身体的哪个位置,并通过迅速局部的理毛活动,清除潜在的体表寄生虫[5]。
当然,虽然表面保护反应与典型的厌恶反应有些许不同,但两种机制也会同时发生[1]。在两种厌恶机制的融合下,我们能更加迅速地远离病原体。
尾声
当厌恶使我们的身体已经发出求救信号时(如SOS我想吐!or 我好痒!以及视频中评委伴随面目狰狞的反胃),请马上停下手中的事情!救救它!!立即赶走那些讨人厌的东西!不然我们的身体将会被病原体攻占!
总的来说,病原体们都让人讨厌,会引起厌恶反应,但微生物病原体刺激引起了更多的典型厌恶反应,如恶心和呕吐冲动,而体表寄生虫则引起更多的表面保护反应,如瘙痒和搔抓。表面保护反应能有效定位寄生虫的位置,并通知我们去挠它,清理它。但这两种厌恶机制不是完全分离的,有时它们也会同时发生,被一些刺激共同激活。
但不论如何,这样的厌恶机制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对自我的保护。神秘的进化方式使得我们至今安然无恙地活在世上。它使得我们能够安然地抱起猫猫狗狗,因为背后本能的警惕性永远打开了开关。
快说,谢谢自己!
比如感谢辛苦工作的细胞们?
(图源bilibili,侵删)
投票:强中自有强中手,以下哪个选项最让你感到恶心?(单选)
尝一口没有处理干净的原味大肠…
摸到了毛发上的跳蚤虱子…
捏起一条软绵绵的面包虫…
去收拾别人吐出的呕吐物…
其他,欢迎留言评论
-学堂君-
学堂君有个想法,密集恐惧症的原因是不是也可能与病原体厌恶机制有关,密密麻麻挤在一起的东西就很容易联想到“肮脏、有害又繁殖很快的东西”…呃呃呃,不说了!学堂君的鸡皮疙瘩泛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