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TI,星座……为什么我们热衷于各种各样的标签?
作者:伯翰
编辑:鹿角湾
来源:微信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
最近MBTI火了起来。学堂君在与朋友聊天的时候,也经常会被问道"你的人格类型是什么?"
"我就知道,你这么xx,一定是xxxx。"这种说法是不是似曾相识?
如果学堂君没有记错,上一个让人们乐此不疲地往身上贴的标签还是星座——
"我是INTJ,我思维严谨、有逻辑性、足智多谋",听起来是不是很像"我是金牛座,生性沉稳,具有很强的毅力"。
看到这里,你有没有产生以下的疑问:
为什么我们热衷于贴标签?
贴标签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处,让我们如此热衷于给自己或他人贴上各式各样的标签?
1.节约认知资源
认知心理学家S. T. Fiske与S. E. Taylor认为,人们普遍具有认知吝啬(Cognitive Miserliness),不愿意花费时间和努力来精细考虑问题,而是根据简单、有效的策略来评估信息并做出决策[1],即根据别人身上外显的、易于发现的信息来描绘这个人的形象或作出判断。人们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我们总是在追求认知的简洁性,试图用最短的时间来了解一个人。
"贴标签"就很符合这一行为的需求。通过给他人或自己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我们就可以通过简化的标签来了解别人所具有的特质,或是让别人在短时间内获得对自己的大致了解[2]。
比如说,当你刚进入大学进行自我介绍时,"二次元"这一标签就可以让你迅速交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或者,当你告诉新结交的朋友自己是INTJ时,他们会迅速了解到你可能是个思维严谨、逻辑性强的人(想了解更多有关MBTI的内容,可戳:火出圈的MBTI,会是下一个星座式标签吗?)。
2.归属的需要
社会类别化(Social-categorization)与自我类别化(Self-categorization)是指人们会基于自己或他人身上的共同特征把人们分为不同的群体,或将自己归入某一群体中[3]。
社会类别比较强调个人所具有的职业、阶层等社会属性,而自我类别通常具有明显的语言、肤色等生理特征。
但共同点是,两种类别化的目的都是通过给自己贴上某一群体的标签,来寻求对特定群体的归属感。
“北方人”“南方人”,或是“土象星座”“水象星座”,这些标签都表现出个人对归属感的需要。我们对自我的认知不仅仅再局限于个人的感受、知识与思考,而是逐渐受到所归属群体的影响,把群体成员这一身份逐渐内化为个人自我的部分[4]。
贴上标签,会有什么影响
标签效应(Label effect),是指当一个人被贴上某种标签时,他就会做出自我印象管理,即让自己所具有的特质逐渐与标签的描述相一致。比方说一个勤奋的人被贴上“勤劳能干”的标签,他就会变得更加勤劳;当一个吵闹的孩子被贴上老师“坏孩子”的标签,他就会变得更加让人难以忍受。
Kraut的研究要求被试对慈善事业做出捐献,然后依据被试是否有捐献行为将其分为“慈善的人”、“不慈善的人”以及控制组;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要求这些人做出捐献时,发现“慈善的人”捐献的比控制组多,而“不慈善的人”捐献的比控制组少[5]。
这说明,人们在被贴上标签之后,往往会被标签所驱动,使自己的行为更加符合标签的描述。
怎么才能不被负面的标签所操控?
1.让他人对自己产生正面的期望
期望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Rosenthal effect),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指的是期望能够戏剧性的收到预期结果的现象。比如说一个原本成绩不出色的孩子,在老师的期望之下,会取得相当不错的进步。
Rosenthal以“测试学生发展潜能”的名义在美国一小学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收集了一批学生的名单,并告诉学校和教师这些学生是该校最有发展潜力的群体,期望教师对名单上的学生在保密的同时进行长期观察。八个月后,Rosenthal团队对名单上的学生进行回访,发现其不仅在学业成绩、智力发展上取得了较大进步,甚至在个人品德、人际关系、行为等方面都有了更好的表现[6]。
这说明,他人产生的积极的期望可以成为我们成长发展的助推器。当我们意识到“他对我有期待”,就会基于“我要证实这是对的”这一自证预言而努力,最终带来好的结果[7]。
2.那些标签与我无关
《被讨厌的勇气》中曾提及过“课题分离”这一概念。所谓的“课题”,可以被理解为“事情”,而课题分离,就是分清“这是不是我的事情”。
阿德勒认为,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自己的课题被别人指手画脚。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能够发生巨大改变。
怎么分辨这是谁的课题呢?很简单,谁来承担结果,就是谁的课题。这为我们解决负面标签的影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考角度:别人给我们贴上的负面标签,是他们的看法,带来的结果(比如让你愤怒)也要由他们来承担,因此这些负面标签并非你的课题[8]。
别人怎么往你身上贴标签,与你无关。
投票:你最热衷于哪类“标签”呢?(单选)
星座,风靡一时
生肖,传统而古老,基本国人都知道
MBTI,感觉更科学一点?
其他,欢迎留言评论~
-学堂君-
学堂君觉得,有一些标签可以帮助我们超级快地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cp站队,比如柯哀or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