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爷爷活了99岁,做噩梦还会梦到数学考试
作者:郭兰心
编辑:李小葵
来源:微信公众号:果壳(ID:Guokr42)
高考数学又要来了!很多考生不知道的是,他们漫漫人生的噩梦题材又多了一个:梦回高考数学考场。
数学可真是折磨人啊!
如果你还在学校读书,或许还在经受数学带来的折磨:数学考试前一天就开始惶恐不安,最怕当众被数学老师提问;
也许你现在已经家有学童,眼睁睁看着孩子其他科目都挺好,唯独讨厌数学、害怕数学,却又无能为力。
很多人觉得数学好不好,与是否聪明、勤奋,甚至性别相关。先不论以上因素是否合理,至少有一个非常常见的因素被忽略了:数学焦虑。
我希望通过对数学焦虑这一现象的介绍,让你或者你的孩子可以用更轻松的心态面对数学。
数学焦虑,太常见了!
数学焦虑,两个关键词。
一个“数学”,它是针对数学这门学科的,也会影响数学能力的发挥;
另一个关键词“焦虑”,也就是说它是一种紧张、忧虑与恐惧的感受[1]。
这种感觉经常出现在检验数学能力的场景中,比如数学作业、数学考试、数学课上被提问(编者按:看到这几个字我已经开始不安了)。
就像坐在后排的小狗丨giphy
有这种焦虑的人非常多,可以说是一种全民焦虑了。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2012年开展一项研究,参与者为全球范围内51万名平均年龄为15岁的青少年,其中三分之一的人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出现过明显的无助感[2]。同时,93%的美国成年人表示自己有一定程度的数学焦虑[3]。
之所以数学焦虑很普遍,而很少听说文学焦虑、外语焦虑、地理焦虑等其他学科的焦虑,那自然是因为数学具有的大魔王属性:几乎所有人都必修这门课、很多时候非常抽象、大多数时候都和日常生活没多少关系……
你或你的孩子在数学课上刻意躲避过老师的眼神、以防被提问吗?
你或你的孩子在数学考试前焦虑得嚼过一整瓶口香糖吗?
为第二天的数学考试刷题到天亮,但还是惴惴不安,说的是你或你的孩子吗?
你或你的孩子,是不是也做完了长假的语文英语作业,却迟迟不敢打开数学作业?
那你,或者你的孩子,可能也有数学焦虑。
因此,我们看到一个人数学不好,可千万别想当然觉得是ta不用功、她是女孩子所以数学不好。数学焦虑也是普遍的问题啊!
目前,数学焦虑没有被归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也就是说,这不是一种病,而是更多地被看作一种现象。
不过,不能以为它不是病我们就不需要重视了。如果你深深受到数学焦虑的困扰,难以好好学习、工作、生活,我还是建议你寻求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生的帮助。
数学焦虑如何折磨人?
数学焦虑水平与数学成绩呈明显的负相关:焦虑水平越高,数学成绩越低。但有数学焦虑的人不一定就是数学能力差,而是数学焦虑就像一副镣铐,限制了他们发挥自己的数学能力。
根据注意控制理论,我们都有两个系统,来引导我们注意某件事。
一个是自上而下的系统,由我们心里的目标、期望等驱动。举例来说,“如果能考到90分,爸妈就会奖励我一次旅行”,我们就会在奖励的期望下让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
另一个是自下而上的系统,受环境中的刺激驱动。“考试前夕,我看到了一个很糟糕的新闻,感到很烦躁”,我们就会把注意力从复习资料上挪开,转而注意自己的情绪,并且想要了解更多新闻细节,或者用情绪化进食来缓解自己的压力等。
正常情况下,两个系统都会控制我们的注意力,并达到平衡。可是焦虑的情绪会扰乱这种平衡,让第二种系统,也就是刺激驱动系统占主导地位。这样一来,焦虑中的我们就会更难专注于任务、更难解决问题[6]。
焦虑会干扰我们的注意力、降低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丨giphy
换到数学焦虑发作,事情就变成了这样:
啊呀,这道数学题,有点难啊!
我的脑子需要全力以赴才能对付这道题!
可是数学焦虑挤占太多大脑空间了!
完了我的脑子里全是焦虑,更搞不定这道题了!
完了,我搞不定一切了,我搞不定生活了!
摆烂吧!
数学:怪我咯?
数学题就这么做算了!丨giphy
数学焦虑,不仅仅因为数学
为什么我们会出现数学焦虑呢?事实上,这种焦虑不像字面上那样只与数学相关,而是跟性别、社会文化、家长老师的教育方式、个体的自我认知都有关系。
性别与数学焦虑
长期以来,社会上总有一种声音,“女生数学不好很正常,数学是男生的强项”。
尽管这是一种不正确的刻板印象,但切实地影响到了许多人对数学的态度。在针对中学生数学焦虑的研究中,研究者总能发现女生的数学焦虑水平远高于男性[4]。
那男生会从这种说法得到更多自信、更少焦虑吗?
并没有。在中学的学业咨询中, “男性更擅长理科”这一刻板印象,也会让很多男生倍感压力,就像背负了责任似的,因此产生明显的数学焦虑。
社会文化与数学焦虑
相对来说,亚洲学生比欧洲学生更容易有数学焦虑。
亚洲国家的学生在数学中的自我概念、自我效能感得分较低,并表现出更多的数学焦虑;德国、瑞典和瑞士等欧洲国家的学生的得分恰好相反。
亚洲学生倾向于设定高目标,并根据严格的标准评估自己。一旦没有达到设定的高期望,焦虑自然就会随之而来。此外,亚洲学生会更多地认为父母和自己对学校表现不够满意[5]。
想象一下:在我们越来越卷的教育理念中,7岁孩子得做出初三的数学题,这样父母才会觉得骄傲。
在这种高目标的前提下,个体的焦虑一定是一触即发的。一张平日的试卷、一道选做题,都可能让青少年们陷入“我是不是真的很差”“我不会学不好数学了吧”“我会不会这辈子都不如别人”的焦虑中。
社会文化也要对数学焦虑负责丨站酷海洛
家长态度与数学焦虑
与此同时,许多家长对数学的态度也会影响到个体。
“不喜欢数学很正常,我上学时也不喜欢数学,你只需要尽量考高分,别的不要想太多”——这类家长无心说出的、看似安慰鼓励的话,会让孩子早早丧失对数学的兴趣,而仅仅是把数学看作一个无聊、帮助自己提高分数的工具,增加了日后面临数学焦虑的风险。
以上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人们的自我认知,甚至导致自我贬损的出现。而这又进一步导致了回避数学的行为习惯与较低的数学成绩。
恶性循环啊!
数学焦虑与腹泻
学生时代,许多人在大考前(尤其是数学)会毫无预兆、突如其来、莫名其妙地拉肚子。这就是大家熟知的肠易激综合征(IBS)。
IBS在中国发病率约为10%,不算低。所以几乎每个人都经历或听说过“某同学一考试就拉肚子”的传说。
对付数学焦虑
处理数学焦虑前,先分辨下这是父母的焦虑、老师的焦虑、社会的焦虑吗?还是你自己的焦虑?
如果是他人的焦虑,你可以停在这思考下,为什么需要你来承担、处理这份焦虑?也许此时,你需要的不是处理办法,而是一个清晰明确的边界。
如果是你的焦虑,请继续往下看。
普适性做法
如果你正在被困扰,可以马上用一些普适性的缓解焦虑的方法:腹式呼吸、冥想、对你来说可以快速平静下来的方法……你都可以在当下尝试。
表达性写作
对被数学焦虑困扰的你来说,表达性写作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7]!
在一项随机对照研究中,表达性写作组的大学生数学成绩比参与研究前提升了5%,而对照组的大学生数学成绩平均下降了12%[8]。在另一项研究中,93名9年级学生也在表达性写作的帮助下显著减少了数学焦虑[9]。
具体做法是这样的:每天拿出15分钟,思考以下内容并记录下来:
我对数学中的什么感受到焦虑?
我已经这样多久了?
在焦虑背后我在担心什么?
我所担心的事情真的会发生吗?
我有没有对数学感兴趣的时刻?哪怕仅仅几分钟?
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你一定要写下来,不要仅仅是思考。因为思考与记录是两个不同的过程,当你写下来时,可以感受到更多的“被看见”。
调整期待
此外,你还可以通过调整期待来减少数学焦虑。
焦虑与恐惧情绪、对数学这一科目的认知、在应用数学场景中的表现三者相互影响。
调整对数学的人士、降低期待既可以减少焦虑,还可以让你卸下包袱,提高自己在数学方面的表现。
以考试为例,下次考试提高10分固然是更大的进步,但提高2分是不是也可以作为一个小目标?当你的目标更好实现时,你也会获得更多的自我效能感。
家长和老师注意!
如果你是家长,你需要在孩子面前明确表示不同意刻板印象:女生的数学能力不比男生差,男生也不是非得特别擅长数学。
你还可以给孩子展示数学在生活中的用途。比如在安装家具时让孩子参与空间的测量,在打球时让孩子思考轨迹背后的抛物线等等,让孩子知道数学不仅仅是作业和试卷,也是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的乐趣。
如果你是老师,在考试方面,你可以将学习内容分成几个较小的考试,而不是一次大范围、需要反复强调其重要意义的考试。在学习形式方面,你可以用合作小组、游戏活动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4]。
-Guokr-
最后我想说,我读书时很喜欢学数学。于我而言,最强的驱动力不是好成绩带来的奖励,而是当我思考数学问题的奥秘时,我所体验到的前所未有的愉快感。毕竟,数学不是一门只需要人们寻找正确答案的学科,所有学科都不是。
参考文献
[1]Ashcraft, M. H. (2002). Math anxiety: Personal, educational, and cognitive consequences.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1(5), 181-185.
[2]OECD – The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PISA 2012 Results: Ready to Learn (V olume III): Students’ Engagement, Drive and Self-Beliefs. Paris: OECD Publishing; 2013.
[3]Blazer, C. (2011). Strategies for Reducing Math Anxiety. Information Capsule. Volume 1102. Research Services, Miami-Dade County Public Schools.
[4]Luttenberger, S., Wimmer, S., & Paechter, M. (2018). Spotlight on math anxiety.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behavior management, 11, 311.
[5]Lee, J. (2009). Universals and specifics of math self-concept, math self-efficacy, and math anxiety across 41 PISA 2003 participating countries. 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9(3), 355-365.
[6]Ashcraft, M. H., & Kirk, E. P. (2001).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working memory, math anxiety, and performanc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30(2), 224.
[7]Park, D., Ramirez, G., & Beilock, S. L. (2014). The role of expressive writing in math anxiet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pplied, 20(2), 103.
[8]Ramirez, G., & Beilock, S. L. (2011). Writing about testing worries boosts exam performance in the classroom. science, 331(6014), 211-213.
[9]Hines, C. L., Brown, N. W., & Myran, S. (2016). The effects of expressive writing on general and mathematics anxiety for a sample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Education, 137(1), 39-45.
作者简介:郭兰心,心理咨询师,北师大心理学硕士,临床医学学士。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果壳(ID:Guokr42),科学和技术,是我们和这个世界对话所用的语言。【禁止二次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sns@guokr.com 】
原作者名: 郭兰心
转载来源: 微信公众号:果壳(ID:Guokr42)
转载原标题: 我爷爷活了99岁,做噩梦还会梦到数学考试
授权说明: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