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文化课》:战火纷飞年代中,浓缩的文人精华
恕我孤陋寡闻,我第一次对“西南联大”产生具象的印象,还是因为电影《无问西东》,在此之前,西南联大对我来说,只是一个历史上的名词而已。但是自从看了《无问西东》之后,“西南联大”这四个字就像烙铁一样焊烙在了我的心头。
它的存在,是一个奇迹。从1937年8月到1946年7月31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只存在了短短8年,但是却深深影响了国人80年,这所诞生于抗日战争初期的大学,培养了2位诺贝尔奖得主,5位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170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毫无疑问,这是教育史上的传奇。
大概也正因为如此,出版社出版了一整套(5本)西南联大通识课作为纪念,它们分别是《西南联大文化课》、《西南联大哲学课》、《西南联大诗词课》、《西南联大国史课》、《西南联大文学课》,这套书首次整合了西南联大著名教授讲义与文章,并无一例外都在豆瓣上获得了9分以上的高分。而我手上拿到的,就是其中的《西南联大文化课》。
文化——好抽象的词,但是在西南联大的教授那里,却将其穿针引线,熟稔地串成了一串珍珠。
《西南联大文化课》中,主要收录了 冯友兰、张荫麟、汤用彤、罗庸、雷海宗、吴晗、闻一多等七位先生的文章,从中西文化的比较入手,渐及中国历史文化、人文文化,最后通过对哲学与人生的讲解,形成了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文化的完整概述,可以说,这册书集中展现了西南联大通识教育“以民族文化为主体,融汇古今、中西文化而重建现代中国文化”的特色和各位教授深厚的学术功底。
在阅读过程中,我甚至有一种错觉,仿佛自己也置身于当年在炮火连天中的西南联大之中,在露天野地里席地而坐,饥渴的吸收着各位先生的文化哲思。
今天这篇文章,我选取了冯友兰先生的一篇《论人生中的境界》。在这篇文章中,冯友兰先生将“人生的境界”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
自然境界
功利境界
道德境界
天地境界
关于“自然境界”,冯友兰先生说:“在原始社会里的人,虽然他们的境界大都是自然境界,可是有自然境界的人不一定都是原始社会里面的人,就是我们现在社会里面的人,有自然境界的亦很多,这些人亦不一定做价值很低的事,他亦可以做出很大的事。”
关于“功利境界”,冯友兰先生这样说:“不问他所做的事情是多大的事情,不问他所做的事情是有益别人的事情,他的境界都是功利境界,他们追求的动机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而“道德境界”,冯友兰先生认为它的特别之处在于,这种境界里面的人他的行为都是为了行义,这与功利境界里面的人行为都是为了“利,是相反又相成的。”道德行为最后的目的都是为了社会国家求利,所以,义亦不能离开利,如果离开利,义就成了空洞的东西。但是它亦与利相反,也就是说,你求别人的利就是“义”,求自己的利就不是“义”。
至于“天地境界”,显然是冯友兰先生认为的最高境界,它的特别之处在于这种境界里面的人,了解必定要在一个“全”之中才能生存和发展,在道德境地里的人,了解个人之外还有一个“全”——这个“全”,是社会之全。而在天地境地里的人,了解在社会之全之外,还有一个“大全”,也就是“宇宙、天地”。对此,冯友兰先生还特别提到了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就是一种一个人在天地之间的大勇气。
冯友兰先生认为,境界越高的人,享受的世界越大。比如在功利境界的人,所享受的就是与他自己有关联的那一部分,而在道德境界里的人,凡是社会能享受的,他就都能享受。在天地境地呢?全宇宙都是他所能享受的。
佛家说:“悟则为佛,迷则为凡。”圣人与普通人不同的地方,并不是他们在平常人所行事之外,另做些什么事,而是他们所做的,本就是平常人的事,只不过,普通人是浑浑噩噩的做,而圣人是为天地宇宙而做,这就是境界的不同。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民族危亡,生命危在旦夕,是什么让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还保持着这么大的热情,能让他们饿着肚子,还在谈论文学、道德、诗歌、哲学?
我想,除了精神,大概没有其他可以解释了。精神上的富足、道德上的充盈,让这些人能够超越功利,去做真正有意义的事。
这种精神的信仰,让这些文化大师们甘愿用自己的青春、热血甚至生命为代价,去创造教育史上的奇迹。这些文人大师,正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象征吗,而他们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境界,正如冯友兰现实在这篇《论人生中的境界》中所说的那样,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是需要自己努力“修”,才能获得的,并不会自然拥有。
在漫天风雨的动荡年代里,这些大师接受了血与火的考验,承担了文化的责任,延续了民族的血脉,从这个角度上说,这本《西南联大文化课》不止有文化、哲学,更蕴含着纪念先辈,重温经典,开创未来深远影响和非凡意义。
最后的最后,让我们重温一下这些伟大的名字吧:傅斯年、钱钟书、沈从文、朱自清、蒋梦麟、闻一多、梅贻琦、金岳霖、林徽因、冯友兰、华罗庚、陈寅格、钱穆、梁思成、刘文典、费孝通、陈岱孙、杨振宁、许渊冲、汪曾祺、周培源、叶企孙.....这些大师,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