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生 焉知死|自杀行为的认知模型:理论和治疗
最近青春期孩子自杀的网络视频看着很让人揪心,如果忘掉所有的理论,只有一项技能,我希望培养我的孩子成为一个高自尊的个体。
自杀在心理治疗中是常见且相对棘手的问题,也是治疗过程中必须面对且要急迫解决的议题,我在Beck institute for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美国贝克认知行为治疗研究中心)接受过系统的有关自杀的治疗培训。
在讨论自杀议题,我先说明我的态度,在心理治疗过程中,我认为自杀可以是一种选项,我们有结束生命的权利,如果治疗师总是站在权威的角度否定自杀,反而可能造成来访的拒绝沟通。
我们可以从“死得明白,死得其所”的角度讨论,何必那么急,早晚都要死,至少在做出这个决策之前,可不可以不要死的稀里糊涂,因为很多人都没有活明白。
下文从两个方面来讨论自杀:
一、从认知的角度,为什么自杀?
二、如何有效干预(附具体干预策略),帮助更好地理解影响自杀过程的相关因素和循证干预策略。
01
自杀行为的认知模型
根据自杀的行为认知模型,如图1所示下图三个大椭圆形代表诱发自杀行为的三个主要因素。
beck认知模型认为“气质易感性因素”与心理障碍相关的认知过程(即,个体的思维和想法)和信息加工偏见(即,个体思考的方式)是导致个体自杀的三个主要因素。
当这些认知过程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增加,自杀风险与可能也随之升高。
简单而言,个体消极思维越多,认知偏差越显著,自杀风险越大。当个体出现自杀意念(即个体的自杀想法、画面、信念、冲动)以及有关结束生命或表达自杀企图,就可被认定为该个体正处于自杀危机中。
这些自杀相关认知过程在实施自杀行为时达到顶峰。根据认知理论:个体实施自杀行动的精确时间取决于个体痛苦阈限--无法再继续忍受心理痛苦的时间点,而这种心理痛苦与个体的认知加工有关。
精神障碍和自杀有关的认知过程会在生活压力情境中被激活。压力性事件容易诱发心理疾病(即图1左侧指代压力的图标)。
心理疾病与自杀高度相关,然而,从心理疾病到自杀的这一过程往往继发于额外的压力和应激因素(即图1右侧指代压力的图标)。
气质易感性因素与激活自杀所需的压力水平负相关。那些具有较少气质易感性因素和轻度心理障碍的个体往往需要遭遇较高程度的生活压力才会激活自杀相关认知过程。
相反,对于那些存在较多气质易感性因素和患有严重心理障碍的患者来说,较少程度的生活压力就可以激活自杀相关认知过程。
接下来分别阐述与自杀有关的三个主要因素——气质易感性因素、心理障碍相关认知过程以及自杀行为相关认知过程——以及相关实证研究。
一、气质易感性因素
如上所述,气质易感性因素是影响个体实施自杀行为可能的因素之一。
根据实证文献,将气质易感性因素共分为5类:
(1)冲动性;
(2)问题解决缺陷;
(3)过度概括化记忆风格;
(4)认知偏差;
(5)人格特征。
1、冲动性、敌意与攻击性
冲动性可能是目前在自杀人群中研究最广泛的心理特征。
研究发现,与无自杀尝试的个体相比,曾有过自杀尝试的个体报告出更高水平的冲动性(Brodsky et al., 2001; Corruble, Benyamina, Bayle,Falissard, & Hardy, 2003; Michaelis et al., 2004);尽管研究的结论不一致,总体而言,冲动性是自杀行为的相关因素。
冲动性、攻击性和敌意可以显著预测自杀行为。Brent和Mann (2005, 2006) 指出,冲动性攻击——冲动性、攻击性和敌意三种特质,个体倾向于以攻击性对负性事件和情绪回应——这是一种可高度遗传的特质,会增加个体在自杀意念下冲动自杀。
Keilp 等(2006)发现,在控制了边缘性人格障碍因素后,攻击性是三者唯一可明显区分曾有过自杀尝试和无自杀尝试个体的心理特质。
因此,冲动性本身可能是自杀行为的外围结构,而攻击性或攻击性、敌意和冲动性的混合或许是解释自杀行为更有说服力的机制。
2、问题解决缺陷
自杀行为第二个心理变量是问题解决缺陷。
实证研究显示,与非自杀个体相比,自杀个体的问题解决能力欠缺,更少使用替代性方案,消极评估替代性解决方案,在解决问题上更倾向于使用拒绝或回避策略(Pollock & Williams, 2004)。
问题解决缺陷与一系列自杀行为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例如,当问题解决被定义为个体想出不同问题解决方法的能力时,它与自杀意念而不是绝望感相关,并与压力相互影响,随时间推移预测自杀意念(Priester & Clum, 1993)。
然而,当问题解决被定义为个体对自己解决问题能力的信心时,它与绝望感显著相关,与自杀意念呈中等程度相关。
Reinecke, DuBois和Schultz (2001) 报告,对问题解决持积极的态度可以“缓冲”个体的抑郁和绝望,而抑郁和绝望会反过来激发自杀意念。因此,问题解决缺陷是自杀个体的显著特征。
问题解决缺陷往往出现于那些认知僵化个体中,在负性生活压力下促使绝望感和自杀意念加剧。存在问题解决缺陷的个体容易出现心理疾病、绝望感与自杀意念。换句话说,作为气质易感性特征的问题解决缺陷与一系列负面结果有关,包括心理疾病和自杀危机。
3、过度概括化记忆风格
问题解决功能损伤部分是由于过度概括化记忆风格——第三个气质易感性因素。
以过度概括化记忆风格为特征的患者难以从过去记忆中提取与个体有关的特定记忆。当被要求提取某些记忆时,他们往往会给出一些总结性的模糊回答(即类别记忆,如“我儿童时期的大部分暑假都是在河边度过”)。
这种认知风格是病理性的,因为当要求个体对某种具体情境做出判断和决策时,这会阻碍其充分地提取过往的个人记忆,造成负性情绪的泛化,并影响个体理性决策,容易沉溺于负性情绪(Williams, Barnhoffer, Crane, & Duggan, 2006)。
Williams和Dritschel (1988) 指出,自杀患者在问题解决情境中能顺利提取出一般信息,但在“提取”必要的细节信息时,他们对特定信息的搜寻就已经被阻断。
实证研究证实,自杀患者难以提取特定信息与问题解决缺陷间存在显著相关(Evans, Williams, O’Loughlin, & Howells, 1992; Pollock & Williams, 2001; Sidley, Whitaker, Calam, & Wells, 1997)。
过度概括化记忆风格会加剧绝望感和自杀意念,因为自杀个体总是会感知并相信自己无法摆脱痛苦情绪。
4、认知偏差
气质易感性因素的第四个类别是认知偏差。
自杀个体倾向于出现消极认知歪曲(如非黑即白思维、 以偏概全,糟糕至极等)和功能不良的认知。
某些自杀易感性较高的患者即使并未在当下体验到心理症状或自杀危机,但仍倾向于使用该认知风格行事;其次,自杀个体的认知偏差呈现出普遍性,对自己,环境和未来的持续性消极认知。
实证研究表明,相比于非自杀心理障碍患者,自杀患者存在高水平的认知歪曲和功能不良态度,即使当他们不处于自杀状态时(Neuringer & Lettieri, 2007)。
事实上, 两极化思维(非黑即白)是自杀个体的典型特征,两极化认知是根深蒂固、不易改变的看待世界的方式,与自我和环境有关.....两极化思维是自杀个体的显著特征。
因此,自杀倾向的个体所持有的认知偏差,在遭遇生活压力(或应激源)背景下易导致更大更持久的心理痛苦。
5、人格
最后,人格特征也可能是自杀行为的气质易感性因素。
大量研究显示,自杀意念和自杀尝试与神经质、和内向性有关(Roy, 2002, 2003)。
此外,某些以自杀意念和自杀尝试个体为被试的研究识别出其他相关人格特质,如自我批评、标新立异(novelty seeking)、伤害回避、愤世嫉俗cynicism、敏感性sensitivity 、依赖性dependency、被动性passivity 等(Useda, Duberstein, Conner, & Conwell, 2004)。
此外,研究证实,具有边缘人格特质或边缘人格障碍群体中更容易出现自杀意念和行为。
完美主义是目前自杀文献中研究最广泛的人格特质。与冲动性和问题解决相似,完美主义也包括几个方面。与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最相关的方面是“以社会或他人标准为导向的完美主义”,即“涉及对他人需要的感知以及满足他人的标准或期望”(Hewitt, Flett, Sherry, & Caelian, 2006)。
研究显示,相比于抑郁或绝望感,以社会或他人标准为导向的完美主义更能够强有力的预测自杀意念(Dean,Range,&Goggin,1996)。Hewitt 等(2006) 推测,以社会或他人标准为导向的完美主义通过诱发持续压力、将个体注意力集中于自身的缺点或失败而不是优势和成功上,从而增加个体自杀意念。
从上述自杀与人格的文献回顾中很明显可以看出,许多人格特质(特别是与完美主义和神经质)与一系列自杀谱系心理疾病相关,这些特质水平普遍高于有精神障碍却不伴自杀患者。
总结:
综上,气质易感性中的冲动性会导致个体在自杀意念下做出极端行为,问题解决缺陷会阻碍个体发展出更有效的的问题解决方案,认知偏差会导致个体以僵化、错误和极端的方式看待事物。因此,这些气质易感性因素均是自杀行为的远端和近端因素。
二、心理障碍相关认知过程
根据贝克所述(2005),“精神病理学的认知模型认为,心理障碍的患者对外部事件或内部刺激的认知加工是存在偏见的,这会系统影响个体的经验构建,从而导致各种认知偏差”。
因此,歪曲的认知导致个体容易体验到消极情感以及倾向于采用非适应性应对方式。
贝克最初是针对抑郁障碍发展出该理论的(Beck, 1967),但后来运用到了众多其他心理障碍中,如焦虑障碍 、物质滥用、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症等。
个体特定的信息加工过程和认知内容取决于其内在“图式”(核心经验)。
根据Clark和Beck (1999)的观点,“图式”是一种假定的核心认知结构,帮助个体理解和解释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现象,形象地说,图式是个体看待世界的“透镜”。
认知理论显示,图式根深蒂固,根植于早期经验,图示的发展受童年期和青少年期父母灌输的观念和养育方式。
心理障碍相关的图式会促使偏见的信息加工。
例如,抑郁图式包含对“丧失”和失败的消极态度,使抑郁个体更关注负面信息(而不是正面信息);另外,焦虑障碍的图式涉及夸大威胁与痛苦以及低估个体的应对能力,导致焦虑个体更强调对潜在威胁信息的过度加工,而忽略中性或安全信息。
根据认知理论,这些图式通常处于休眠状态,直到个体处于压力状态下被激活(即图1中左侧的“压力”图标),随即图式诱发了消极认知内容,促进了偏见信息加工。超过90%的自杀个体诊断至少患有一种心理障碍,这表明自杀个体至少存在一种精神障碍相关图式。
贝克精神病理认知理论的核心原则:
(1)偏见信息加工、消极认知内容与情绪、行为之间显著相关;
(2)核心图式决定了个体所持有的偏见信息加工和消极认知内容。
大多数自杀个体都具有精神病理认知模型的特征,精神病理性的认知过程也增加了自杀行为风险。然而,这些过程并不特异于自杀个体,也存在于众多并未实施自杀行动的心理障碍患者。
心理障碍相关的认知过程有可能会激活自杀行为相关认知过程。具体来说,与心理障碍相关的消极认知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增加可能会激活自杀图式,见下文:
三、与自杀行为相关的认知过程
在研究自杀的认知过程中,大部分的研究都指向“绝望感”hopelessness。
“绝望”被定义为对未来的消极预期。
贝克及其同事近30年的实证研究显示,在排除其他变量,绝望与自杀意念最为相关,并且绝望是住院心理患者和门诊患者伴自杀意念最终实施自杀的有效预测因子( Beck, Kovacs, & Weissman, 1975) 。
一系列研究表明,绝望是一种认知导向,相对于有心理障碍但不伴自杀意念的患者来说,绝望感在自杀患者中尤为显著。
持续稳定的绝望感是个体最终实施自杀的尤其显著的预测因子,这促使学者区分状态绝望和特质绝望。
状态绝望是在任意时刻被激活的绝望程度(如,在自杀危机期间),而特质绝望是个体对未来的持续消极预期(Beck, 1986)。
特质(或慢性)绝望是一种诱发自杀相关认知过程的自杀图式,由生活压力激活。
当特质绝望被激活,在生活应激和压力下,激活状态绝望导致自杀,简单而言,当个体本就抱有对未来持续消极悲观的预期,在压力和负性遭遇下,这种绝望感被强化和加深(我再也忍受不了这个越来越糟糕的世界),促使患者采取自杀行为。
虽然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了绝望和自杀间的显著相关,但仍有许多情况下,绝望难以解释自杀行为。例如,在那些低死亡意图、试图获得关注的自杀尝试个体中,绝望水平并未明显提升。绝望感与那些预谋实施自杀的高死亡意图个体最为相关。
实证研究表明,冲动性与自杀患者的绝望感呈负相关(Suominen,Isometsa, Henriksson, Ostamo, & Lonnqvist, 1997) ,而那些冲动自杀尝试(即考虑时间少于5分钟的自杀尝试)个体的抑郁水平低于那些非冲动自杀尝试个体。
在认知模型中(至少)有两种自杀模式——以特质绝望/慢性持续性绝望为特征(未来不会变好)和难以容忍感(我忍受不了)为特征。
一旦任意一种自杀图式被激活,个体都有很大可能在持续压力和负性刺激下体验到状态绝望。图2阐述了该过程。当状态绝望水平不断增加时,个体体验到剧烈自杀意念也会不断升高。
状态绝望个体会得出目前境况难以容忍且无法改变的结论。如前所述,认知偏差涉及偏见的信息加工。图3展示了两种自杀相关的信息加工过程。
首先证据表明,近期有过自杀尝试的个体显示出对自杀相关刺激(如,“人间不值得”)的注意偏见,个体处于状态绝望期间,更容易选择性关注消极绝望与自杀相关的信息,对自杀相关刺激的注意偏见会加速自杀危机。随即承受来自这些刺激的压力,将关注点聚焦于自杀。
其次,许多患者在自杀尝试之前都表现出一种认知定向障碍状态。他们的思维快速跳跃,经常伴随急剧的坐立不安和烦躁以及“视野狭窄”,认为自杀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忽略了其他可能的解决方式。
许多自杀患者的认知受损,他们处于剧烈的心理痛苦中以至于无法做出理性的有关结束自己生命的决策和选择,自杀个体呈现出认知瓦解或对当下的狭隘关注,从而阻碍了更理性的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
因此自杀患者存在“注意固着”,注意固着不仅指认知狭隘(思维狭窄),也包括一种挥散不去的想法,即自杀是唯一解决方案。
注意力固着与状态绝望相互作用,加剧自杀意念。当自杀个体处于绝望状态,他们能看到的问题解决选择甚少。
因此,相对于系统思考替代性的解决方案,他们将自杀视为合理解决方案的可能性随即上升,越视自杀为唯一解决途径,个体对他们生活处境就越绝望,且更可能感知自己的处境难以忍受。
换句话说,状态绝望和注意固着间存在双向关系——状态绝望会增加注意固着,而认为自杀是唯一选择的注意狭隘(narrow mind)会加剧状态绝望。
总而言之,当自杀图式被激活时,自杀行为相关认知过程就会被触发。在大多数情况下,自杀图式激活的三个影响因素——气质易感性因素、精神障碍相关频繁、强烈和持久的认知以及生活压力。
02
针对自杀患者的认知疗法
针对自杀患者的认知疗法是一种针对性的的心理干预,主要治疗目标:
(1)纠正自杀图式;
(2)打破自杀危机相关认知过程;
(3)修正在自杀危机中有着重要作用的气质易感性因素。以此降低患者在未来实施自杀行为的可能性,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过去诱发自杀危机的痛苦情绪。
针对自杀患者的认知疗法包含三个主要阶段。
一、治疗早期阶段旨在:
(1)帮助患者了解认知疗法的结构和过程
(2)提高患者的参与度
(3)进行自杀风险评估
(4)发展安全计划
(5)要求患者提供自杀危机前诱发事件的详细描述
(6)注入希望(Wenzel, Brown, et al., 2008)。
在自杀患者的治疗中,提高患者的参与度和注入希望尤其重要;研究证实,仅有少部分自杀经历患者在住院治疗后仍能坚持门诊心理治疗,并且由于过往种种失败的治疗经历,许多自杀患者对治疗抱着矛盾和无望的态度。
此外,临床医师和心理治疗师还需进行风险危机评估以识别患者的自杀风险和保护性因素,从而确定患者暴露在自杀危机中的风险,决定采用何种程度的护理干预(如治疗小节频率、是否住院治疗以及药物干预等)。
在第一次治疗小节中,临床医师和患者合作发展出一项安全计划,列出一张可在自杀危机期间使用的应对策略清单,内容包括:
(a) 导致自杀危机的预警信号
(b) 在无人协助情况下可使用的应对策略
(c) 写下自杀危机期间可以求助的朋友和家人的联系信息
(d) 心理健康专业人士的联系信息或自杀危机干预热线 (Wenzel, Brown, et al., 2008)。
在之后治疗小节中发展出的应对策略也可添加至安全计划中。在治疗早期阶段的剩余治疗小节中,患者需详细陈述导致自杀危机的内外部事件,以供临床医师发展认知个案概念化,进而确定具体的干预点。
二、治疗中期阶段旨在帮助患者发展管理自杀意念和降低未来自杀行为的认知和行为策略。
接下来,本文将阐述几种用于纠正(自杀行为认知模型中的)非适应性认知模式的策略。
最后在治疗后期,临床医师和患者准备结束治疗。为了评估患者是否已准备好结束治疗,临床医师需要安排预防复发的治疗小结,包括一系列指导性的想象练习,让患者生动形象地想象导致其近期自杀危机的事件以及具体描述可供减轻痛苦的应对策略。
一旦患者成功完成预防干预小节就意味着其可以终止或过渡至维持治疗小节(不定期治疗)。相反,如果患者难以或无法完成预防复发小节,那么需延长中期治疗阶段以强化技能,管理自杀相关认知过程以及自杀危机期间的行为(Wenzel, Brown, et al., 2008)。
1、活下去的理由 |生命意义感
研究文献中一致证实的一个保护因素是“活下去的理由Reasons for living”,活下去的理由与绝望呈现负相关(Malone et al., 2000),表明了专注于活下去的理由或许可以降低绝望感。
此外,强调活下去的理由可打破许多与自杀行为有关的认知过程,如从自杀相关线索上转移注意力。在自杀危机期间,“活下去的理由”提示物有可能降低自杀是唯一选择的注意固着水平。
提醒患者活下去理由的一个简单方法是让其将把这些理由列在一张卡片或手机便签并随身携带。然而许多患者表示,当他们处于剧烈痛苦时,这样一份清单不足以将他们从自杀危机中解脱,所以需要更加生动的提示物。
为了解决该问题,临床医师鼓励患者建立一个“希望工具包Hope Kit”。这是一种记忆的提示辅助工具,包括一系列用于提示患者活下去理由的有意义的任何物品,并且在危机时刻方便获取。
患者可以专门准备一个储物盒(如鞋盒),然后把提示物品放进去(如亲密朋友和家人的合影、信件以及励志或宗教名言,希望工具包也可以完全电子化,储存在手机中的专门相册)。
“希望工具包”概念可根据个体的不同需求进行个性化处理,如以剪贴簿、拼贴画、绘画或网页的形式出现。在患者创建希望工具包之后,重要的是方便患者在自杀危机期间方便获取。
2、问题解决
如上所述,问题解决缺陷是气质易感性因素之一。
问题解决技能提升是自杀患者认知治疗的核心成分。
问题解决可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处理。
间接方式是,通过与患者合作商讨治疗安排、系统推进治疗安排并定期总结,临床医生在每次治疗小节期间建立问题解决模型。该过程向患者显示他们的问题能够通过逻辑分析,并将大的问题分解成小的部分有效管理。
更直接的方式是,临床医师与患者合作在两个领域提高其问题解决技巧。
首先,临床医师使用认知策略识别和评估患者对生活问题以及自己对解决这些问题能力的消极态度,目的是增加问题解决自我效能感。问题解决自我效能感的改善会降低绝望感和自杀意念。
第二,临床医师需专注于患者表现出的问题解决缺陷,包括识别问题、使用客观方式,清晰描述并定义问题、发展现实的解决方案、生成解决方案、评估这些解决方案的长期和短期优缺点、决定采用并实施解决方案以及评估解决方案的有效性。
大量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常规治疗,问题解决干预可以显著降低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
例如,McLeavey等(1994)发现,在12个月的随访期间,只有10.5%的患者在解决问题干预中有过反复自杀尝试,而对照组(即短期问题导向咨询)中的比例是25%。
此外,相对于常规治疗,问题解决技能的提升可在更大程度上降低抑郁和绝望水平。因此,问题解决是自杀患者认知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仍需结合其他成分来解决有实证和理论依据的其他自杀行为方面。
3、降低自杀冲动性
在本文认知模型中,与问题解决缺陷相似,冲动性有可能在几个方面导致自杀危机。心理治疗时需向患者阐明自杀危机终会过去。
这些危机往往以“浪潮”形式出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因此,当患者“安然度过这波浪潮”后,自杀意念一定会下降。
有些患者并不接受这种解释,在这种情况下,心理治疗师需绘制患者的情绪和自杀意念随时间变化的图表。这种情绪波动图标为治疗师的观点提供了令人信服的支持证据,即患者不会无限期地处于自杀危机状态。
某些患者认为阻止自杀行为是在“拖延自杀”。还有一些方法处理患者的冲动自杀,例如“两人”规则,即在做出任何决定之前必须与两个人磋商。
最后,治疗师可以利用治疗期间发展出的应对技巧来确定阻止冲动行为最有效的策略。针对冲动自杀的短期应对策略包括那些患者安全计划中列出的策略(如分散注意力,增强社会支持系统)。强烈建议冲动自杀患者实施长期策略,即保证所处环境的安全性和减少生活环境中接触致命工具的可能性。
4、提高社会支持
众多自杀个体认为,自己是孤独的,没有人在乎他们。因此,帮助患者改善他们的社会支持系统是干预的关键成分。许多提升自杀患者社会支持的方式可以修正导致自杀危机的因素。
例如,研究显示感知社会支持与绝望感呈现负相关(Tan & Karabulutlu, 2005),表明改善个体社会支持网络会降低绝望相关自杀图式。此外,社会支持网络可以为个体提供安慰和指导,从而缓解压力,降低无法容忍感。
认知取向的治疗师通常会让患者的社会支持成员移除家中的致命工具,保证安全的家庭环境,消除自杀相关线索。最后,患者的社会支持网络可以支持他们定期参加治疗,保证患者的治疗参与并增强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同时,在心理治疗时,可以帮助自杀尝试的患者家人进行充分的心理健康教育。
以下个体有自杀倾向的信号包括:
总是表达想死或是想结束生命等类似内容
总是表达感觉很空虚、自觉无能、没有活下去的理由类似的话
为自杀制定计划或选择自杀的方式(如上网搜索、存储药物或买枪(国外))
自觉内疚和羞愧
总是谈及自己有一种被束缚住的感觉,却没有解决方法
感到难以忍受的痛苦(情绪上或身体的疼痛)
感觉自己是别人的累赘
饮酒、过量用药行为频繁
表现出焦虑、易激惹
对家人,朋友有退缩回避行为
饮食和睡眠习惯改变
易怒或总有报复他人的想法
冒险做一些危及生命的活动(如车速极快)
经常谈论或思考死亡
表现出心境的剧烈起伏,从悲伤突然地转变为平静或兴奋
对重要财物失去兴趣(如捐赠、放弃重大财物)
莫名地向朋友家人告别
将事情安排井井有条,订立遗嘱
03
结论
根据上述内容,认知疗法可降低患者未来实施自杀行为的风险,帮助他们在自杀危机期间,识别预警信号以及使用相应认知和行为应对策略。
临床医师、心理治疗师可以通过针对增加患者自杀危机易感性的气质因素、诱发自杀危机的自杀图式以及自杀行为期间发生的认知过程,从多个心理层面进行干预。
大量研究研究显示了该治疗的有效性,Brown等(2005)发现,相对于那些最近有过自杀尝试并且只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来说,接受该针对性的认知干预的50%自杀未遂者再次实施自杀行为的概率显著降低。
本文希望,通过自杀易感性(气质易感性),心理障碍的认知过程和自杀相关的认知过程来科学了解自杀患者,只有在充分的研究和了解自杀的影响因素,才有可能提供针对性的干预,从而降低易感性患者的自杀行为和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