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理论-情境观:夫妻关系
夫妻组成家庭,成为社会最基本的单元,那么夫妻家庭和谐稳定也就代表社会稳定。从这一点来说,构建良好的夫妻关系对于社会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二人结构中,夫妻关系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平级结构。它和朋友关系有相似又有差异。
相似的地方在于:
没有血缘关系的二人结构可以聚合,也可以分散。
夫妻过不下去可以离婚,朋友交不下去可以断交。
血缘关系的父子就无法断交,就是登报声明断绝父子关系,遗传基因上无法割裂父子的血缘传递。
不同的地方在于:
夫妻关系受到法律保护,夫妻双方有相应的义务和权利。
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外婚制是人类重要的制度,说明婚姻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性。
还有一点差异在于,夫妻之间关系没有近或者远,而朋友关系可以近一些,也可以远一些。
由于夫妻关系的独特性,根据心理学家程乐华博士关于情境观理论,我们可以把夫妻之间的关系称为夫妻关系情境,在这个独特的情境、言语、微表情都与其他二人关系存在显著差异。
夫妻关系(以下我们必须假设夫妻关系良好)属于亲密关系,心理学家总结夫妻之间的关系有三个原则:
平等、按需分配、共有。
首先是平等:
不管夫妻双方对关系的贡献有多大差异, 都平等分配成本和收益。从来没有听说丈夫多赚钱就可以多花钱,而妻子少赚或者不赚钱就可以少花钱。
其次,是共同体:
研究表明(Maner & Gailliot, 2007)亲密关系与其他人际关系相比,亲密关系有更多的利他性。(利他性,指的是为了对方好,而可以忽略自己的利益。典型的利他性是母子之间的关系。母亲对于孩子无条件的付出)
夫妻关系有很高水平的依恋和许多共同利益。(依恋,是很专业的概念,指的是个体对于某人的情感连接。分为四种类型——安全型、焦虑型、回避型和害怕型。)
虽然夫妻双方有很多差异,但是就针对共有的家庭来说,夫妻有很强的认同感,换句话说,夫妻组成了深厚感情的利益共同体。
也正是基于利益共同体的假设,夫妻分别创造财富,归集收入用于共同消费支出。(当然也有各自赚钱各自消费的组合)
第三是按需分配:
在使用金钱上实行“按需分配”(Kidder et al., 1981)。
根据心理学家黄光国“华人工具性—情感性关系”。
该模型指出,如果把人与人关系类比为一条直线,那么直线的两端是工具性和情感性,关系越熟悉,倾向情感性关系,比如母子夫妻关系;关系越陌生,倾向工具性关系,比如和银行柜员的关系,和路人的关系。
情感越深越倾向按需分配。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夫妻之间情感关系远远大于工具性关系。
很多小年轻一吵架就喜欢互相讲道理,这一点不对的。
夫妻之间不需要太强调“理”,而应该重视“情”。古语说“夫妻同心,其利断金”,而不是“夫妻同理”。这个“心”指的是情感。
夫妻之间既然是平等、共同体、按需分配,那么夫妻一方是否可以无节制地消费资源,是否可以不付出呢?
横平理论:心理学家在研究夫妻互动中提出横平理论。
该理论的主要观点就是当相对收益相等的时候,夫妻之间的关系是平衡的。
如果不相等就不平衡,在不衡平的关系中, 个体会感到烦恼。
当付出多于收获时, 他们会体验到怨恨、生气和难过;当付出少于收获时, 会感到内疚、羞愧和焦虑。
面对不平衡有三种处理办法:
第一种办法是减少自己对于夫妻关系的投入;
第二种办法是改变自己的认知,认为投入多一点也是值得的;
第三种办法是离婚,彻底结束关系。
这个理论和职场的付出回报不平衡理论类似。我早期研究职场的付出回报关系,发现付出大于回报的时候,会觉得不公平,长期的付出回报不平衡导致职业倦怠,进而导致身心健康问题,比较严重的疾病包括心脏病、糖尿病等。
不过,关于男女对于付出回报的认知度不一样。依恋类型偏焦虑的女性喜欢为保持关系投入更多,把伴侣的幸福当作对自己的奖赏。换句话说,焦虑型女生会努力为对方好。
研究者发现,对女性来说,提供支持对她们的身体健康更有利,而对男性来说,得到支持更有利于健康(Väänänen, Buunk, Kivimäki, Pentti, & Vahtera, 2005)。
另一个性别差异是关于衡平的情感反应。付出多于收获会让男性感到愤怒,憎恨,怨恨和受伤,女性也会感到愤怒,但是她们更可能感到难过,沮丧和抑郁。
综上,夫妻关系必须保持平等、共同体、按需分配原则。在此原则上,夫妻双方需要考虑付出与回报之间的平衡。这里的投入是指个体对关系的贡献,可以是资产,例如美貌,财富;或者负债,例如不忠,懒惰。资产可以给个体带来收益,负债则带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