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不建议你再找前任复合
“不然我们重新来过。”
电影《春光乍泄》里,在外面花天酒地,玩累了、受伤了的何宝荣,都会回来找黎耀辉复合。他知道黎耀辉会一直包容和爱他,但是重新复合以后,何宝荣又开始在外面沾花惹草的胡来。
两人开始争吵,再次分开。等他回来时,又是那一句:“黎耀辉,不如我们重新来过。”两人又开始重蹈覆辙的爱在一起,但每次又出于同样的事情而分开。
直到有一天,何宝荣再次回来,才发现黎耀辉已经离开了。
想必你也有同样的经历,分手后的数十天里,不断地翻看他的朋友圈,不断翻看曾经甜蜜的聊天记录,不断打开又关掉的对话框,直到取消置顶那个让你曾经那么期待闪烁的头像,在不断涌入新消息的聊天列表里,慢慢地往下沉。
夜里容易矫情让你放声大哭,多么希望此时此刻有一个熟悉的对话弹窗,告诉你,他还想着你,就像婴儿嘴里被塞入奶嘴,你不哭了,好像爱情回来了。
但是现实中,那个复合的“奶嘴”也不常常管用。
最近在看一档澳大利亚真人秀《与前任约会》,这里面的前任并不是那种只分手几个月,还能死灰复燃的前任,而更多是分开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伴侣。
比如被一段不平等的亲密关系捆绑在一起的埃里克和劳伦。
“那时候的我是个工作狂,每天的生活都很规律,每天都要锻炼4~6个小时,而她总是想粘着我,跟我在一起,可我却没办法给她足够陪伴,现在想想我真像个笑话。”埃里克对曾经那个“自我为中心”的自己感到懊悔。
分手6年期间,交往过无数的女朋友,但在心里却不停地跟“心中的白月光”劳伦做比较。甚至在很多不愉快的时光里,靠翻阅跟劳伦的合影度过,让自己好起来。
他坚信这个“6年后的自己”能重新点燃劳伦的爱。
重逢的一幕很感人,劳伦见到埃里克还是会害羞,还是会像个小女生一样对着他笑,让埃里克心像融化了的棉花糖,开心地对节目组说:“她一点都没变,就像时间被冻结了一样。”
但实际上,劳伦不断的强调:“我跟以前不同了,我不会一味委屈求全,我会尊重自己的感受。”是的, 沉浸在狂喜和幸福的埃里克并没有听懂她的话,甚至心心念念为她制造各种约会和惊喜。
比如去他们第一次约会的地点——溜冰场;给她做烤翅;去上人体绘画课,隔着屏幕都让人脸红心跳的约会,但是两周过去了,劳伦依然不肯跟他牵手。
“可能他还是跟以前一样。”劳伦摇摇头。
面对埃里克当年为劳伦的生日礼物——一笔丰胸资金,两人站在了对立的两方:劳伦认为他对自己不满意,才会暗示自己去改变外貌;而埃里克认为自己只是满足恋人心中的期待。
也许,埃里克爱的只有自己,和那个想象中的恋人“劳伦”,而现实中的劳伦以为这6年,能等到他能幡然醒悟,能爱上真实的自己。
这对恋人的结局是沮丧的,劳伦说:“即便他真的改变了,自己也无法重新心动了。”爱情会过期,即便“迟到的改变”很难加热早已变质的爱情。
当然,埃里克和劳伦的分手故事,是基于彼此感情地位的不平等,现实中导致分手的原因有千千万,比如有最常常听见的三观不合,出轨的、异地的、不信任的、父母反对的、经济原因和地位悬殊的、一方有性格缺陷或者精神疾病(比如家暴、爱撒谎),甚至有一种喜欢以爱的名义去折磨对方,反复求证:你有没有变心,你到底爱不爱我?你会不会一直爱我?就像一个贪婪的蛆虫,腐蚀彼此对爱的甜蜜渴望。
正如心理学家弗洛姆在《爱的艺术》里所说的:
“人们往往把这种如痴如醉的入迷,疯狂的爱恋看作是强烈爱情的表现。而实际上这只是证明了这些男女过去是多么寂寞。”
分手后想过要复合的情侣是高达98%,但复合是一件极高风险的事情,因为你想修复的是「你想象中的爱情」,而不是想接受一个存在缺点的恋人和充满矛盾的感情。
认为「复合」就象一个魔力按纽,按下之后,他曾经的缺点全都消失不见,变成一个完美的恋人回到你的身边。这段感情能像你构思的蓝图一般运转,你活在自己的想象中的世界里,彼此没有矛盾,相爱相依。
你想挽回的到底是他这个人,还是你想象中的爱情?
而事实上,能让感情得以存续的,无非是个体的成长。当人总是拒绝成长或者假性成长,关系依然会变得不堪一击。
最后,送上一条最容易忽视的忠告——如果你正在考虑与前任复合,请把它当做一段全新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