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生活无聊、颓废又很丧?
文:侯悍超
来源:知乎,个人主页:https://www.zhihu.com/people/houhc/posts
2017年底罗振宇在时间的朋友演讲中提到一个案例,讲到为什么吃鸡游戏现在比王者荣耀火爆?
一位游戏行业的从业者说,因为王者荣耀好几分钟才能给人爽一次,但是吃鸡一分钟能爽好几次。
这样的现象不仅仅是在游戏行业,朋友圈、头条新闻、各种视频直播网站、淘宝购物、洗脑神曲、不可描述的影片等等,这一切都是在给大家提供高强度高频率的新鲜刺激。
无聊的时候打一把游戏,淘宝买点东西,感觉爽一点了;寂寞的时候刷刷朋友圈,看看美拍快手,感到跟世界连接起来了。
现代社会大家越来越依赖网络,依赖那些高强度高频率的愉快刺激。游戏厂商这个东西玩的最六,从中收割大家有限的时间和注意力资源,获得了巨大商业成功。于是很多其他行业,包括教育,也提出要游戏化,尽量多设置及时地回报和奖励,不断的吸引大家反复来使用这个产品。
如果从商业和盈利的角度看,这些提供反馈和刺激的做法都无可厚非。
但是这些刺激和娱乐真的能让我们幸福么?
为什么很多人刷完朋友圈、打完游戏、逛完淘宝以后面临的反而是根深的空虚和无助?似乎那种本来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的东西并没有真的给我们带来快乐。
有些人会从消耗和创造的角度来理解这个事情。说有些乐趣是消耗性的,本身不产生价值,比如刷淘宝,这种东西会让人空虚。而有些刺激是创造性的,比如写作、码代码、帮助别人,这种创造性的东西才会让人幸福。
仔细思考一下,这样分类和思考隐含的评价标准是:如果一个事情对未来是有好处的,可以帮助自己长期获益,就是一个好的兴趣,是值得我们追求的,是能给我们带来满足和幸福感,我们应该更多地追求,可以简单概括为加法思维。
不过我们也可以举出无数例子来说明,很多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包括很多事业有成的人,依旧会感到空虚寂寞不幸福。他们做出了很大的成就,从事创造性的工作,为他人提供了价值,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他们都应该幸福呀?所以说按照消费性乐趣和创造性乐趣来分类也是不能解释这个问题的。
而我认为这个事情的关键不在于什么类型的刺激和乐趣,而在于过度的刺激我们的感官和大脑,会让他们变得麻木,最后结果就是没法感受到生活中细微的美好。
这个结论背后有很多心理学的逻辑和研究,包括神经系统和多巴胺等等,后边我会继续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继续解释,并且也写一些方法。不过这第一篇文章我想讲一个自己的故事:
我很喜欢吃寿司,吃的时候会放很多芥末,比身边的多数人都放得多。这个习惯起源于我自己争强好胜的习惯。记得第一次吃芥末是跟父母以及另一家三口,我和那个小孩都是第一次吃芥末,吃的时候都觉得很辣,呛鼻子,甚至流眼泪。不过我以前很好强,喜欢跟别人比看谁能吃更多的芥末,于是我就坚持着继续吃了很多。然后吃着吃着似乎觉得也没有那么辣了。后来我每次吃芥末都要多吃一点,于是练成了比一般身边的人都要高出一个level的吃芥末水平!(听起来似乎没什么了不起的 ┑( ̄Д  ̄)┍) 。不过我还是觉得自己棒棒的,并且一直保持这个水平好多年。
来澳洲以后有一次我们从外边定了一些寿司外卖,店家给了很多很多的芥末。我一看这么多芥末不能浪费呀,于是加了很多。那个芥末可能质量不是很好,不完全是自然地,可能有一些工业调制的成分,所以劲很大。我当时吃的时候只是感觉有点辣,但我为了表示自己很能吃芥末,于是还是坚持吃完了,而且吃到后边似乎就没那么辣了。
结果第二天,我的味觉消失了。
隔天,我做了一锅宫保鸡丁作为午饭。开始时我按照平时放调料的习惯加了一些盐,尝了一下,觉得没有味道。于是就继续加盐,还是没有味道!于是加了第三次盐,才刚刚尝出了一点味道。这时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我舌头的味觉好像减弱了?!不然不可能加了这么多盐还这么淡。于是我叫老婆来尝了一下。菲菲说:“恩。。。除了太咸其他的都挺好。。。”
第三天,我把前一天剩下的宫保鸡丁拿出来热了准备就着米饭吃。当我把那个宫保鸡丁放在嘴里的时候,那个咸啊!!!菜简直咸到几乎没法吃!!!这时我才知道昨天菲菲其实是给我留了好大的面子………
当时我心里的想法就是:谢天谢地,我的味觉又回来了。
从哪个事情之后,我已经小半年没有吃芥末了。之后每次吃寿司,我都只沾一点点酱油,似乎尝到了以前从没尝到过的寿司本来的味道。
现在大家感到生活不幸福,无聊、颓废、丧,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我们真的没事做,而是因为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
网络世界有太多太多的新鲜刺激,这些刺激的强度和频率都远高于过去和自然世界。我们不断地在刺激自己的大脑,就像不断地吃芥末一样,最后大脑就失去了味觉。
这时候有两种办法让大脑继续感觉爽,一种是停止刺激,等它回复;另一种是继续加量,就像我给宫爆鸡丁中不断加盐一样。
可能有些人会觉得这个过程有点耳熟?似乎跟毒品的逻辑是一样的?确实是这样的,网络成瘾已经是很多研究人员的重点研究目标了。但我这里不想用成瘾这个感觉有点病理化的词汇来形容这个现象。我不关心我们是不是有病,我更关心我们过的是不是幸福。
现在大多数人的共识都希望丰富生命的体验,让生活幸福,这个没问题。但很多时候大脑受骗了,以为获得那种高强度的愉悦感就是丰富了生命的体验,增加了幸福,于是很多人为了增加生命的体验所以要经常搞点刺激,期待那种刺激能让自己感到新鲜、激动、燃。
但其实这些只是在过度刺激我们的感官,让大脑变得麻木,感受变得单薄,反而提升了我们获得幸福的门槛,降低了生命体验的丰富程度,反而让我们感到无聊、颓废、丧。
最终的结果就是我们很难从平凡的生活和自然的刺激中获得幸福。因为你除了高强度的愉快地刺激什么都体验不到,包括简单的美好,以及伤心和难过,剩下的就只有需要更大量多巴胺的大脑。
我想每个人都有看星星的经验。如果我们盯着一个很亮的东西一段时间以后,再去看星星,是看不到什么星星的,如果想看到星星,需要让自己的眼睛在黑暗中适应一段时间。那些星光其实就是我们生命中的幸福体验,而灯光则是身边和大脑中的各种无关紧要的噪声和刺激。如果我们每天都在关心网络中的八卦信息,眼睛就会适应那个强度的光线,也就无法看到天空中闪亮的星光了。
地上每亮起一盏灯,天上就消失一颗星星
如果想让自己的生命中星光熠熠,首先要做的是关上那些不必要的灯。
作者简介:侯悍超,墨大积极心理学中心搬运工 ,学践者。知乎个人主页:https://www.zhihu.com/people/houhc/posts
责任编辑:Spencer 一只
原作者名: 侯悍超
转载来源: 知乎
转载原标题: 为什么感觉生活很无聊、颓废、丧?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