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姑娘正在被暴力男“驯化”
文:小富女
来源:小富女(ID:beauty-life5)
-01-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炎炎夏日,实在让人不寒而栗。
一男子站在被告席上,当众深情告白:“除非黄土白骨,我愿守她百岁无忧”。
你可能想不到,他告白的对象,就是被他连捅60多刀,却侥幸活下来的受害者。
但更想不到的是,受害人不仅无条件的原谅,并手写了一封谅解书,恳请法庭不要责罚。
你以为这中还藏着怎样的崎岖与隐情?
然而并没有。
整体看下来,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2017年的上海,三十多岁的男子沈某,某次通过微信摇一摇,搜索到了附近的李姑娘。
两人一番畅聊,觉得彼此都很投缘,很多兴趣爱好相合,大有一种高山流水的心心相惜。男子在后来说起两人的这段相遇,依然动情的用了“命中注定”来形容。
于是一来二去,两人从线上走到线下,成了正式交往的男女朋友。
但是热恋之中,女孩很快发现,如此一见如故的知心爱人,竟然已经有妻有家。
他的妻子是知名高校毕业的硕士生,他们的儿子天真可爱,不到三岁。
于是李姑娘决定退出,内心虽然挣扎,但也明白分手是眼前唯一的路。
可没想到,男子沈某却在这个时候坚定的表达:一定要跟妻子离婚,一定要娶心上人李姑娘。
原来,男子和妻子是相亲认识的,但两人并没有感情,也不产生化学反应,就是平平淡淡生活在一起,甚至连架都不吵。
他说一定会离婚,一定要娶她。
并且为了能尽快离婚,他不惜放弃婚后所有财产,将儿子的抚养权也给了妻子,并承诺每月支付5000元的抚养费。
甚至在老父母都出面反对、反复游说时,他嘭的跪在他们前面,称这才是他认定的人。
很快,沈某协议离婚。感动的李姑娘与他生活在一起。
然而并没有想象中的美好。真正生活在一起的种种矛盾,使得同居生活很快变得一地鸡毛、罅隙渐生。
2017年的11月22日,沈某加班到很晚才归,李姑娘却怀疑他是去跟别的女孩约会。
工作的压力、经济的煎逼、与父母的僵持、与理想的落差……促使情绪失控的沈某,从厨房操起榔头和菜刀,就往女友的面部猛砍。
直到女友的鲜血不断溅到他的脸,他才总算醒了过来,开始为女友包扎,并送到医院。
然而大难不死的李姑娘,令人想不到的是,醒过来后的第一件事竟然是为沈某求情,并写下了无条件谅解书。
到底为什么?
她说:
他伤我不是他一个人的责任,有很大的原因在于我。
他其实对我很好,我经常发脾气,而他一直包容我。
我实在是无法忍心,看着爱人的余生在牢里度过。
甚至,当法庭严肃判决,沈某因故意杀人而被判三年有期徒刑时,她则当庭表示:一定会等他出来,今后两人将继续在一起,直到白头偕老。
上海男子连捅女友六十刀仍获谅解:今后将白头偕老 (点击即可观看视频)
-02-
这个事情爆出来后,很多网友看的天雷滚滚,实在无法理解姑娘的做法:“难道是言情剧看得太多,所谓相爱像才是爱情?”“姑娘啊,你这是不撞南墙不回头啊,太傻了”。
然而却让我想起这样一桩案例,或者可以一定程度解释姑娘的做法。
1933年5月的一天,美国一市政执政官的25岁的女儿玛丽,在父亲家里洗泡泡浴时被4名男性绑架,这四名绑匪手持短管散弹枪闯入房内,挟持了刚刚穿好了衣服的玛丽,并强行把她带到一个旧农舍,用铁链将她锁在地下室里,然后向她的父亲亨利索要六万美金。经过讨价还价,玛丽的父亲和绑匪以三万美金达成协议。
玛丽的父亲向绑匪付了赎金不久,玛丽便毫发无损地被放了回来,一个月之后,四名绑匪中的其中三个被警方抓获,并送去审判,然后不可思议的一幕又发生了:法庭上,玛丽说在被囚禁的29小时内她被照顾得很好,其中一名绑匪还送了花给她,她请求法官对绑匪从轻发落。
法官自然没有接受她的建议,对那三名绑匪做出了严厉的判决,玛丽对此深感内疚,她公开同情她的绑匪,要求市长取消判决,甚至带着礼物去监狱里看望绑匪,与他们保持着朋友关系。
我之所以听过这则案例,因为这是心理学上赫赫有名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十大经案例之一。
到底什么是“斯德哥尔摩症”?
简单的说,就是被害者完全屈服于暴虐,对犯罪者产生情感(好感、依赖心等),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
再看第一个故事,即便对方那么的丧心病狂,她却依然认为他是深爱她的,原因只在于他经常能包容她的坏脾气;
第二故事里,即便对方就是处心积虑在犯罪,但她却认为绑匪不应有罪,原因只在于她在囚禁的过程中被照顾的不赖。
他们对她们,都只是略释小贿,却被当成了极大的宽忍和慈悲。
人们对“斯德哥尔摩症”的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处于极端的恐惧中,当生命受到威胁时,会对施暴者的一口饭、一口水、一口呼吸都心存感激,甚至转化为对强者的崇拜和敬畏,对其心怀恋想。
可是再开这个过程:
我给你一巴掌,再给你几颗糖;
我暴打你一顿,再爱了你一周。
多么像人类在“驯兽”。
-03-
我曾经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千万要小心家暴男,因为他其实并不爱你,但他的种种表现倒像在“驯化”,有意或无意,不断降低你的底线,把你变成听话的人。
不寒而栗。
全国妇联的一组数据表明,在中国2.7亿个家庭中,约存在有30%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
也就是说:我国平均每7.4秒就有一位女性遭受丈夫毒打。
而另一数据,我国受家暴女性平均在被虐待35次后才会报警,最长已遭受40年。
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受家暴女性,选择了尽可能的隐忍。
电影《记忆大师》里,警官沈汉强曾那么竭尽全力的想带受暴女离开,可她不仅对保护她的警官冷言相斥,还坚持对暴打她的丈夫不离不弃,让我实在记忆犹新。
到底为什么离不开?
有人曾这样总结了家暴男让受暴女,步步深陷的三部曲:
第一,摧毁你的自尊和自信。
他会用各种方式给你洗脑,贬低你、矮化你,让你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只配他这样的人。家暴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人格的侮辱和贬低。
第二步,是孤立并虐待你。
控制你的人身自由,在经济上断绝你的后路,让你不敢离开你所熟悉的环境,不让外人发现你身上、心上的伤痕。
第三,不断加大你对暴力的容忍度。
施暴后立刻对你下跪、道歉、求饶,并且通常对你比以往更好。但你如果你容忍了第一回,他就会来第二回。如此循环。
这与“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所形成的四大条件几乎如出一辙:
1.人质必须真正感到加害者威胁到自己的存活(忽然受到巨大的暴力威胁)
2.人质必须相信,要脱逃是不可能的,感到绝望(摧毁心里的防线和自尊自信)
3.控制人质的信息来源和思想(孤立受害者)
4.在遭挟持过程中,人质必须体会出加害者略施小惠的举动(得到安抚)
所以常常听那些深陷其中的受暴女,痛哭流涕的说:
他之前对我那么好,让人实在不敢相信他也会打人。多半是一次偶然;
这里问题也有我的一半,是我激怒了他。属于事发有因,所以情有可原;
他除了家暴的时候特吓人,平常却对我特别好!好到让我不忍说走就走。
她们在相处的矛盾体察到焦虑和不安。觉得都是自己的错,对方对自己的态度,很大程度取决于自己的表现够不够好。所以需要不断讨好施暴者,才能维持生活的安稳;
她们在突然遭受了巨大的暴力之后,顿感到非常压抑、绝望和无助。这时只要有一点点光,就会点燃她们的希望。而施暴者在第一时间对她们说“都是因为太在乎你了,太怕你离开我了,所以才会这么的激动”,他们的温柔成了一种浪漫的幻象,更成了受害人在黑暗里所要拼命抓住的光。
她越是想要抓住光,就越是想要拼命讨好和迎合,付出越来越大,也就越难“放下”。
于是周而复始,陷入新的循环和怪圈。
人是可以被驯养的,这是斯德哥尔摩症研究的一残酷结论。
-04-
别以为斯德哥尔摩症离我们很远。
依照文化传统之心理学研究同时表明,只有极少数人对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具有天然免疫力。
所以只要在一定的时空维度和条件设置下,任何人都有可能被催眠和洗脑。
而尤为讽刺的是,斯德哥尔摩症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它的动机完全是人类出于天性的自保。
那么到底如何破局?
研究认为,情感上依赖他人,且容易受感动者,更为可能患上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所以,给生活多个支点、打开自己的圈子,不失为不错的应对措施。
但其实还有一个最为朴素和实际的办法:
即强大自己的认知。
就是摆脱思维的桎梏,试着跳出来,看到这种病态关系发生发展的全貌,明白它的起因及表现,了然它最终的走向和结果(这也是我今天,极力想写这篇文章的原因)。
究竟何谓心魔?其实就是人类认知的失调。
是在局限的认知里钻进了牛角尖,被一面的认知遮蔽了双眼、蒙蔽了心智。
我曾也关注过一些反传销的案例,如果只是将受害人强行中断拖拽出来,往往受害者并不领情,甚至极为抵触。而真正能从传销里走出来的,多半是在实践或认知里,已然走完了全程、看到了全貌、看透了过程,得出钱不会回来、不过如此、就是场骗局的幡然醒悟。
解开心魔,归根结底还是一场自救。
而想要自救,靠的正是一点勇气和不断全面的认知。
愿所有身在迷局的人,都可以在那个死胡同里掉个头,然后从容的走出来。
作者简介:小富女,一个爱写故事也写评论的金牛女,一个红墙大院长大的熊孩子,一个认真做梦的生活家,所谓富女,外在云淡风轻,内心富丽堂皇
责任编辑:Spencer 周芝羽
原作者名: 小富女
转载来源: 小富女(ID:beauty-life5)
转载原标题: 多少姑娘正在被暴力男“驯化”
授权说明: 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