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坏心理学实验:你对人性其实一无所知
译:陈马丁|壹心理翻译小分队
为什么人们有特定的行为模式?从古至今,心理学家们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如今,我们对人类大脑的大部分认知都来源于上个世纪的心理学实验。从阿施的从众心理实验到津巴多的斯坦福监狱实验,以下25个经过精密设计的心理学实验为我们开辟了一条了解人类混沌思考与行为模式的道路,供大家一探究竟。
25 选择性注意测试
先看一下,视频里穿白衬衫的人传了多少次球?(不准往下看剧透哈)
你认为自己有洞察力吗?这儿有个方法来检验。点击上面的视频链接。你得到了正确答案吗?如果有,那么恭喜你!
但是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是:你注意到了一个穿大猩猩服的人吗?在西蒙斯和沙布里斯著名的洞察力实验中,受试者被要求数清白队成员之间互传了多少次球。有趣的是,在测试过程中,一个穿大猩猩服的男人走入了球场,站在屏幕中心几秒钟,又缓缓离开。实验结果表明,大部分人压根儿没有注意到这只大猩猩!看来,人们常常高估了他们一心多用的能力。
24 地铁站的小提琴手
你会花时间停下脚步去留意身边的美吗?2007年的一项实验告诉我们,你很可能不会。世界著名的小提琴家乔什·贝尔假扮成华盛顿地铁站里的一个街头乐手,来测试多少行人会停下来欣赏他的音乐。乔什使用的纯手工小提琴售价高达350万美金,而他刚刚以100美金/人的票价在波士顿举行了一场全满的音乐会,但这些并没有吸引多少人来欣赏他的表演。那天他只赚了可怜的32美金。
23 琴键楼梯
大众汽车发起了一项名为“有趣理论”的活动,旨在证明把无聊的活动变得有趣能改变人们的行为。在最近的一次实验中,他们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地铁站里搭建了一个琴键楼梯,以此检验这项改变是否能让更多的人选择走楼梯而不是乘坐扶梯。实验当天,使用楼梯的人数增长了66%,证明有趣是改变人们行为的最好方式。
22 米尔格伦电击实验
自孩童时期起,人类就受训去服从权威。1961年,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伦进行了一场实验,以测试哪怕在需要违抗道德准则的情况下,人们是否会服从权威。研究员要求参与者扮演“老师”的角色,并在另一房间的“学生”犯错时,对他们执行电击。当然了,这只是个幌子,事实上没有人真的受到了电击。但是为了达到逼真的实验效果,米尔格伦让参与者听到事先录好的叫喊声,让他们以为这些遭受电击的“学生”真的身处巨大的痛苦中,并且急切地希望结束实验。尽管如此,在权威人士的要求下,许多参与者仍旧选择执行电击,并随着错误答案的增多而提高电压,有些甚至到了致命的地步。在这场实验之后,许多效仿实验也得到了近乎相同的结果,证明人们为了服从权威,甚至愿意违抗自己的道德和良知。
21 棉花糖测试
选择延后满足能预示未来的成功吗?这是斯坦福大学的沃尔特·米歇尔在他1972年的棉花糖测试中尝试回答的问题。实验中,四到六岁的孩子们被领到了一个房间里,他们面前的桌上有一块棉花糖。在让孩子们独处前,实验人员告诉他们,如果15分钟后这块糖还在桌上,那么他们就能额外获得一块糖。实验人员记录了每个孩子的忍耐时间,并且尝试寻找这项数据是否与孩子们成人后的成功有关联。在600个孩子中,少数选择立刻吃掉糖果,但也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忍过了15分钟,获得了第二块糖果。在后来的跟踪调查中,米歇尔发现那些能延后满足的孩子拥有更强的能力,并在SAT考试中获得了比同龄人更高的分数,证明这项品质很有可能会伴随人的一生。
20 旁观者效应
当紧急情况发生时,大多数人也许会希望自己正置身于一个繁忙的场所里,以提高被帮助的几率。但与这种主流思想正好相反,身处人群当中并不能保证任何事情。心理学中的旁观者效应认为,当周围的目击者很少,甚至没有其他的目击者时,人们更愿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当周围有其他人在场时,人们便觉得总有其他人会挺身而出,不用自己出面。科学家称之为责任分散。最近,在伦敦一条繁忙的街道上进行了一次旁观者效应实验。通过实验发现,求助者外显出来的社会地位会影响其受助的几率,但大部分人依旧选择无视。
19 阿施的从众实验
这项实验展示了人们在小组讨论时的从众心理。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一系列实验中,一位受试者被安排坐在一间满是演员的房间里。实验人员展示了一幅画有三条编好号的线条的图像,并要求房间的人指出最长的那条。演员们故意给出了错误答案,以判断受试者是否会服从于错误的小组答案。实验结果再次证明了人们的从众心理。
18 斯坦福监狱实验
斯坦福监狱实验被认为是最不人道的心理学实验之一,它检验了监狱环境是否会影响人们的行为。1971年,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学楼的地下室里搭建了一座模拟监狱,24名男性学生被随机分配成为囚犯或狱警,并在接下来的两周里扮演他们的角色。结果,这些学生扮演过了头,甚至到了引发心理折磨的程度。就连扮演警长的心理学教授菲利普·津巴多都没能逃脱实验的负面影响,在实验理应结束时依旧容许虐待行为的进行。虽然这项实验仅在开始后的六天就被叫停,但它证明了特定的情境会引发人们特定的行为,哪怕这些行为是与个人原本的行为准则相悖的。
17 不倒翁实验
上世纪六十年代,围绕基因、环境和社会学习对儿童成长有何种影响的争议不绝于耳。阿尔伯特·班杜拉在1961年进行了一项不倒翁实验,证明人类行为来源于社会模仿,而不是内部基因。他设置了三个组:第一个组看到一个狂躁的成年人对不倒翁大打出手,第二个组看到一个温和的成年人和不倒翁玩,第三组则是对照组。结果表明,看到暴力行为的儿童更容易对不倒翁展现出暴力倾向,几率远远高于其它两组。
16 巴甫洛夫的狗
熟悉帕夫洛夫这个名字吗?不认识?那你可就out了。帕夫洛夫的实验让全世界认识了条件反射这个概念。帕夫洛夫首先测量了狗在面对食物时分泌唾液的量。他发现,狗在看到食物时都会分泌唾液。接着,他在给狗食物的同时让狗听到铃声。随着时间的推移,狗逐渐把铃声和食物联系在了一起,并会在听到铃声时分泌唾液。帕夫洛夫的实验表明反射能够通过学习获得。
15 小阿尔伯特
小阿尔伯特实验相当于是人类版本的帕夫洛夫实验。这项实验于1920年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约翰·华生和他的搭档罗莎莉·雷纳设计进行,被认为是心理学史上最不人性的实验之一,因为实验导致一个九个月大的婴儿阿尔伯特产生了非理性的恐惧心理。实验中,华生把一只小白鼠放在婴儿面前,起先婴儿并未表现出恐惧。后来,每当小阿尔伯特触碰小白鼠,华生就会用铁锤敲击一根钢管,发出巨大的响声。不久后,每当小白鼠出现在房间里,小阿尔伯特就会开始哭闹,并表现出恐惧。华生还通过此种方法让小阿尔伯特对其它常见的小动物和物件产生恐惧,证明经典条件发射理论同样适用于人类。
14 嘉士伯社会实验
在这个有趣的广告中,一对毫不知情的情侣走进一个150座的放映厅,惊讶地发现房间里全是五大三粗面相粗暴的机车手,只有放映厅中央剩下两个空座位。一些情侣不想从机车手中间通过,于是选择离开放映厅,而那些选择坐下的情侣则获得了免费的嘉士伯啤酒和满堂的喝彩。在这种情形下,你会怎么做呢?是选择安然无恙地离开,还是冒险走到这群怒气冲冲的机车手中间?其实,不要以貌取人,才是这则广告想要表达的。
13 “走失的小孩”实验
人们时常忽略他们的周遭,这句话在这项实验里得到了证实。一张“走失的小孩”的传单被贴在了一家热闹商店的大门上。一些路人驻足观看,另一些人则选择无视,可是所有人都没发现,其实那个失踪的小男孩就站在商店门口!这项实验表明,人们时常忽略周围的许多事物。
12 被分隔的班级
受马丁·路德·金暗杀事件的启发,三年级教师简艾丽·奥特在1968年组织了一场班级活动,以此来帮助她的白人学生认识到种族主义的不良影响。艾丽把她的班级分成了两组:蓝眼学生和棕眼学生。第一天,她让蓝眼学生成为优越组,并赋予他们一些特权,而棕眼学生则是弱势群体。她阻止两组学生之间的交流,还强调了弱势群体的诸多不利。很快,她注意到了学生们行为上的变化。蓝眼学生在课上的表现更好,一些人还开始欺负他们的棕眼同学。而相比之下,棕眼学生感受到了自信缺失,课堂表现也明显变差。第二天,她转变了两组学生的地位,蓝眼学生成为了弱势群体。在活动最后,孩子们开心地拥抱彼此,大家都同意不应该以貌取人。
11 哈洛的猴子
如果你童年时期获得了很多关爱,那你说不定得感谢哈利·哈洛。通过上世纪六十年代一系列富有争议的实验,他展示了母爱对于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实验中,哈洛将刚出生几小时的恒河猴和它们的母亲分隔开,并给它们做了两个人工“继母”。一个“继母”由铁丝编成,顶端安装了一只奶瓶;另一个“继母”包裹着柔软的毛巾布,但没有奶瓶。有趣的是,相较于铁丝妈妈,小猴子更喜欢和毛巾妈妈在一起,由此证明了在幼儿成长的问题上,父母的关爱比温饱更加重要。
10 罗伯斯山洞实验
这项经典实验为我们提供了解决偏见和冲突的办法。22个年龄11岁的男孩被随机分成了两组,然后送到位于俄克拉荷马的罗伯斯山洞州立公园参加夏令营。两组男孩住在不同的小屋里,整整一周都互不知晓对方的存在,并在这段时间里和同组的男孩结下了友谊。当两组男孩最终见面时,他们便开始用言语攻击对方。为了让冲突升级,实验人员安排了让两组男孩互相对抗的活动,这无疑加深了两组男孩之间的排斥感,他们甚至拒绝和对方组在同一个房间吃饭。实验的最后一步是让两组男孩重新成为朋友。最初的一些活动,比如一同放烟花和看电影并没有多大成效。实验人员于是设计了一些需要团队合作的活动。在实验的最后,男孩们决定同乘一辆巴士回家。这个结果告诉我们,合作不仅可以解决冲突,也可以克服歧视。
9 怪兽实验
“怪兽实验”,因其不道德的实验方法而得名,揭示了积极和消极的语言疗法对儿童的影响。爱荷华大学的温德尔·约翰逊选了22名孤儿,其中一些有口吃。在实验中,约翰逊对口吃的孩子采用了积极疗法,当他们发音流畅时,约翰逊会表扬他们。而那些没有口吃的孩子们就没那么幸运了,哪怕出现细小错误,也会受到责备。实验过后,一些接受消极疗法的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甚至恶化成为了终其一生的语言问题。虽然残酷,但这项实验说明了积极鼓励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8 会传染的哈欠
我们都知道哈欠会传染,但是你知道狗也会被人的哈欠传染吗?伦敦大学最近的一项实验发现,72%在看到人打哈欠后同样打了哈欠。平均下来,狗狗们过99秒后才打哈欠,它们的性别和年龄对此没有影响。虽然狗为什么会被传染依旧是个谜,但研究人员认为这也许和它们的共情能力有关。
7 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经典概念,说的是我们对一个人的整体印象会被他/她身上的某一个特质影响。比如当一个人性格很好时,人们会觉得他/她的其它方面更有吸引力。在一项近期的实验中,一位男性给一家约会网站制作了两段视频。视频内容完全一样,但说话的语气有区别,一个愉快一个郁郁寡欢。两段视频被分别给两组女孩观看,虽然内容一样,但愉快组的女孩们觉得这位男性很有魅力,而郁郁寡欢组的女孩们则觉得这位男性不好相处。这个实验展现了说话语气对人们整体吸引力的影响,也生动地阐述了光环效应。
6 同卵双胞胎
几个世纪以来,心理学家们一直痴迷于对同卵双胞胎的研究。许多实验都试图证明同卵双胞胎之间的心灵感应。在一项实验中,德伦·布朗尝试展现同卵双胞胎之间的超感交流能力。不论心灵感应是否真的存在,同卵双胞胎对感官刺激的相似反应都说明了一点,即基因、成长环境和人生经历可能会导致双胞胎产生相似的思考方式。
5 撞车实验
记忆据有欺骗性,这是洛夫特斯和帕尔默在他们1974年的撞车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他们想知道问题的措辞方式是否会影响和扭曲受试者对事件的记忆。受试者观看了几张车祸现场的幻灯片,并被要求站在目击者的角度描述事情发生的经过。研究人员发现,他们提问的方式会影响受试者对事故的记忆。这展现了人们记忆的不可靠性。
4 认知失调
你是否经历过以下情况:在经历失望之后,你说服自己其实一点也不值得失望?如果你经历过,那你就体验了一把心理学上的认知失调。1956年,心理系学生杰克·布雷姆把他的一些婚礼礼物带到了班上(一盏台灯,一个烤面包机,一台收音机等)并让班上同学为它们打分。在此之后,杰克又让同学们从两样评分相同的物品中选出一样。做出选择后,同学们对所有物品做了第二次评分。结果所有人都提高了自己所选物品的分数,降低了未选物品的分数。这个实验表明,人们都倾向于认为自己做了正确的决定。
3 免费拥抱活动
我们都有感觉糟糕的时候,而一个简单的拥抱或许就会让我们好起来。一个自称为胡安·曼恩的男人就进行了一场社会实验来验证这个理论。他举着一块写有“免费拥抱”的牌子站在澳大利亚悉尼的街头,立志要在他的城市里传播欢乐。这项活动很快吸引了众多的参与者,最后甚至被警察制止。好在有超过一万人签署了一份请愿书,希望能将这个充满希望和关怀的活动继续下去,让大家在这个冰冷的媒体时代也能随时找到人性的关怀。
2 变化盲视
变化盲视说的是人们对一些场景中的明显变化反而无法察觉的现象。这种现象甚至囊括了对人脸的盲视。一项实验表明,视觉干扰能引发变化盲视。在实验中,一位男子递给受试者一张同意表,然后他假装捡东西蹲了下去,紧接着,另一位长相和服装都不同的男子站了起来。惊人的是,75%的受试者完全没注意到面前男子的变化。看来,我们的大脑还真没想象当中的靠谱啊。
1 电梯从众实验
这段来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一个著名电视节目的视频剪辑展示了毫不知情的路人在面对集体行为时的反应。视频展现了两个男人在面对电梯里其他人的奇怪行为时的搞笑反应。和其他路人一样,虽然他们对发生了什么完全摸不着头脑,但还是选择做出和电梯里其他人一样的搞笑举动。这段视频告诉我们,人们总是会尝试融入群体,即便他们完全无法理解群体里的主流行为。
原文作者:MARY REYES
原文标题:25 Mind Blowing Psychology Experiments…You Won’t Believe What’s Inside Your Head
图片来源:原文
原文 4514
原文链接:http://list25.com/25-intriguing-psychology-experiment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