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恋还是爱:你内心的自卑已到达哪个级别?
文:刘金|壹心理专栏作者
小编有话说:前方剧透预警,如果对《裂缝》感兴趣,已跪倒在美美Eva Green的石榴裙下,那么可以先去把电影看完……
《裂缝》是一部娘子军电影,女一女二女三女四,男性只是打酱油的串场角色。有意思的是影片导演和原著作者也均为女性,通过一场接一场唯美的画面场景缓慢呈现出女性之间细腻微妙的心理与情感,让人久久不能释怀。
故事从原本出身贵族的西班牙女孩Fiamma被送到教会寄宿学校,打扰了原本一团和气的学校女子跳水队开始讲起,娓娓道来。受女孩儿们热情追逐和仰慕的女老师Miss.G,既高雅又个性张扬,而Fiamma的到来如同投入湖中的石子一般,在教会激起了一层又一层涟漪。
傲娇范儿的Fiamma与敏感腹黑的Miss.G形成鲜明对比。G以为F的到来不过是多了一个自己的追随者罢了,可是错了,F一点儿不买她的帐,什么半夜裸泳,什么南非冒险经历,丝毫勾不起傲娇小姐的兴趣。原来,正值青春期的贵族小姐经历过比这更吸引人的故事,此时G开始慌张了,她对F是既羡慕又恐惧,羡慕F在这样的年纪就拥有如此丰富的人生经历,恐惧的是自己在其他女孩儿心中的地位会不会被撼动。看到这儿已初见宫斗戏的端倪,但远不止这样,故事一幕幕为我们揭开谜团。
这部看似波澜不惊的文艺片,终于在过半后出现玄机。自称有过丰富冒险旅行经历的Miss.G走出教会去镇上买东西时表现出了极度的焦虑甚至是社交恐惧。天哪!个性张扬的Miss.G哪儿去了?说好的叛逆呢?一路上嘴里不停重复唠叨着要买的东西,商店里的几个男人多看她几眼,竟让她难以从容面对,慌乱的零钱撒了一地。原来,这位可爱的“G女神”长久以来都活在自己编织的幻想中,从未踏出教会一步的伪女神为自己精心打造了“冒险家”“反叛独立”等身份,长期不去看躲在里面的弱小自我。时间长了,好像弱小的自我就和夸大的自我融为了一体,没错,是“好像”,实际上的G正在与真实的自我渐行渐远。当然,年轻气盛的F并不懂得人艰不拆的道理,一次又一次戳穿G的把戏,不给G面子,最终惹来了杀身之祸。这正是影片的精彩之处。
回顾《裂缝》,没有坦然又无情的自我剖析难以塑造出G这样深刻的角色,这个角色虽然极端,却很好的诠释了自恋与自卑,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夸大自我与弱小自我。这部聚焦在青春期女性的影片带给我们的启示却是男女通用的。
从精神分析观点来看,毫无疑问,G的谎言行为乃至结尾的过激行为都与其童年创伤紧密相连。
被寄宿到教会学校,一辈子再没有走出去,首先是意识到被父母抛弃了,当婴儿哭喊着吃奶却迟迟等不到乳房的时候,他就丧失了婴儿的全能感。类似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多,得不到父母、老师、朋友的支持和共情,孩子就会表现出夸大性自体,也就是说只能通过权利或是无限成功的潜意识幻想来满足自己,这就出现了夸大的自我。没错,就是过度自恋。过度自恋可不是每天自拍咔咔咔晒朋友圈那么简单,它是一种病态形式。片中的G通过把自己包装成特立独行的万人迷来满足自己,躲在这样的面具后面,享受着跳水队女孩儿们的崇拜和追随,享受着他们为赢得自己的宠爱而争风吃醋,好像那个身份才是真的自己。
而F的出现则挑战了G的真实自我——那个弱小的自我。当伪女神遇上真公主,G的深度自恋被无情剥夺,以至无法正确面对真实的自我,就好像被抛弃的童年重新上演,激发了深藏在潜意识中的自卑。检验自卑有一个快捷方法,即“是否能为周围朋友所取得的成绩真心祝福”。显然G做不到。
当F当面揭穿她的谎言时,她差点儿以正当之名要了F的命。故事结尾既生瑜何生亮的怒火越烧越旺,最终伴随着一句“你本就不该来这世上”G谋杀了这个长久以来的假想敌。病态的自恋就是这么“任性”,这么容不得别人。自体心理学讲到“夸大性自体是暴怒的源泉”,正是此意。所以我们看到一个光鲜亮丽的女人如何被愤怒包裹一步步走向深渊。
过度自恋的背后是深度自卑,大概只有Miss.G自己心里清楚为什么已经是老师身份了还保持着床头柜只摆放5样东西的教会规条,为什么在深夜偷吃Fiamma的饼干又私藏人家的明信片,为什么不能带着优秀的跳水队去和别的学校来一场真正的较量吧。
自卑与自恋像硬币的两面一样不可分割,两兄弟同时存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我们可以自恋,自恋之所以存在,它必然是保护我们得以生存的防御机制,适度的自恋是有益于发展的。至于自卑,我倒是想到了《心花路放》里黄渤说的“阴影也是我人生的一部分啊。”或许,我们也可以问问自己“是否能为朋友的成就而真心的欢呼鼓掌?”
原题:在《裂缝》中体会自恋与自卑
参考书目:《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简介:刘金,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IHNMA催眠师,木槿舍体验式沙龙讲师。
伪文青、爱电影、真心理;懂日语、有能力、不神秘。
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687152914,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更多好玩儿的沙龙分享:xinliliuj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