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制定的是适合自己的目标,还是只是看起来不错的目标?
译:晓飞 | 壹心理专栏作者
有时你对一个目标感觉非常清晰,制定出实现它的计划,并采取具体行动,但为何推动自己前行几年后,却依然只有很少可以展示的努力成果?
也许你有过一些进展,但那不足以回报你的努力付出。同时其他很多人好像能更快实现相似目标。这种现实会令人非常沮丧。
是什么原因导致你一直原地打转?
有一种常见的目标实现策略,看起来会像这样:
1. 定义出你想要的结果。
2. 制定一份实现它的计划。
3. 采取大量行动。
4. 根据需要不断完善你的做法。
5. 坚持不懈直至成功。
这种方法对特定类型的目标确实管用。但对另一些目标而言,它其实会造成你原地打转。你将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却无法在合理期限内实现个人目标。
面对那些并不需要太多内在转变的目标,上面提到的方法就挺管用。你当前的想法、信念、感受和行为,会与你想要的结果和谐一致。你不必从内部做出改变,只用采取某些已经感到舒适自如的基本行动,你就能实现那些目标。
例如,若你设定出一个整理家庭办公室的目标,而且你已经是位相当整洁的人士,知道如何整理物品,也喜欢让所有东西各归其位的感觉,你就能使用这种方法步骤实现那个目标。你能以自己喜欢的样子,想象你的家庭办公室。然后制定一份做成此事的行动步骤清单。接着腾出一个周末实施行动,一步步清理直至目标实现。如果发生某种意料之外的事情,你也能随机应变,调整个人计划。这对你来说是个可以实现的目标,若你感到有动力做成此事,那么在合理期限内将其完成,显然也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内。
另一方面,假设你设定出整理家庭办公室的同样目标,但你的想法、信念和感受与它并不和谐一致。也许你对所做工作不是特别高兴,有个杂乱的办公室能让你更易分心,从而转移自己的压抑想法和感受。也许你担心在保持整洁时要负起更多责任。也许你害怕生活会缺少多样性。也许你一直吃着糟糕饮食,它正拉低你的能量水平,使你很难感到有清理办公室的内在动力。也许你堆积了太多杂物,导致现在把它看成了一件高难任务。也许你有习惯性的收集癖,很难舍弃任何东西,即使多年都未用到它们也是如此。
对于第二位人士,之前描述的目标实现方法通常毫无作用。它在纸面上可能看起来很好,但其实会造成一种对立效果,导致你原地打转。你可以像第一位人士所做的那样,设定出拥有整洁办公室的目标,写下一份行动清单,但这样做并不会为你带来同样的结果。即使你在清理杂物上有所成就,几周之内各种杂物又会重新堆积起来。随后你将自责不已,决心“停止拖延”和“最终实现整洁有序”,再次尝试行动。快进五年之后,尽管投入了大量思维和情感精力来试图获得改善,你那杂乱无序的办公室看起来仍会大同小异,
这并非意味着你是个残缺、懒惰或无能的人。它只意味着你在解决特定目标上,正用着错误的进程方法。假如这个方法对你来说不管用,请别再使用它。好方法才会产生好结果。
两种内心感应的故事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他说人们无法在制造出某些问题的同一思维水平上,去解决那些问题。
对于整理办公室的第一位人士,她已认为自己是个整洁有序的人。她喜欢一切井井有条,并在心里对这种状态感到非常舒服。当在周围环境中看见杂物时,她立即就能识别出:“这不是我。”她会感觉那种状态不对劲。长期容忍杂乱状态将低于她的生活标准。或许她只是很忙,导致各种东西暂时堆积起来,但她知道保持干净整洁与真实自我和谐一致。她可能是在处于较低思维水平时,才制造出那种杂乱问题(压力过大、工作过度、身体疲惫等),但这并非她的正常生活状态。一旦生活“回归正常”,她便感到有处理杂乱问题的强烈渴望。杂乱状态与她的真实自我并不一致。
我们可以说她的部分内心感应 — 她的想法、感受和信念集合 — 便是保持整洁有序。虽然杂乱状态可能会不时出现,一次次返回秩序状态却是她的内在本质。为让她出现制造杂乱状态的行为,必须有某种事情将她打落到较低思维水平,比如遭受压力或患病。即便此时,她也知道当返回正常自我后,终将清理干净那些杂物。
然而,对于我们提到的第二位人士,保持整洁有序并非他的一部分内心感应。他的正常、默认生活体验,就是制造并容忍杂乱状态,即使他并不喜欢那种状态。他就是杂乱状态的匹配对象。他的想法、感受和信念,都在创造和维持杂乱环境。当他确实感觉想要整洁有序,而且能让自己采取行动时,那将是他的巅峰状态,但这种状态通常持续不了几天时间。即使他能维持那种巅峰状态足够长久,从而整理干净自己办公室,当其回归正常生活状态时,不用几周那些杂物又会堆积起来。
你能想起生活里的一些目标,会有第一位人士那样的经历体验吗?还有其他目标体验,会更像第二位人士那样吗?
你的目标和你的内心感应和谐一致吗?
当自身情形与第一位人士相像,你就可以采用此前提到的目标实现方法(或与之相似的做法)。但这种方法在第二种情形里不太管用。
请思考你喜欢实现的一些目标和项目。哪些目标已经是你当前生活状态的良好匹配对象?哪些又并非你当前内心感应的匹配对象?
例如,若你设定了今年赚取1百万美元的目标,但此前从未一年赚过5万美元,我们就有把握说,使用第一种目标实现方法将导致你原地打转。那是因为你的内心感应并未与那个目标和谐一致。
然而,若你已在过去3年间,每年赚过40万、60万和80万美元,看到收入每年显著增长让你感觉十分正常,那么第一种目标实现方法就能起到很好作用。你当前内心感应已经是这个目标的良好匹配对象。
愚蠢计划
当你默认的思维和感觉水平(即你当前的内心感应),并非某个或更多目标的良好匹配对象时,请别尝试采用第一种目标实现方法。它几乎肯定会令你原地打转。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你正在不可能实现它的思维水平上,试图实现那个目标。你也许能想出看起来挺漂亮的行动清单,但里面都是错误行动。当你试图按照那份清单努力时,有些事情便感觉不对劲。例如,你将发现自己严重拖延。这并非意味着你不想要那个目标。它只意味着你正试图采用错误方法实现那个目标。你很可能会在开始行动时遇到大量糟糕体验,自己试图向前行进,但就是没法取得太多进展。
例如,若你从未在一年中赚过5万美元,却决定今年要赚百万美元,而你的内心感应一直困于年收入5万美元的水平之下,那么当你制定实现百万美元收入目标的行动清单时,它就不是一份现实计划。它将是种幻想。你的计划就像一个孩子想去建造一艘太空飞船。它并非某种你能落实的事情,而且它看起来也不像一位很快将是百万富翁的人士,会采用的计划。
你的计划很可能充斥各种你甚至无需完成的行动,至少从你的个性视角来看就是如此。它将包含大量毫无必要的繁忙工作。这份计划所专注的那些行动,并不会在真实世界条件下产生强劲结果。
假如某位已经每年赚着百万美元的人士审视你的计划,对方很可能会认为它缺乏平衡和不太靠谱。即使这些人从零开始奋斗,他们赚取第一个百万美元的计划,看起来也将和你的大不相同。
对于那些你还并非良好匹配对象的目标,请别麻烦自己为其制定行动计划。这种计划不会在现实世界里管用。首先你必须让个人思维水平,达到能够实现那些目标的程度。达到那种思维水平后,你便会开始分辨出相应行动步骤,而那些行动也将合情合理。
实现匹配内心感应的目标
若你的目标与自己当前思维和感觉水平融合得并不太好,你该怎么办?在你当前所处状态,与你想要身处的状态间,你如何能跨越这种内心感应上的间隔?
你需要采用不同的目标实现方法,才能做成此事。而我将在下篇文章中分享这种方法。:-)
最后,不妨再想想:你能想起生活里的一些目标,会有第一位人士那样的经历体验吗?还有其他目标体验,会更像第二位人士那样吗?
Steve Pavlina(史蒂夫·帕弗利纳)
2011.01.10
“聪明人的个人发展”中文网站
www.stevepavlinachina.com
译者注:感谢Steve公开放弃了自己博客内容(stevepavlina.com)的版权。本公众号所有译文欢迎转载分享(敬请注明出处:微信公众号“聪明人的个人发展”,译者“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