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阿汤

Lv5  阳光海豚

咨询达人/互动达人/优质答主
你好题主!你的描述里矛盾的也许更多的是在医院治疗与心理咨询师的区别,医院治疗的权威性已经是必然性,那么我们来探讨一下这医院心理治疗与咨询师陪伴的治疗是什么样的关系吧!也许可以帮助到你的困惑。


在过去十年间,精神动力取向的医学已经不再局限于疾病的冲突模式,在当代的动力精神医学也了解什么是通称为疾病之缺陷模式的理论架构,这种缺陷模式是用在心灵结构较为脆弱或有所缺失的病人身上,不论他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是什么原因。心理内涵有一大部分是无意识的,心智正是大脑活动的展示。把生物学医学与心理社会这两种模式分开看待,对于精神健康科学研究而言其实就是一种阻疑。忽视人类经验之神经生物学基础的动力取向精神科医师,所犯下的化约谬误,就如同忽视心理内涵的生物学取向精神科医师一样严重。心智化和大脑不是同一回事,我们心智确实反映了大脑的活动,但是心智并不能被化为脑科学研究的结果。功能性磁共振造影术和正子断层扫描的使用,使我们对脑功能的了解向前一大步,然而,如果我们因此将自我等同于脑部扫描之所见,将是相当危险的事,这些扫描技术提供了一道将问题矛以外部化的方便之门,变成了我的大脑有问题,而非我有问题。

以上是一种理论的说法,也可以说你在医院治疗医师开的药是一种缓解你症状的痛苦,并不一定能完全能帮助到病人的生活功能提升,比如说病人在药物缓解却无法识别社会关系带来的矛盾痛苦,一般在医院治疗的医师都会告诉患者应该结合心理咨询一起来完成治疗,也可以说你在医院治疗的同时也可以在有资质的心理机构寻找专业咨询师陪伴治疗,这样对于患者都是一种持久治疗与照顾的健康保障。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