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探教练/互动达人/心理作者/精华答主
题主你好,张爱玲曾说过“因为相知所以懂得,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我是心探教练余,和你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我们可能一直生活在一种虚拟的世界里,我们用自己的文化和思维,建构了道德和秩序的规则,也建构了物质与欲望的世界。
其实,作为一个客观存在,你的男友,你能觉知的是他在你内心的投射,这个投射就是你的观念、经验、情绪和想象等决定的,因而都是你自己的。
每个人都即是欲望的产物,也是关系的产物。对你的欲望,与你的关系,决定了他的言语表达和状态呈现。同样,你对他的欲望,和他的关系,也决定了你的言行和表现。

我们可以试着问问自己,我如何看待这段感情?我的内心如何来解释分手这件事?
我们也可回想儿时与父亲的关系,父女之间永远有一种微妙的亲密,因为父亲是女儿生命中第一个亲密接触的男性,作为男性象征的父亲会对女儿在性别角色和关系发展中起到重要深刻的作用。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如果父亲没有恰当地表现出对女儿的爱,或者说在父女关系中经常遭受到严重的挫败与创伤,那么我们就会启动心理防御,隔离对父亲的爱,从而影响到成年后的亲密关系和恋爱观。
我们还可试着回想童年,当你想和父母靠近,建立一种关系或者提出一个想法和需求时,父母的回应是积极的,鼓励的?还是严肃的,拒绝的?当孩子经常收到负面回应,就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和被忽略感,这种感觉会让我们认为自己无足轻重,这种糟糕的体验也会让我们缺乏自信而处于“依恋饥渴”中,长大后会在爱情中无意识地寻求一种亲密补偿。就如题主所写,在一起很痛苦,分开我还舍不得…

显然,维系你和他之间关系的不是情感,而是你心中对他的依赖,对他分离的恐惧。虽然好的爱情和亲密关系也存在依恋感,但不会妨碍个体自由觉察,拿得起放得下。
我们也可问问自己,理想中的亲密关系是怎样?我真正的需求是什么?为此我能做些什么?

我们可以经常觉察自己的情绪,尝试记录自己此刻的感受是什么?你的书写只面对自己,所以尽管大胆坦诚地写出自己的感受,既能帮助我们了解情绪的产生和影响,也能帮助我们明确自己的需求,去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就会区分出什么是我想要的?什么是别人想要我要的?去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就更明白自己需要去拒绝什么,而这样的想法和拒绝才会让你进入真实的状态。而正如温尼科特说过,当一个人的真实开始呈现的时候,治愈就发生了。所以我们要去认识自己,面对真实的自己。

首先,我们要意识到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虽然它是重要的一部分,但却远没有整体重要。所以维持良好的生活状态和工作状态,可以帮助你缓冲分手的痛苦。
其次,我们要学着爱自己,爱自己永远大于爱你的恋人。因为爱自己的人有良好的自我修复能力,我们可以善待自己,讨好自己,对自己不好的事情就不会重复去做。
再有,我们要相信美丽的爱情不止一次,相信自己是一只自由的鸟,无需迷恋一个鸟笼或者一个情网,因为更大的森林在等着我们去栖身。

回到我们当下的单身生活,我们要去除心中的理想化,正视和面对自己的感情经历,你们能够走到一起,是彼此的欣赏和认可,并不需要看轻自己来吸引或满足对方。可以创造时机和男友来一次心灵沟通,表里一致的坦诚自己的想法,也要认真的倾听他的感受,承认彼此之间的现状,沟通不是要去改变现状,而是互相了解,解锁更多可能性,同时也能释放自己压抑的情绪。

我们也可以寻求帮助,因为这件事情既然困扰着你,那么想马上克服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试着找一个你信任并一直给予你正面支持的亲友寻求倾诉,如果觉得有必要,也可以找个咨询师或支持性团体,因为情绪一定要有一个输出,缓解我们内心的沉重和阻塞。

我们也要放松心态,周末可以约上闺蜜去大自然走走,在山谷中听大地的声音,在森林中闻树木的呼吸,保持心情愉悦,同时丰富自己的内在,通过阅读和运动等来充盈自己,因为生活是个循环,你会为它打结,也会为它解开。

推荐书《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