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你好,我是心探教练余,和你交流一下这个话题。
一、为什么会渴求亲密关系,却对异性感到恐惧厌恶?
女儿与父亲永远有一种微妙的亲密,父亲是女儿生命中第一个亲密接触的男性,作为男性象征的父亲会对女儿在性别角色和性意识发展中起到重要深刻的作用。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如果父亲没有恰当地表现出对女儿的爱,或者说在父女关系中经常遭受到严重的挫败与创伤,那么我们就会启动心理防御,隔离对父亲的爱,从而影响到成年后的亲密关系和恋爱观。就如题主所写,父亲在我初中的时候出轨,至今都没有联系过我…
可能是一种“见不得自己好”能力。我们回想一下,童年的时候父母一直陪伴身边吗?向父母提出一些需求的时候是否得到过允许或满足?还是说都是听从父母的安排,感觉被忽视?尽管表面上很听话很懂事,但内心会表现出焦虑和不安,总是活在别人的眼里,见不得自己的好,丧失对自己的信心。
可能是被压抑的情绪。再回想我们的童年,儿时经历曾感受到不被爱的恐惧和压力,有过压抑的情绪找不到方法缓解和渠道来释放,就只能虐一下自己解压。也就说我们从小习惯了贬低自己,把它当做一种缓解痛苦和回避现实的途径。就如题主所写,我真的太害怕受伤了…
二、怎么办?
与其说见好是一种能力,其实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积极正向的思维方式。我们可以从悦纳自己开始,允许真实的自己,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尝试看到自己的强项或优点,写下来夸一夸自己,因为见好力是一种思维,就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刻意练习来提升。
我们尝试正确看待得与失,因为只关注得和只关注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关注失会产生负面体验,变得消极,毕竟失去意味着悲伤和失落,关注得能收获满足的体验,所以与其观望,不如尝试。
尝试寻找资源,我们习惯带着问题的眼光去看待生活,其实找资源要比找问题难得多。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多问问自己,我还有哪些人可以寻求帮助?我还有哪些事可以选择?我还有哪些东西可以利用?
当然我们可以寻求帮助,因为这件事情既然困扰着你,那么想马上克服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试着找一个你信任并一直给予你正面支持的亲友寻求倾诉,如果觉得有必要,也可以找个咨询师或支持性团体,因为情绪一定要有一个输出,缓解我们内心的沉重和阻塞。
我们也要尝试去丰富自己的内在,不要太在乎自我价值感低。它不是你的错,也不是你的问题,不用为此感到羞耻。如果觉得处于低价值状态,不妨先完全接受它,然后通过不断肯定自己,安抚自己,慢慢改善,看到自己的好,你选择看见什么,比事实是什么更重要。
推荐书《自我关怀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