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好,我想先给楼主一个拥抱。楼主真的是太不容易了。这五年你一直处在这样缺乏回应的感情里,任谁都会觉得内耗和窒息。这种冷暴力般的相处模式,就像你说的,像被蒙在无法呼吸的袋子里,太压抑了。
从楼主的描述里看,他似乎总是对分享、情绪表达 “绝缘”,无论你说什么,都难以得到期待的回应。或许他和家人的互动模式就是如此,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就得接受在亲密关系里也这样。在这里,我感到比较好奇的是,他的家人都有谁?楼主是单亲离异,意味着楼主可以自由恋爱,他是这种情况吗?如果他也是单身状态,那么他的这种态度和行为让人无法接受。而如果他不是自由人(单身状态),那他的态度和行为就说得通,因为有很多顾虑啊。楼主如果选择跟一个非单身、不自由的人在一起,只会让自己更加受伤。我说这些楼主不要生气哈,因为你在文中没有交代清楚他目前的婚姻状态。
五年的时间不短,楼主能坚持到现在,说明楼主很珍惜这段感情。只是一直单方面付出情感,却得不到回应,长此以往,对自己的伤害太大。或许楼主可以试着和他严肃地谈一次,明确告诉他你对这种相处模式的不满,以及你对回应、关心的渴望。如果他依旧无法改变,楼主可能要重新审视这段关系,考虑自己是否还能继续在这样的状态下走下去,毕竟你的感受和需求同样重要。
生活中有些人经常是用抱怨的方式来表达需要的。本来是渴望对方的关心,但用抱怨的语气说出来,只会让对方感到有压力,从而逃之夭夭。我不知道楼主是否存在这样的情况。比如,节假日的时候,楼主渴望得到对方的陪伴,开口说的却是:“你总是不陪我,一到节假日就找各种借口!”这样对方即使本来想陪你一起过节,也会觉得有压力而放弃。不如这样说:“亲爱的,我想你了。我好想跟你一起过节,你可以陪我吗?”用这样祈求的语气,会激发对方的保护欲,从而更愿意陪伴你。当我们说“你总是...."的时候,其实已经是在翻旧账了,对方会立即感觉到被责备。楼主可以自我觉察一下平时是怎样跟对方说话的。
有一种沟通方式叫非暴力沟通。其模式是“观察(事实)+感受+需要+祈求”。建议楼主在表达需要的时候,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比如,“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见面了(观察),我很想念你(感受),我想你这个国庆节陪我(需要),你可以计划一下吗?(祈求)”。楼主可以多练习几次,一开始他可能还感觉不到你的变化。坚持一段时间,他的回应也许就不一样了。如果楼主坚持一段时间以后,他还是那样冷漠,那就要怀疑他对楼主是否有感情了。以前楼主以为他本来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不会表达),但如果你身体力行向他示范良好的沟通是怎么样的之后,他依然是这样的行为和态度,那么我觉得楼主就没有必要再继续这样消耗自己了。以往付出的一切,就当作沉没成本,楼主及时止损,还有机会遇见更加合适的人。
最后我补充一点,我觉得楼主需要做个人成长。也即需要跟心理咨询师聊一聊。借助外力帮助自己,把自己从感情的泥潭里拉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