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叶飞

咨询达人/优质答主

      题主您好,我是壹心理的心理咨询师,很高兴在壹心理相遇,一起分享交流。我长期开展情绪(抑郁、焦虑)的咨询工作,包括社交焦虑。首先,要了解社交焦虑的机制,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社交焦虑,也就更清楚如何干预,我经常会用我在壹心理的另一篇文章当中提到的一个例子,比较直观的理解社交焦虑,你可以先了解以下,以供参考。不过,我在举这个例子之前,我们一起来探索几个问题。

       在你的描述当中你提到:上课一跟老师对视就觉得很紧张,一动不敢动,要不看躲避视线干其他的事情,听不进去课,脑子动不起来。在这里,和老师对视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你提到很紧张,是想到了什么会很紧张?如果你觉得自己一对视就大脑一片空白,根本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会很紧张,你也可以想想,和老师对视会发生什么呢?如果你一直和老师对视又会怎么样呢?是在担忧什么?如果你担忧的成真了会怎么样?之后又会怎么样?此外,和老师对视时,老师是什么反应呢?老师是一直继续和你对视吗?你一定也做过很多的尝试去改善,这些尝试效果怎样呢?尝试梳理这些问题,是了解我们焦虑的过程,而不仅仅是沉浸在焦虑当中,探索在这一过程当中哪些维持了焦虑的存在。

        带着这些问题,来看这个例子:        

       小K有一些关于自我的消极信念比如:我不讨人喜欢,我很糟糕,这些信念在一些社交场合(比如演讲、与同事交谈、走在大街上)容易被激活,在这些场合小K感到焦虑,在社交过程前,过程中,过程后小K会有一些负面的想法比如:每个人都会看到我的焦虑,然后嘲笑我或拒绝我,每个人都在注视我,脑子里还会有和这些想法有关的画面。为了减少焦虑体验他会回避这些场合,比如避免出门,为避人耳目避免横穿马路,选择当图书管理员(尽量避免与人交往)。如果无法回避,在这些情境中他会感到焦虑并引发生理反应,比如:颤抖或抖动、脸红、心怦怦直跳、大脑一片空白、恶心、出汗、过度呼吸或过度换气、难以集中注意力。同时,会过度关注自己的表现和环境当中的“危险”(比如别人的眼神、表情,语气语调),担心自己在别人看起来形象糟糕,比如:结巴、因恐惧而表情或肌肉僵硬、脸色通红、尴尬、大脑一片空白、声音颤抖。他会采取一些明显的或隐蔽的行为(安全行为)来尝试减少自己的焦虑,比如:过度准备逐字逐句写演讲稿,低头看讲稿,很少说话,找借口回避社交场合,走在偏僻的街道上,向人发问避免谈论自己 。在事后小K会不断反刍,脑子里反复思考自己哪些地方表现不佳。 而这些机制进一步维持了小K关于自己不讨人喜欢,表现糟糕的信念,反复体验到社交焦虑。      

       这个例子描述了社交焦虑的主要形成机制,也是咨询师开展社交焦虑的工作点,供你和同样有社交焦虑的朋友参考。或许也能帮助你理解开始的那些问题。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