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慧东

心理作者/优质答主
题主你好,我是答主曲慧东,一个能让意象说话的心理咨询师。

题主想改变经常发呆的现状,但是曾经好用的方法尝试了一年,依然达不到当年的效果,这让题主有些沮丧,又十分迫切想改变。题主提到现在和当初不一样的地方是患上了干眼症,也因此辞了职,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独处。我想还有一点不同是当年的你是高三学生,那时候在一定的压力情境下目标明确,改变的动机也比较强。

题主在发现自己幻想和脑补时,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吗?想要停止幻想,反而要先了解这些幻想的内容,这么做不是为了评判它们的对错和是非, 而是通过察觉、体验、感受,发现关于自己潜意识里的“秘密”。因为幻想本身有其存在的意义!比如我们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会邀请来访者进入主动想象,主动面对危机时, 无意识也会创造生机。当完成了这个幻想的过程之后,人们的心理状态也会从动荡的焦虑和不安中逐渐恢复被安抚到,找到新的平衡。因为幻想本身具有平衡功能,如果仅仅把它当成洪水猛兽去制止,反而它要积蓄更大的力量(搞破坏)让你看见它。

在了解了幻想的内容之后,你会发现有些是接近现实的,是需要我们用行动去化解的,然而脑补的各种结果可能成了阻碍行动的陷阱,焦虑、担心成了绊脚石,转机的出现来自开始行动的勇气。

幻想的世界就像个乌托邦,里面肯定没有干眼症的烦恼,即使有好像也可以战胜它。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幻想属于心理防御机制,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当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挫折和压力,他们就会倾向于逃避现实,从而用幻想的方式获得心理代偿。需要意识到,幻想只是人头脑的一种功能或者说工具,使用工具,享受工具,但不被工具迷惑和控制,这很重要。

觉察在幻想的内容——用行动化解焦虑——正视幻想、适当使用,这些自助的方法会帮助你重新看待和幻想的关系,达成平衡。另外,如果有条件、有意愿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找个专业的人聊聊,会帮助你探讨和识别幻想,这是认识自己的重要途径之一。探索幻想背后的动力和深意,是我们整合自己的必经之路。

祝好!
  • 鲸厂问答君
等1人打赏了作者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