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讲一下我家最近发生的事情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今年回他家过年。初五坐6小时的高铁,晚上10点多才回到家。出门十天家里的绿植有的已经蔫了,有的已黄叶,我放下行李赶紧开始给绿植浇水。正常全部浇水一遍怎么也需要1小时,我想尽快处理完赶紧休息。
长时间高铁每个人都疲惫。
而他在火车上没吃东西,回家后感到饿了。他一边收拾家里带来的土特产,一边说:“我饿了,弄点东西吃吧。”
我说:“冰箱里有点饺子,可以煮了吃。”然后,继续干我的事情。
我认为他在询问我有没有什么可以吃的。
他开始不高兴了:“赶紧弄吃的,你那些个花晚一两个小时浇水能死吗?”我心想,第一我不饿,第二晚一两个小时浇水我什么时候才能休息?我回到:“我不饿,你自己吃吧。”
其实,他是想让我给他煮吃的。但他没有直接表达,更没有考虑我的立场和处境,我需要做的事情比他多很多,而且我也很累。
他就大发脾气吼叫,开始发疯说难听的话。旁边看电视的小儿子吓的战战兢兢,大儿子出来把他带走了。我不想大过年吵架,放下浇水壶走过去,他更来劲儿了,说不用我弄。那好吧,我又回来开始浇水。
他控制不住脾气,只是在对我撒气出气而已,不仅对问题的解决没有任何帮助,还伤害了我和孩子们。他的诉求仍然是我心甘情愿的给他煮东西吃。
他却又吼叫。我问他,到底是让我煮还是不煮。后来,我想到在卧室里担惊受怕的孩子们,一下子没有任何气了。走到厨房说:“我来吧”。
当我意识到孩子们还在担惊受怕时,语气里没有任何抱怨,他感觉到我服软了,以为“心甘情愿”给他煮了。可是怎么会呢?我不情愿,更觉得不应该,但为了不再争吵,不再让孩子们害怕,妥协了而已。
他也不再说什么离开了。那个晚上,我给他煮了碗饺子,给孩子们煮了碗醪糟汤圆,吃完再收拾。
之后,再给花浇水,很晚睡觉。他呢。吃完饺子回屋休息了。但,我全部弄完进屋之前,他也仍没有睡着。
他在行为上达到了他的目的,但心理也不舒服。而我虽然妥协了,但很不情愿的,也对他寒了心。
总结:“生气”还是“撒气”都是对事情不可控的一种发泄。我们希望事情在自己可控范围内,一旦超出就会有各种理由的“气”,不仅没能解决问题,反而破坏人际关系。
1.有需求简单明了地表达。比如,他可以直接说:“我饿了,你帮我煮一下饺子吧。”
2.允许对方说出不同的观点。比如,我回答:“我今天很累想尽快休息,你可以自己煮吗?”
3.将心比心,站在对方立场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