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亮的晶晶vv

Lv6  倾听海豚

优质答主

题主,你好,谢谢你的提问,我想这是很多父母的烦恼,无法让孩子处于断绝手机的真空世界,又希望孩子可以健康使用手机,经常因为手机与孩子矛盾重重、斗智斗勇。用什么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行为规范呢?借助你的提问,一起探讨孩子和手机的关系,希望对你和其他人有所帮助。


孩子无法有效管理手机的使用,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孩子的年龄、使用手机的场合、频率、用途,孩子生活各方面的状况、家庭情况,等等。在这里从网络沉迷的角度做一个概括性的分析。


首先,先看一下网络沉迷形成的机制,从触发行为-产生行动-行动奖励-投入其中,最终实现网络沉迷。

1、触发行为产生的因素有付费型(我支付了费用,不玩一下有点亏)、人际型(别人都玩,我不玩,没有共同话题,会被孤立)、低成本缓解焦虑型(现实生活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在网络世界里暂时逃避);

2、核心动机是为了实现满足感、希望、归属感,这些在现实生活中未能成功获取,在网络世界中可以轻易获得;

3、除了获得核心动机的满足,网络世界中还有多重犒赏:游戏的激励、社交奖赏等等;

4、现实中的挫败对比网络世界的成就,促使网络沉迷进一步加深。


其次,再来看一下家庭环境、自我价值、现实压力对网络沉迷的影响。

1、从父母身上学习,我们常说“言传身教”,孩子成长环境中,是否有家人不同形式的成瘾性行为呢(酒瘾、烟瘾等)?这些是同一属性的行为,成人无法抗拒的成瘾行为,在孩子身上体现出来的可能就是“知道玩手机不好却无法控制”;

2、父母关系如何?父母关系出问题的时候,恰恰是孩子网络沉迷的时候;

3、通过网络或游戏获得同伴的赞赏、在网络世界的升级,以此获得自我价值感的提升;

4、减轻现实压力,如学习压力、亲子冲突、人际关系问题等。


基于以上原因和机制的分析,是否有哪些方面可以对应到你。接下来,看一看我们该如何做,才能真正有效的帮助孩子建立有价值的行为规范。


一、主动改变环境,以身作则。在家庭环境中创造和谐的夫妻关系、家庭氛围,提高孩子的安全感,家是孩子安全的港湾,当孩子感到足够的安全时,才不会在网络世界中寻求满足,并且回到现实生活中追寻归属感和价值感;父母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我们需要明白,孩子是父母的复制品,我们希望孩子具备什么样的品质,首先要从自身做起,身教大于言传。

二、理解的基础上互相商量,建立切实可行的使用约定。网络沉迷的机制和原因,是否帮助你更加理解孩子的行为,听见孩子的心声了呢?问题行为背后都是未曾满足的目的,带着理解和尊重,与孩子坦诚的讨论,如何更有效地约定、监督、管理,并且坚定地遵守约定,请注意,约定的条款是切实可行的,综合考虑孩子在手机上面的使用需求(学习、查询资料、联络、适当的娱乐),管理不是一刀切,只有切实可行,并且和孩子商量后约定,才更利于执行。

三、小步前进、即时肯定,提高孩子自信心。我们不能期望约定制定好后,情况就会有翻天覆地的改变,改变也是循序渐进的,前进三步后退两步也是常态,需要给孩子逐渐适应的时间,父母要做的是带着善意的坚持(约定的条款)和不带敌意的拒绝(不合理的要求),在情感上包容、在行为上约束,多看见孩子的努力和进步,即时给与肯定和赞赏,会强化孩子的正向行为,并获得价值感。

四、打造新的积极正向的“上瘾机制”。如果带着批判的眼光看待网络、游戏,我们可以看到它是如何创造轻松、快乐、满足的,有耐心的一步一步教会你如何操作、操作成功后弹出信息“你真棒”、操作失败后弹出信息“没关系,下次你可以做得更好,加油”,孩子的成长过程如果放在网络中来看,也是一个学习如何面对和处理人生问题、需要父母一步一步教导、会有成功和失败、成功的时候获得赞赏、失败的时候不是指责和批评而是鼓励和打气、等等,所以,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如何成为“好玩儿的父母”,陪伴孩子学习、总结、收获呢?


除了以上的分析,还需要考虑孩子的具体年龄,在每个年龄段,孩子都有不同的发展需求、人生课题。孩子与手机看似是一个简单的关系,背后的成因值得做更多探讨以及延展,如果难以通过自助解决,也可以寻求专业帮助。能够意识到并且提出自己的问题,相信是拥有生活智慧的,希望我的回复可以给你提供一些启发,祝福你和孩子。




  • 人生答疑馆
等1人打赏了作者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