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3
小海星
咨询达人/心理作者/优质答主
亲爱的,首先我理解你的感受和困惑。每个人的金钱观受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影响很大。从你的描述中看出,你在成长中受到了节俭的家庭观念的影响,感觉自己被穷养了,希望享受一些你认为自己应该拥有的生活品质。
其实金钱观的个体差异还是比较大的,每个人对于金钱观念的定义是不同的。有人认为金钱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和享受人生,持这种观念的上海人和老外比较多,月光族也来自于这些地区的白领。但也有很多人认为金钱应该用于实现更大的目标、理想与人生意义,比如为下一代子子孙孙考虑,为振兴家族利益等。包括许多知识分子家庭尤其教师对金钱持保守理念,属于节俭持家,不喜欢有额外的开支等,这和对错无关。
你之所以会对此产生疑虑,是因为受到一些心理机制影响,
我归纳几点供你参考。
1.源于童年经历:
你提到从小受到节俭家庭观念的影响,这可能塑造了你对金钱的态度和价值观。你可能内心深处觉得过度花钱是不负责任的,或者担心将来没有足够的安全感。
以及原生家庭对金钱焦虑的心理迁移,被"穷养"和家庭的节俭习惯可能导致你对金钱有一些情感上的矛盾和不安全感。
想要花钱并期望伴侣来补偿,反映出你想从再生家庭中填补从小感受到的金钱限制。
另外你对穷养的错觉,真正的穷养并不是只给予孩子条件匮乏的物质生活,而是通过贫穷的环境来培养孩子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品质,让他们学会担当,珍惜资源。
且有些知识家庭的父母更重视孩子精神层面的富足,给孩子兴趣爱好上的培养,让他们做一个精神富足的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提升自身的修养,养成自己独特的气质。
一杯奶茶你母亲可能认为这不是健康食品,由此视为你在浪费金钱,或许是她严谨过分了一点。中国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会有些固化思维,凡事都按规矩规则来,缺乏了灵动性,使得孩子误解父母的心意继而产生缺爱的不良感受。
2. 社会压力和比较心理:
社会上对于财富和物质的追求往往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压力和焦虑。你可能对周围人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比较与从众心理,俗语说:人比人要气死人,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而且人们往往不会做纵向比较,如今时代年轻人生活相比于过去不知要幸福几倍。我们小时候连一个鸡蛋都只能在生日才能享受,更何况在穷困的年代,因此人们总是习惯与周围亲近的人做横向的比较。
你在和同伴的比较中感受到了与他人的差距,从而产生了对金钱的渴望和焦虑。比如:同学朋友们都可以买很多零食,享受更丰富的生活,而自己的一杯奶茶也要被母亲指责。
3. 安全感与自我价值的关系:
在一定程度上,金钱可以提供一种安全感,使人感觉有能力照顾自己和他人。你可能将金钱与自己的自我价值联系在一起,觉得只有通过拥有更多的金钱和物质,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经历过拮据的经历可能让你对金钱有一种恐惧感,担心再次陷入金钱困境。因此,你希望通过节约和依赖老公的金钱来确保你的经济安全感。这种担心和恐惧可能是在你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心理保护机制。
其次,你也可能因为从小被"穷养"而感到不满和不公平。你可能认为自己应该享受更好的生活,并希望通过花费爱人的钱来满足这种欲望。这反映了你对公平和补偿的渴望。也反应了你对自我价值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金钱也能体现一个人的价值感。
4. 情感需求与金钱的关系:
有时,人们通过消费和拥有物质来满足情感上的需求,比如寻求幸福感、满足需求和建立自我认同。你可能希望通过物质享受来填补内心的不足或寻找到更多的满足感。在心理层面上,你从小觉得受到了经济拮据的挫折,这可能导致了你对金钱的情感困扰和补偿的心态。
爱的缺乏感也会使你对金钱有一点儿敏感,你希望老公给你红包,这不仅仅是对于金钱的需求与满足,潜意识里更多的是表达了你需要丈夫对你有爱的表达,比如,现代年轻人崇尚各种各样的情人节,女人节等等。
有了心理层面的分析后,该如何解决你目前的困惑呢?
首先,你的金钱观和情绪背后的原因非常重要。你可以通过自我反思和深入思考来探索这些问题。问问自己,金钱对你来说代表什么?与经济拮据的经历有关的观念和情感是什么?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你对金钱的态度。
同时,也要考虑到金钱并不是衡量幸福的唯一标准。尽管经济稳定是重要的,但家庭的温暖、人际关系的良好以及自我实现和成长同样重要。无论你的经济状况如何,寻找内在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寻求与爱人的理解和支持,可以帮助你建立更健康的金钱观。
此外,你可以尝试与你的家人和伴侣沟通,让他们了解你的消费观念和需求。如果你能够与他们达成共识,制定合理的消费计划,那么你的金钱观也会更加健康和可持续。
最后,金钱并不是衡量一个家庭幸福与否的唯一标准。家庭和睦、互相支持和关爱才是更加重要的价值观。希望你能够以积极、健康的态度面对金钱问题,同时也要注重家庭的情感纽带和相互支持。
祝好!世界与我都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