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你的问题和你的描述看,感觉你是特别清楚自己要什么,也特别能够觉察到自我边界感,并且能够对自己的行为及时喊停的人。这说明你目标清晰,边界明确,在自我把握掌控感。
比如,你文字中提到,
特别希望被看见、被回应、被认可
体会到了危险,停止了
又体会到了危险,停止了
还是体会到了“危险”,停止了
也出现了“上瘾”的感觉,退出了
那么我们就一步步拆解你的文字表达,围绕【需求、深聊、危险】这三个关键词,来帮你梳理下思路看。
1、拆解你的情绪需求,以及如何尝试表达内心的情绪需求
特别希望被看见、被回应、被认可
【被看见】---一般来说,我们在表达希望被看见,不是在表达具体做了什么事被看见,而往往是我们内心的某些情绪和内在需求,希望被对方看到。
而在亲密关系中,一方不被看到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对方只在听你讲的事情,也在和你谈事情,却忽视了你的情绪和需求。
这方面互动,对于伴侣的要求其实不算低,也是大多数婚姻关系中都会出现的情况。
原因有很多,比如:对方原生家庭中习得的应对问题的模式在当下亲密关系中,复制了多少?对方自己是否是对情绪和内心需求明确的人?对方是否有能力来承接你的情绪和需求?对方是真的没意思到,还是有意回避?……等等,不同的因素,也有不同的解。
所以,在亲密关系中如果希望对放看到自己的情绪和情感需求,可以尝试在沟通时直截了当的告诉对方:我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我现在特别想和你深聊下,但聊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的情绪和需求,所以我们能否先把彼此对事件的看法放一下,容我把我的情绪和感受跟你分享一下。
而一句“性格差异巨大”,其实掩盖了很多原因精细的区分。
【被回应】---既表达了对方是否有所反馈?也反映了对方反馈速度如何?其实对你的情绪是有影响的。
而同样,不回应,是对方的冷战方式吗?还是对方现在在忙,没法及时回应?还是对方没有get到你的关键点,所以你并不满意?还是对方避重就轻,顾左右而言他了?……不同的情况,我们的应对也是不同。
【被认可】---既可能反应了我们内心的某种不自信,需要别人的肯定或认可,也可能表达了我们希望对方可以看到我们的肯定和付出,对方的反馈会让我们有价值感,而不被认可,会带来我们强烈的挫败感和无价值感。还可能是其他方面的解读,所以你可以自我觉察下看,自己是怎样的情况。
这些情绪感受的沟通表达,都可以参照上面提到的,直接说明的表达方式。
2、你说的过度,指的是什么?
因为你最后提到
怎么能让自己过度得舒服一点,别那么煎熬???
这个过度,不知道指的是什么?是指异地是一个过度期吗?
这个信息在文字描述中是信息不足的,但这一个关键信息又非常重要。
在读到这句话时,很容易联想到:你们之间遇到一些情况,不知道该怎么说清楚,你其实需要有机会和妻子深聊,但因为性格差异,加上异地沟通不如在一起那么方便,所以导致进展慢。
而又因为你也一直着力于提高跟妻子的亲密度,却始终没达到你的预期,所以倍感煎熬。
所以你希望有人可以帮你分析,该如何改善和妻子之间的沟通状态,来应对你们之间出现的情况。不知道这样理解是否准确。
你努力着力于提高与妻子亲密度这部分,也是希望对方有所觉察和感受到的吧?
所以,也可以尝试问问妻子:亲爱的,最近有感觉到我们之间关系的一些变化吗?我在努力尝试改善和你亲密度,但不知道你是否有感觉。有时不确定你的感受,我还是感觉挺煎熬的。所有,有时间的时候,想再多和你聊聊,我特别希望你能看到我的努力,你的回应对我也非常重要。
所以,与他人的深聊,无论是在线下深聊、线上深聊,还是和倾听师深聊,聊的这些话题,都和你们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有关?
这个举动,是否可以理解为:现在需要先通过不同渠道“深聊”,来演练自己的表达和沟通方式?是你为和妻子深聊做铺垫和准备吗?
3、你三次提到体会到了“危险”,停止了,一次提到上瘾 的感觉,“危险,又指的是什么?
结合你后面提到
现在主要着力于提高跟妻子的亲密度
这个危险,如何解读?
线下深聊的危险,可能在于,你在与他人倾诉时,感觉被理解、被看到、被回应、被认可了?
所以让你在情感上有些向倾听者倾斜?而与他人而非伴侣的深聊,可能会加剧和妻子之间在亲密关系上的差异或裂缝?
线上深聊的危险,是否可以解读为:这些深聊,触碰到了一些你内心所担心和恐惧的东西,所以害怕继续深聊下去,不知道怎样面对?
与倾听师深聊的危险,是否可以解读为:那种被看到,被理解,被认可的感觉,可能让你有些沉迷于这样的沟通,你担心如此下去,更难和妻子做这样深度的沟通,或更不想和妻子沟通,而这会进一步破坏你们之间的亲密关系。所以也停止了。
而这三种深聊,都有一种会【上瘾】的感觉。
那种上瘾的感觉,也恰恰是你感觉需求被满足的感觉。
所以一边是和妻子的自我需求求而不得的煎熬之感,一边是需求被满足的畅快愉悦之感,这样会让你只要遇到自我需求在妻子地方求而不得时,就会忍不住向外需求“深聊”,来获得情绪需求的满足。
4、性格差异到底在哪里?性格差异真的是沟通不畅或情感无法相互满足的鸿沟吗?
你发现危险,及时停止,说明你是谨慎,克制的人。你也愿意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说明你也是主动和积极乐观的人。
而最大的阻碍点,是异地和性格差异,二者各占比多少呢?
在文字描述中均未提及。
异地会影响沟通时效性,也影响到沟通互动中,情感的传递,遇到彼此有情绪时,都不能像面对面那样,可以直接通过身体动作来给彼此安慰。这是异地沟通最常见的影响沟通亲密度的地方。
而即便是异地,我们也可以尝试尽量用语言来表达我们的真实情感去回应到对方。因为语言的力量,虽然不及身体动作来的更有触感,但也可以触碰到彼此内心的。
比如,你可以尝试这样表达:其实我也理解,我们异地这样,你也挺不容易的,虽然我一直特别渴望你能理解我,看到我,认同我,可能有时我也没能对你做到这些。
虽然现在我们的关系状态还不够预期的好,可能是我们都还没找对方法,但我还是想尽可能的来改善我们的关系,因为这样虽然不能解决异地无法切身给你安慰的感觉,但至少可以让你也能看到我对你的在意。
供你参考。表达的原则就是相互理解,先尝试理解和体谅对方,对方才会愿意尝试理解和体谅我们,而坦诚和态度,也可以为亲密关系增色不少。
性格差异呢?
你提到的性格差异巨大又是怎样的?
既然你是积极乐观主动的,渴望沟通的,情感细腻,懂得自我克制和保持觉察的。
那差异巨大,是否可以反推你妻子的性格呢?
她是性格比较粗线条的,言语上有些强势或比较直接的?情感上没那么细腻敏锐的?总是想解决问题而看不到情感的?
如果你可以梳理出妻子的性格特质,那就相当于解决问题时,根据对方的已知条件,来探索共同未知的那部分。
性格差异的确会带来伴侣之间行为、思维或观念上的差异。伴侣之间观念不同就一定会引发争吵或矛盾吗?
其实未必,更准确的表达也许是:彼此观念不同,却一定想说服对方认同自己的观念,才是导致争吵或矛盾的原因。
如果我们可以尝试去肯定或理解,对方观点中我们认同的部分,同时再表达我们差异的部分,也希望对方可以换个立场来思考和体验下看。
大家不是带着说服对方的态度,而是彼此相互体验差异的部分是怎样的?那么可能观点差异,不但不容易引起争吵,还会让彼此增进理解和信任。
所以对于性格差异也并非难以沟通或难以表达需求的,而是首先我们需要带着好奇心,看看对方沟通的模式和频道是怎样的?然后磨合,相互调整频道,慢慢达到一种同频共振。
这个过程可能还是会有些磨蹭,但还是那句话:如果伴侣之间希望可以更好的理解对方,改善亲密关系,带着好奇心,去体验对方的 差异,是增进亲密最简单直接的方式。
亲密关系的问题,最终还是需要回到亲密关系中去解决。
这样的深聊,才不会带来危险,反而会加固亲密关系的堡垒。
我是博s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