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已注销

Lv4  小飞鱼

认证作家/精华答主

通常来说,认知是没有对错的,更多的是要看是否匹配当下的情境,以及当事者对于所在情况时如何去看待、去面对的过程。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打架。


在所有人的认知里,孩子打架是不是一个不太好的做法,这个孩子很坏、很凶,爱调皮捣蛋的类型?当你听到别人叙述孩子这段过程时,省去细节,你可以对孩子做出这样的评价。


然而,要是别人在说打架之后,说了这个孩子是为了保护他的妹妹,因为妹妹被几个流氓所欺负,作为哥哥鼓起勇气,去和流氓打架,保护了妹妹,你的认知又会是如何呢?此时你可能会觉得,哎呀,打得对,打得好,这个人就该打,不打不行,跑了就怂了。


是不是前后认知的反差特别大?前面还觉得打架不好,后面咋觉得打架就好了呢?


假如,此时你还坚持“打人是不对的,妹妹被欺负,哥哥不能动手”,你还保持这样的认知,你觉得这是错误的,还是对的?


显然,这就是“认知失调”了。


大家分析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刨除“对”与“错”这个概念,这个世界没有那么多“对错”问题,更多的是合适或者不合适。当下合适,换做另外的场合不一定就合适了,说不定还是一团糟,要是坚持固有的认知去考虑问题,会不适应,甚至还会出现激烈的冲突。


因此,在心理咨询的工作里,咨询师所要进行的工作,是理解来访者的不合理信念,并让来访者对于这种认知进行深入思考,哪些是合理的,哪些需要调整。


引导的话,办法有很多,常见的办法有“辩论”,比如苏格拉底辩证法。关于苏格拉底辩证法,这个其实是运用逻辑学的原理,也是比较经典的对话模式。


来访者:我觉得男人都不是好东西。

咨询师:你是说,男人都不是好东西,都很坏,是这样的想法吗?

来访者:是的,我认为他们都这样。

咨询师:你的爸爸、哥哥呢,对你好不好?

来访者:还不错,他们对你挺好的。

咨询师:嗯,你刚才说男人都不是好东西,可是你爸爸、哥哥是男人,他们对你挺好,这是矛盾的,你怎么看?


类似上述这样的对话,是心理咨询里面常用的技术,在认知疗法里面是经常使用的,一般会在矫正不合理信念以及识别自动性思维工作里面去展现。


另外,关于引导还有一种办法叫“假设提问”,这个也是心理咨询里面常用的策略。


来访者:这几天我找工作失败了,去应聘人家总是不要我,嫌弃我学历低,要是我学历高一点,人家就不会不要我了。

咨询师:去应聘的话,人家是要招聘学历高的人吗?

来访者:一般是的,学历低的人家不要。

咨询师:如果学历低,但是你有技能,比如你考取了某项专业能力,有个证书,去应聘人家愿不愿意用你?

来访者:这……我还没试过。

咨询师:那么这可能会有两种情况,一是人家觉得你学历低不要你了,另外也有可能是你有技能,会破格要你,毕竟人家需要的是有能力的人才,而不是只是学历。是这样吧?

来访者:你是说,我应该再鼓起勇气试一试?

咨询师:这个我不知道你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可是你做了以后,也许会有不一样的变化。


除了口头上的引导,现实行为方面的引导策略也很多,比如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想象大家模拟的角色,配合道具,在当时的情景之下,大家是怎么看的,会有什么样的情形,然后去面对。


一般会是咨询师和来访者一起进行,边拿着道具对话使用,这种方法也特别多。


总而言之,来访者有不合理的认知,且十分坚定,引导是需要时间的,通常会在咨询中期开始进行,刚开始的时候都是搜集资料的过程。


只要经过合理的调整,加上良好的配合,都会逐步地获得成长。

  • 鲸厂问答君
等1人打赏了作者
全部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