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梦~

Lv3  小海星

咨询达人/互动达人/心理作者/优质答主
之前看到一则新闻,令人唏嘘、让人警醒。

今年春节期间,辽宁抚顺望花区,一小学三年级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杨某,在家服毒身亡。原因是,沉迷网络赌博欠下巨款,无力还清。

原来起早是在一个卖红枣的微信群里,有人拉她进入一个大型彩票网站。

她在家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借钱去买彩票,直到欠下巨款。她以买房、孩子上学等各种理由借款,边借边还。
整个班级里有三十多个家长都给杨某借了钱,初步统计可能有117万之多。

心理学家斯金纳曾提出一个“间歇强化”理论:如果间歇性地奖励一只狗,狗就会和上瘾一样时刻保持兴奋,自发性地为你做更多事,而这种类似上瘾的行为,需要很久很久才会消退。


这种不确定的奖励格外诱人,人的大脑热衷于冒险,才能获得更大的收益,喜欢被奖励,而在赌博的过程中,冒险的过程中会分泌剧增的肾上腺素,而“赢的过程”会分泌出过量的肽和多巴胺,而这些都会让我们的心理倍感享受,我们总是热衷于享受那种一切尽在掌控之中的快感,而在事情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出现偏差的时候,又总是期待着侥幸的发生,如此周而复始难以自拔。


赌博大家的认知是一种概率性事件(网赌后台除外),在赌博复赌的过程中,我们已经输了很多,选择放弃的话就成为了自己的必然损失,所以我们倾向于再赌一把,也就是风险偏好心理。另外一种情况,当我们面对小概率的损失时,心理上倾向于风险规避,但当我们面对小概率的获得时,我们却往往倾向于风险偏好。在赌博的世界里,一种情况是我们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大多都是小赢,渐渐的这种小赢已经无法满足我们内心的贪念,我们的投注越来越大,风险偏好心理也就越来越强。另一种情况是当我们赢或者只有一点损失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的下注,内心更加倾向于风险规避,生怕自己输出去,但是当我们输很多的时候,却冒险一再加大下注想赢回来,也就是风险偏好心理异常强烈,这就是我们在输赢、得失之间的心理变化,也就是很多时候为什么我们输了无法翻本的原因,因为心理的变化已经让我们进入了一种不理智甚至疯狂的状态,这种状态下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潜意识的积极反馈心理,比如在心理治疗过程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已经能够基本适应时,心理医生并不会每次都会给他积极反馈,而只是间歇性偶尔的积极反馈,因为心理医生发现每次都给积极反馈的效果,还不如偶尔给积极反馈的效果那么好,在患者心理还产生一个明显的对比和心理落差。

其实赌博成瘾的特点也在于此,赌博行为本身的反馈具有随机性和概率性。人们在赌博的过程中,不是每一次都会赢,但我们总会过度沉浸和放大赢的那一瞬间的欣喜和快感;如果一直让我们赢或者一直让我们输,就不会给我们的心理因落差而造成巨大的心理冲击,这也就是我们在赌博成瘾行为中产生的心理变化;人们总是习惯于过度放大那些偶尔的积极反馈,而错误的认为输了是因为自己运气不好,在大脑中无限回放着自己偶尔赢的过程,这也是导致人们复赌的直接原因,这样的粘性行为真的很可怕、也难戒除。
全部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