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

Lv11  治愈鲸

心探教练/精华答主/认证作家
😊我是壹心人萌新组的放飞,下面是关于“破窗效应”的回答~

🌹先来看看什么是“破窗效应”。

在196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进行了一项实验。

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然后停放在不同的地方,一辆车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

他将停在布朗克斯区那辆车的车牌摘掉,顶棚也给打开了,结果当天就被人给偷走了。

而帕洛阿尔托中产阶级社区的那辆车,放在那一个星期也没有被偷走。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就很有趣了。

菲利普·津巴多用锤子将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一个大洞,结果仅仅过去了几个小时,这辆车就不见了。

在这项实验的基础上,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破窗效应”的理论:

🌞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这扇窗户得不到及时维修的话,那么就会有更多的窗户玻璃被打坏。

原因就在于这个破掉的窗户容易给别人带来一种示范性的纵容,很多犯罪案件的滋生都是这么形成的。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破窗效应”的现象,比如小区的垃圾堆为什么越来越多,明明有垃圾箱越总是就差那一步不倒进去,是因为有人看到别人把垃圾倒在了外边,越来越多的人效仿,造成小区垃圾堆越来越多。
 
❤️在我的家庭中也有“破窗效应”,女儿吃饭时看手机,当我制止她时,她会振振有词的说:“老爸吃饭看手机,你咋不管他?”孩子教育的“上行下效”其实也是“破窗效应”的体现。
 
💪正如法律永远是保护好人惩处坏人的一样,各种心理学效应,当我们发现它背后的道理后,聪明的人类就会加以利用,从而转化为有力的工具为我们所使用。
 
🎁既然“破窗”会带来效仿,会产生复制效应,那,我们如何反其道而行之呢?
 
上边我提到的女儿吃饭看手机的案例,事后我主持了一次专项家庭会议,研讨话题就是《如何好好的吃一顿饭》,老公、女儿分别发言表态,针对之前不好的行为做以反思和自我批评,同时也对好好吃饭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
 
这次家庭会议既达成了会议的目的,还增进了一家人的感情,更培养女儿独立思考、有效表达的能力。发挥大家积极能动性,让生活来点开心幸福的色彩。
 
👏老公在女儿4岁时成功戒烟,在前年又开始了健身计划,我欣赏并崇拜他高度的自律性,就像好多爱美的女生总是减肥失败,其实她们缺少的就是我老公身上的那股毅力。一个充满自律的人,减肥是完成能够实现的小目标。
 
在老公的影响下,疫情期间我开启了蹬单车计划,今年单位成立了跑团,我从市内跑转移到了室外跑,整个家里健身锻炼的氛围浓厚,以致于11岁已经开始注重自身形象的女儿,看着每天都在缓慢增加的体重显示器,也悄悄的开始了蹬单车美体瘦身计划。
 
✨“破窗”是一个标志:能让人向恶的标志。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犹如一辆汽车,而我们身上最初的小毛病以及不经意间的小错误,恰似汽车被打破的第一扇窗,如果不能及时修补,就很可能会酿成大祸。
 
我们必须高度警惕那些看起来特别轻微的错误,不给恶行恶念野蛮生长的机会,只有如此,我们的生命之车才有可能“安全万里行”。
 
✨“自律”也是一个标志:它让人拥有无需他人提醒的自觉。
 
💪守好人生的每扇窗!
  • 人生答疑馆
等1人打赏了作者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