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谧思成

Lv0  小虾米

优质答主
同学你好
在帮你梳理你的情绪之前,我要先对你能通过心理平台,进行情绪疏解并通过从心理学专业角度去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表示赞赏与鼓励。这一行为表征已经能从一个侧面反应出你人格中所具备的条理,克制,成就等特质。这些人格特质将对你今后的人生成功起到助益作用。
我认真的看了你所描述的具体内容,尤其你和你父亲独处时,你父亲表现出来的行为背后所真正想要表达的潜在意图进行简要释义,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第一,你父亲“编“故事的动机。心理学认为,动机是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也就是某一行为)的内在心里过程。在动机转化为行为的过程中,包含两个主要过程,外部诱因以及个人内在需要。心理学中有关动机的理论很多,不同学派的心理学对动机本身也有着不同的解释,除了受本能和遗传因素影响外,还包括以下几个比较常见的原因:1,为了满足个体需要,消除紧张形成的驱力理论,2,行为习惯,3,个体因外部刺激或诱因而产生的行为动机。在你描述中,你提到你父亲用他自己,他同事的子女(我相信你应该认识他同事甚至他子女)还有你同学,这些人都是你父亲自己认为(注意我的表述)可以给你造成一定刺激从而起到激发你按照他所描述的那样去学习的“典范”。所以换句话说,现在你可以通过动机理论去思考下你父亲讲故事这一行为的潜在的动机究竟是什么,除了看到消极的一面,比如你可能会认为你的父亲只是在满足他自己的控制需求,希望你能按他所认为更好的方式去学习才给你编故事这样的想法去理解,同时你也应该看到你父亲讲故事,只是用了某种方法(对你并不适用的方法)来刺激你更好的学习。念红榜名字这一行为也可以用动机理论去加以思考。我相信,你的父亲绝对不是为了打击你才这样做的,但这个行为过程确实用了错误的方式方法。
第二,关于你提到你父亲消极评价你初中学习行为的内容。这里我要给你介绍的也是心理学的归因理论。心理学家分析发现,人们通常有两种人格特质,一种习惯把事件归因于他人,一种则更习惯于归因于自身。而我们在对他人行为做出归因判断时,则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形成偏差。比如我们都知道第一印象很重要,为什么呢,因为这会产生首因效应,再比如,我们评价一个朋友时,即使认识很多年了,但我们在评价时却更倾向用最近你对这个人的感受去评价对方,因为这来源于近因照应。而对你父亲对你的评价态度上(咱们在这里先不去评价他说的内容正确与否),你父亲或许对你存在着晕轮效应,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成见效应或是光环效应。你可以数一下你在你的表述中,用过多少次“学习策略”这个词,我相信这在你父亲与你的谈话中一定也是频繁出现的一个词汇。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和你父亲就学习策略这一具体内容进行过讨论,但有一点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就是你父亲对你“学习策略“有问题泛化了,也就是习惯性的概括你学习问题而对你形成了这一认识或知觉偏见。我在这里强调一下,偏见是可以改变的,但需要具体的行为和方式方法。
当你看完我的一些释义后我不知道现在你是否对你父亲的某些行为有了新的认识,如果有,恭喜你,你成功的做到了运用心理学的科学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的第一步。接下来我给你提两点建议或是小的策略吧。第一,有效的“沟通。我相信很多人都会用多沟通这样泛泛的建议,但往往结果是,不沟通还好,越沟通越糟糕。究其原因,其实并不是沟通这个方式错了,而是因为不得法。鸡同鸭讲,再沟通也是无效的。之前已经让你思考过你父亲的动机还有他对你评价的归因,你可以从他真正是为了你好这个动机出发,先去获得他对你认识上改变的主动权。人都是需要被理解的,不光我们,父母更是如此。当你首先用你深刻而具体的分析,说出你对他的理解的时候,对方才有可能放低家长的姿态听你说话。因为青春期家长和子女的很多矛盾隔阂,正是因为父母还处在对子女儿时那种言听计从的人际关系思维里,而青春期的我们却开始走向成熟,我们已经处在一个自我意识统一的新的成长阶段,我们此时更需要的是个如朋友般的父母。可是改变自己都很难,更不用说改变家长的行为习惯,因此,当你心平气和理性客观的去分析这一切的时候,你会让你父亲感受到他所忽略的“我的孩子长大了”这样的想法。也许只是那么一瞬间,但人与人关系的转变,其实都是因为瞬间而改变的不是吗?第二,在情感达成同步的前提下,“投其所好”进行“谈判”:这里我用了投其所好和谈判两个加引号的词,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可以从你父亲内心需要的角度进行切入。你和你父亲有关策略的问题是谈判主题。他可能无法接受你的策略,当然你也不喜欢他的,但是你们的目标一致,都是为了更好的学习效果对不对?目标一致是谈判的基础,更是前提。国共尚且能达成统一战线,更何况父与子。你们可以就你们认为矛盾的点进行商讨。当然你可能坚持认为自己的策略更适合自己,我也相信你有良好的学习策略否则你也不会考上重点高中。但你父亲的你也不妨听听,试图去理解他真正想要哪种策略方式,你们中间的区别是什么。但不建议你提出分别尝试的建议,因为你会发现你做的好,是你父亲功劳,做的不好则还是你的问题。呵呵。总之,这里其实还是沟通,只不过更深了一步。第三,如果沟通宣布无效,还是无法沟通,那你可以尝试运用行为心理学的一些知识,比如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相关实际应用,去尝试改变你父亲的一些行为。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无论成长中经历着哪些不愉快,终有一天你一定会发现,记忆中留下更多的是美好。
助你学业有成。加油!
  • 鲸厂问答君
等1人打赏了作者
全部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