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韬

咨询达人/心理作者/优质答主
不知道你的所学的专业是什么,但你用客体理论对自己的分析显得相当的专业。
“想要把分散出去的理想化自我纳入自己的身边“,这似乎完美解释了你在于同性发生性关系时并没有所以“爽“的感觉,但这种行为一再的发生。
如果你真是认同客体理论对你状况的解释,那么你可以找对客体理论擅长的咨询师深入聊聊。
我会觉得如果用这个理论来解释同性性取向,那么所有的同性恋者都会和你有类似的情况,也就意味着这种情况是一种“异常“,是可以改变的。这点与对同性性取向的主流看法并不吻合。
我看到的是,这种理论似乎能够有限的减少性取向问题带给你的焦虑。而所谓的没有“爽“的感觉也似乎是在尝试说明因为没有这种感觉,所以就不是同性恋。
当然并不是说你就一定是同性性取向,因为到底是什么性取向只有你自己才能确定,至于这个过程可能并不会那么顺利,因为你对同性性取向似乎无法接受,因此在自我探索的时候会遇到很多阻碍,或者选择性回避一些事实。
先调整自己对于性取向的基本认识和态度,然后再来探索自己性取向的问题或许更为合适。
全部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