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已注销

Lv4  小飞鱼

认证作家/精华答主

反社会型人格的群体,这是我们工作中看到最为令人迷惑的人之一。这类患者或者来访者的特征是长期一贯无法服从社会规范,他们会做出一些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认为难以接受的行为。


例如,从朋友和家人那里偷东西,他们往往不负责任、冲动,缺乏真诚,这类人不会为破坏社会规范和期望而感到丝毫内疚和后悔。


前两天我去医院,还了解到有一个患者杀猫的,残忍的凌虐,做出肢解身体的行为。这些过程,让他们显示出了极强的攻击行为。


要诊断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无法服从社会规范和无法表现出遵纪守法的行为,具有欺骗性,表现为反复说谎、借口繁多或者为了个人利益而欺骗他人;


二是冲动,具有攻击性,反复打架、攻击他人,模式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三是持续的不负责任,缺乏悔意,年满18岁以后还是这样,在15岁以前有过品行障碍等表现。


反社会人格,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呢?这点众说纷纭,既有基因影响,神经生物学因素,也包括社会维度和心理的发展滨化。


Crowe科学家曾经做过研究,考察生母是罪犯且之后被其他家庭收养的儿童,将他们同那些生母并非罪犯且之后被其他家庭收养的儿童做了比较。结果发现,生母是罪犯的收养后代在被捕率、犯罪率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患病比例上都要显著高于神木并非罪犯的收养后代,这提示在犯罪行为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上至少存在一定的遗传影响。


不过,Crowe也获得了一些有意思的发现:有一些被收养的犯罪后代之后自己也成了罪犯,被试幼年时被收养之前在临时孤儿院里待的时间,比那些生母是罪犯但自己没有成为罪犯的被收养儿童以及生母并非罪犯且被收养的儿童都要更长。


这一结果提出我们,存在某种基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换言之,基因因素可能只有在特定环境下才是重要的,可能代表了某种易感性的存在,但是否真的会发展出犯罪行为则要视具体的环境因素而定。


可以肯定的是,长期在家庭暴力、父母离异、冷漠对待的环境中,孩子成长为反社会型人格的概率极高,绝大多数了解下来,反社会型人格都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鲸厂问答君
等1人打赏了作者
全部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