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by steps

Lv5  阳光海豚

心探教练/心理作者/优质答主


被抛弃的感觉非常难受。但如果细究原因的话,最大的可能,这种感觉也许不是他人给的,而是自己赋予的。


自身预设了情景,使得对方的行为唤醒了自身不好的情感体验,最后引发了自身对“没有存在价值”的恐惧和焦虑。


比如,正常的聊天问号“?”,非常敏感的人会预设对方会批评自己,看到问号会下意识赋予意义:对方已经生气了!而心态平和的人则会认为这是心里不解的自然反应,很正常。


如果题主由于自身“缺爱”的经历而预设情景:自己不值得他人喜爱 。那么,在咨询师看来正常的操作,在题主来看,就会是拒绝自己、不爱自己、被抛弃的行为。


当然“缺爱”的经历只是一种设想,那么接下来的一句话,似乎能够印证这并不是空穴来风。


在描述中,有句话非常引人注意,“我感觉闺蜜就是怕情绪的卷入影响她的正常生活。”,题主对闺蜜的行为似乎是不理解的,不理解为什么要怕情绪的卷入影响她的正常生活。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偏差,是因为题主有类似于“闺蜜就是,即使情绪的卷入影响了她的正常生活,也依旧要永远无限的包容自己”的认知。


“缺乏被爱的体验”会对无限包容和理解过度渴求,产生过度依恋,从而对边界感到模糊。


闺蜜的理解和包容让题主体验到被爱的感觉,非常享受其中不愿离开。但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都有各自的承受范围,题主的过度依恋超出了闺蜜的承受范围,使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便开始有意识的抽离、远离,而这又触发了题主过去不被爱的记忆,再次体验到了“被抛弃”的感觉。


发现闺蜜无法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题主开始转向心理咨询师。题主咨询的初衷,不是为了内心成长,而是寻找被无限包容的感觉。


题主找到了,并且非常享受其中,所以,题主认为咨询是有效果的。但从咨询师的角度看,情况则完全不一样,因为在经过最初的“共情”之后,咨询师发现不管自己怎么做,来访者始终不愿从“共情”这一阶段出来,后续阶段完全无法进行。


这与咨询师的最终目标:使来访者内心获得成长,并能像正常人一样独立生活是相违背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题主感觉到有效果但咨询师却认为丝毫没有起色的原因。根本原因在于双方的最终目标并不一致。


此外,咨询师卷入的情绪除了被过度需求包容的不适感可能还有因此带来的挫败感和问题悬而未解的焦虑。解决的可能方式有,让双方(或者之后的咨询师)意识到问题的原因所在,重新梳理咨询目的,对咨询目标做出调整。


总结的话,就是由于成长过程中缺乏“被爱“的体验,让题主既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同时又非常渴望被爱,在被爱的过程中易出现边界模糊,过度依恋等表现。会把远离、拒绝等正常行为视为”不被爱“的行为,从而产生”被抛弃“的感觉。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