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涛之 心理医生

Lv0  小虾米

优质答主

不知道其他同行看完这位单亲妈妈的叙述有些什么感想?

我最直接的感觉是:辛苦可怜、严重焦虑和思维混乱。

我梳理了其中的脉络,要想解决孩子的厌学、辍学和游戏成瘾的问题,至少有以下6个问题需要解决,我们来试图一一解析。


1、单亲家庭对儿童心理成长的影响

2、母亲焦虑的条件反射

3、孩子游戏成瘾怎么办?

4、厌学与辍学的补救措施

5、爷爷奶奶有没有错?

6、怎样学会做一个成人?


                                                   ❶  单亲家庭对儿童心理成长的影响


一个孩子,心理和生理尚未发育完全,他们几乎不懂什么是婚姻,什么是家庭,也没有能力像成人一样去承受婚姻破裂造成的后果,只是单一的认为父母对自己的一部分关爱被剥夺了,缺少了一方的家庭庇护。


一般来讲,单亲家庭的孩子或多或少会产生消极、自卑、内向、孤僻、不善交际等心理问题。


问题是:离异后单亲已是既定事实,怎么办?


1、让孩子明白父亲仍然爱他。

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讲,意味着依然能得到比较完整的爱,父亲虽不在身边,但在想象中没有太大的缺失,就像留守儿童一年和父母见一次面一个道理。


2、性别认同是对同性父母认同的结果。

从提问中,我们看不出这个孩子的性别,我趋向于男孩。

同性恋除了先天的(基因染色体不同)以外,大多数是后天造成的,一个家庭,如果从来都没有一个可以性别认同的同性,那孩子只能选择学习像母亲那样做男人,或选择完全和母亲相反的样式做男人。


显然,你的孩子选择了后者,依然恭喜你,你的孩子只是游戏成瘾和辍学而已,他没有选择异性认同,也没有性别错乱。


3、大多数埋怨单亲妈妈的人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一个家庭本是由两个人组成的,如今换成了一个人操持和教育孩子,必然很累,柴米油盐酱醋辣子茶,陪玩、做饭、辅导作业、开家长会等等,大多数埋怨单亲妈妈的人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也离一个,独自抚养试试?


然而,维持家的辛苦要和达到的效果成正比,辛苦是一定的,可辛苦的要值得,值得二字怎么计算?

对于一般人而言,母慈子孝。

本是父母共同培养子女,如今有变,照顾孩子的生活"形"式有变,但妈妈对孩子的责任、义务、关怀、包容的心"意"不能变。

然而,以上几句话,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而且是特别难。包容、忍耐与坚持才是硬道理。


4、母亲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需要太多的智慧,耐心了,包容,接纳的心,这段话说明你依然还是一个孩子(心理发育迟滞或停滞),让一个孩子带孩子,的确是够辛苦的。

如果一个母亲晚间只是抱着手机看小说、电视剧、抖音,我们怎么可能要求自己的孩子不去玩游戏,孩子正好是玩游戏的年纪,而我们似乎已经过了这个岁数。

所以,要想改变孩子,先从自己开始改变做起。


                                                ❷     母亲焦虑的条件反射


1、我妈特别好,就是恨我爸。

要不是为了你,我早离家出走了……要不是为了你,我早自杀了等等……

这是将对丈夫的恨意投射到了孩子身上,这是一种对现实的发泄,这是对孩子的摧毁。


作为一个单亲母亲,我们尽量让家变成温馨的港湾,不要在自己的孩子面前抱怨前夫的累累罪行,并解释为什么你们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你和丈夫之间无论发生怎样惊天动地的大事,也与孩子无关;你们的故事,不要带着情绪讲给孩子听,不要额外加重孩子自卑的心理。

不愉快的情绪,找个合适的地方宣泄出来,或者与孩子之间换位思考,别再孩子面前当怨妇。除此之外,一定要让你的孩子成为一个善良、有责任心的人,因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这两种品质,以后再穷困潦倒,都有“咸鱼翻身”的可能。


2、我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你。

我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你,这是前两天看到“桌子先生”的一个观点。

这句话,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耳熟能详。

读书时成绩不好,父母说我每天辛苦挣钱,你对得起我吗?

成年后没能如他们所愿尽快结婚生子,他们说余生所有的盼头,就是等着抱孙子,你怎么能让我们希望落空?

甚至就连他们争吵时,也会告诉你,要不是因为你,他们早离了。

这种话,对孩子来说,杀伤力极大。

papi酱说:

说这种话,无非是为了表示自己为儿女付出了很多,希望他们能够认真学习、工作,但是对于儿女来说,就有了一种负罪感。

仿佛父母人生中所有糟糕的部分,都是儿女造成的。

她的母亲,就曾经是这样。

退休之后,她妈妈整天在家里发呆,这种状态持续一段时间后,papi酱力劝妈妈去上老年大学。

一开始,妈妈很抵触,觉得女儿就是不想天天看见自己。

后来,她真正去了之后,才发现这是一个无比明智的决定。

她不用再每天考虑女儿上班之后,自己一天的时间怎么打发,她有了自己的小圈子。


闲暇的时候,和一些老姐妹去唱歌,跳舞,还能结伴出游,这样完全为自己而活的日子,她从前想都没想过。

至此以后,妈妈一扫退休的失落感,每天都过得很精彩。

如果父母的一生,只围着儿女打转,这份爱,对儿女来说,未免也太沉重。

很多父母都觉得,只有儿女过好了,他们才能安心,其实这句话,应该是儿女对父母讲,只有父母把自己的日子安排得舒心了,做儿女的才能安心。

就像papi酱说的那样:我希望你们的幸福感,不是全都来自于子女。

你们的幸福感应该由很多很多的事情组成。

比如养花,自己吃到一个很好吃的菜,儿女加薪,所有的这些东西都可以组成你的幸福感,而不是仅仅来源于子女。


3、考虑遗传的因素。

我曾经在各种公开心理讲座、培训、督导和咨询中反复讲过这个观点。

诸如,你讨厌孩子的种种?

你必须先想到一件事:你小的时候有没有类似的情况?

事实上,人格、精神和心理状态也是遗传的。


心理学工作者人人都知道遗传的重要性,为什么都不讲这一点?因为讲遗传没有任何意义,只能让求助者感觉到自己的“种”不好。

我却不这么认为,我每一次咨询都讲,讲的意义是让其父母有所反省,让父母意识到孩子的问题从先天上讲,是你造成的,从后天上讲,是你养成的。

作为父母,你就必须设身处地的理解孩子的委屈和自己的错误。

                                                        ❸  孩子游戏成瘾怎么办?


我最直接的咨询经验有三个,我首创,教科书上没有:

1、暴露疗法

玩游戏一天16小时,不许休息,时时刻刻陪在孩子身边提醒他注意力集中,语言、行为上不互动,只监视,除了提醒他的注意力,不说任何话。

你知道结果是什么吗?目前的案例,没有一个孩子能坚持过5个小时的。

你试想一件事:你在津津有味的做着自己最痴迷的事,比如画画。

有一个人一声不吭的站在旁边看,时刻提醒你注意力集中,你什么感觉?

这利用了精神的交互作用的原理。

精神交互作用是森田疗法中的专用术语,是指注意集中于某个感觉,此感觉变得过敏,这个感觉的过敏,更使之注意固定于此感觉,此感觉的注意进一步互相作用,感觉越来越过敏的精神过程。


千万不要想象一头粉红色的大象。


2、系统脱敏。

系统脱敏,是心理学的一个大技术。针对这个具体问题怎么做?

我来告诉你。

游戏设计之所以引人入胜,是他考虑的多方面的需求,如声、光、影像、语言、动作、配合、战术、战略、速度、技巧等等。

脱敏就从这入手。

今天和孩子约法三章,明确的告诉他,今后的一个月,30天时间,我再也不管你玩游戏了,你高不高兴?

孩子:高兴。

但你必须答应我几个前提条件,如果你能做到,月底我实现你一个梦想。

前5天打游戏不能开声音

6—10天不能开声音和字幕

10-15天不能开特效

15-20天不能用任何皮肤及穿着……


双方达成一致,写在纸上,签名,写明双方的违约处罚。

对孩子的处罚是,违反约定,罚一天不能碰游戏。母亲的处罚是,违反约定,罚从此不再约束孩子玩游戏。

20天以后,你看看什么效果?

这就是脱敏。


3、千万不要负强化。

什么是负强化?

还是那一句:千万不要想象一头粉红色的大象。

你每一次对孩子说:不能再玩游戏了、在玩游戏你就废了、你玩游戏的劲头要是能在学习上用一半就好了、你爱玩游戏真是像极了你那个不靠谱的爹,等等……

这就是负强化。


                                                         ❹ 厌学与辍学的补救措施


放弃玩游戏是首要,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我们再谈厌学与辍学的问题,不要所有问题来一起解决,我明确的告诉你,这样做,还不如不解决。

你也解决不了,何必白费口水,浪费心劲。

之所以,厌学、辍学,肯定是有原因的。

比如:遭到同学老师的嘲笑、自卑、成绩跟不上、被勒索、被暴力欺负、谈恋爱、被其他因素引诱等等。

心理学是一门针对具体问题,分析对应心理成因,最终解决问题的技术。

求助者对孩子厌学、辍学的原因没有透露,或许她根本就不知道。没办法,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笼统的回答一两句。


1、不是每一个孩子都得上大学、上重点大学。

上大学是父母的意志,如果孩子的智力水平的确低于常人、左右脑发展的确不平衡,或兴趣真不在此,我觉得你就无需再勉强了,这种拔苗助长的方式,只能摧毁它。蓝翔技校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所谓“命”,用我的土话解释,就是做当下该做的事,请你三思而行。


2、每一次厌学和辍学都不是孩子的错。

蝴蝶效应你知道吗?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这场龙卷风就是最终的结果:辍学。

引起辍学的原因是什么?

追根溯源才能才能解决最根本的原因。


3、厌学与辍学的补救措施

有些一笼统的办法,但针对这个案例,母亲显然是做不到的。

马上给自己和孩子分别去求助心理咨询,亡羊补牢,你还来得及。

再说一遍,是自己和孩子分别都去。


                                                      ❺ 爷爷奶奶有没有错?


我们再来重新疏导一遍你的提问。

1、我男朋友,因为离婚,没空陪伴孩子。

说明你没有从法律上和能力上处理好,离异后双方对孩子陪伴的问题。


2、孩子就让父母带,父母带就太溺爱孩子,导致孩子从小很多恶习惯。现在把父母送回去了,挽救孩子。

或许夫妻二人工作忙,但这只是一个骗人的鬼话,我身边有多少人工作生意忙的焦头烂额,依然能自己带孩子,说白了,你们二人就是一个字:“懒”!

因为自己的懒惰,对孩子的不管不顾,最终造成将孩子撇给父母,如今将全部责任却推在了父母身上,我们试问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和良心吧?


3、可是男朋友出差了,孩子一个人,没人管,就辍学。这个孩子现在厌学,游戏上瘾。

从这段话中,我试着猜测,孩子应该是离开爷爷奶奶以后才开始出现厌学、辍学和游戏上瘾问题的吧?

如果是,怎么治疗?答案很明确吧。

男朋友出差了,孩子就没人管了?我很奇怪,你在做什么?


4、我去管吧,需要太多的智慧,耐心了,包容,接纳的心。才能建立好彼此信任的关系。给有专业辅导老师,给一些建议。

我很明确的告诉你,你缺乏的不是智慧,耐心了,包容,接纳的心,你只是懒!你缺乏的是“勤劳”和“责任心”。


5、送去封闭式学校么,孩子本来就缺父母爱了,不太合适。

送去封闭式学校,和把孩子撇给父母带有区别吗?

我都能想象到结果,如果孩子再出现厌学、辍学、游戏成瘾问题,那一定是封闭式学校的问题,而不是你。

和你埋怨怪罪爷爷奶奶同出一辙。


6、但是爷爷奶奶不能干涉了,不能在让爷爷奶奶带了

扪心自问,爷爷奶奶有没有错?

或许有,但那只是九牛一毛,爷爷奶奶的爱代替不了父母,你将老人家送回去,挽救了孩子?

真的挽救了吗,老人家走后,孩子才出现厌学、辍学和游戏成瘾问题的。


以上对你的心理分析,你看着可能会生气,但是,如果你从现在开始不尝试改变,对不起,谁也挽救不了你的孩子。这个答案是残酷的,冷酷的,但这才是心理学的核心奥义。

严重焦虑和辛苦劳作的单亲妈妈,请您三思。


                                                       ❻ 怎样学会做一个成人?


怎么学会做成人,你或许懂,我的土话是:成人意味着责任和担当,如果你认同自己是个成人了,那就开始尝试在责任下担当起来。

我以前在部队有句老话,叫:苦干不苦熬。

意思是告诫那些驻防边疆、高山、海岛、沙漠等环境恶劣的艰苦单位的同志,环境随苦,但不能熬生活,混日子。

反正很苦,为什么不能苦中作乐,苦有所为,苦有所获呢?

对于你,对于天下所有的单亲妈妈也是:学做成人,苦干,不苦熬。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 人生答疑馆
等1人打赏了作者
全部评论
抢沙发…